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413

分节阅读 4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可是大家心气这么高,你觉得他们就会老老实实承认么”韦昌荣问。

“那帮一定要说瞎话的家伙,如果教育过来,他们就真的成长了。如果教育不过来,那就说明他们不合适现在的职务,那就换上新的同志。”韦泽解释着自己的看法。

看着韦昌荣惊讶的表情,韦泽叹口气,“昌荣啊,进步从来不是直线的。现在优秀的部队同志很多,可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有几个没挨过军棍的你管作战训练,你应该最清楚。你不要觉得现在这些党政的同志都是身居高位,他们就真的是行家里手了。他们其实也是新兵蛋。工作经验就跟打仗一样是靠积累的,而且最初咱们的练兵方法以及作战要求,到现在都换了多少茬了。一五计划就是个分水岭,意味着全新的管理体制从此开始逐步建立。就和咱们当年在永兴开始制定作战训练体制一样,那时候咱们手里面也有三四千人马,在太平天国里面也是不小的一股兵力。可咱们真的和太平天国拉开距离,其实就是在永兴真正开始的。”

韦泽提起永兴,韦昌荣也忍不住想起那段岁月来。虽然走出永兴之后,光复军就越战越强,直到所向披靡的程度。可那都是走到现在之后回头看的时候才能发出的感慨,路的意义就在走过之后才能知道。如果从事后来看,韦泽当时指出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可具体方案在现在看来简单到可笑的程度。

更糟糕的是当时大家连这种程度的理论都没有,基层执行起来真的是漏洞百出,滑稽可笑。可大家每天都在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调整。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十六年的时间才锤炼出现在的作战训练体系。回想起这十六年的光阴,韦昌荣突然觉得跟做了一场梦一样。当年韦昌荣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开国功臣,现在他的确成为了开国功臣,手握大权。可当时的想象与现在的现实之间根本不是一码事。

“四叔,这次到底要多久才能完成呢”韦昌荣有点怅然的问道。

韦泽没有这种怅然,他笑道:“一五计划完了之后就是二五计划,二五计划完了之后就是三五计划。只要这个国家政权继续存在,五年计划就会一轮一轮的继续下去。你说什么时候会完,这个国家完了,五年计划就完了。社会必然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整个统治阶级只要没有自己把自己搞死,他们就会主动被动的先前走。”

无限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憧憬,但是大多数人其实知道没有无限,所以才会去憧憬无限。韦昌荣忍不住问道:“这就没有尽头了么”

韦泽看着自己的侄子兼亲密战友的困惑表情,他温言说道:“昌荣,我前面说了,路的意义只有走过之后才知道。可你走过一段路之后就会发现,这段路仅仅是个开始而已。我们从永兴开始走到现在,作战训练部门就结束了没有啊,在过去的基础上,我们添加了海军,海军训练这得搞吧。有了海军之后,我们还有了承担登陆作战的陆战队,这又是个新的开始,作战训练还得继续添加。我们有了铁路,有了有线电报网,以后只怕我们还会有新的运输工具,新的通讯工具,新的作战兵器和新的兵种。那时候我们还得继续往前走。”

“呵呵呵”韦昌荣听了韦泽的话,无奈的笑起来。

“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们死了,这就是尽头。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只要人类还存在,这就没有尽头。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每个人活一百年,也不是中国历史的五十分之一。昌荣,所以我是这么觉得,人能活到死的时候拍拍胸脯问心无愧,那就够了。其他的事情走着说么,走到哪儿,咱就说到哪儿。”韦泽做了个总结发言。

正当韦昌荣对韦泽这种发言里面那种问心无愧感到些佩服的时候,就听韦泽继续说道:“就算是咱们不想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咱们也做不到啊。”

听了这种泄气的话,韦昌荣忍不住笑出声来。

韦泽与韦昌荣算是顶层负责制定政策的人,他们即便是知道只能走到哪儿说到那儿,可好歹还能决定方向。上层领导集体里面相当一部分都只能被人推到哪儿、干到哪儿、说到哪儿。

只有极少人会去考虑,当韦泽建起了总参谋部制度之后,体制内就已经不存在不可轻易触碰的贵族阶层,从此光复党光复军中就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大多数人体会到韦泽动用起人事权之后是如何的可怕。也不是没人想过,如果韦泽处置起高级干部的时候大家会联起手来劝阻。此次处置李天亮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没有任何人会赌上自己的地位去挽救别人。

湖北省委副书记周承瑞根本就没有为了挽救自己的上司而去奔走,他就稳稳当当的承担起了省委书记的实际职权,并且开始认真的跟着韦泽的政策干。

现实的例子摆在这里,高层都主动或者被动的老实了。等人大代表们抵达南京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空前团结一致的中央政府。这些负责沟通基层与党政体系联系的代表们明确的得知两件事,1869年为民朝元年,也就是在1869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始执行。

第252章 资本与权力十三

自从1861年之后,曾经作为中国动乱之源的两广、福建整个安定下来。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原本人多地少,经过一系列对兰芳与吕宋的移民工作,三省移民总数超过四百万。荷属东印度向中国开放之后,三省发现自己竟然无民可移。

这是外部条件,城市的兴起也导致了内部移民,大量军人员退役之后直接变成城市人口,这个变化大大降低了农村人口数量。内外因素同时起了作用,直接让两广与福建农村情况的大变。人均土地增加,社会组织的变化又导致了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地地区的桑茶产业的大爆发。

有一利必有一弊,更不用说利点如此之多。农村人少,经济作物发达,大量脱产城市人口的存在。在中国以往的时代,这些局面必将导致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

中央之前的卖力厮杀总算是起到了作用,靠了从越南与暹罗大量购买大米,不仅让两广福建的粮价得到了稳定,甚至能够向江浙地区供应粮食。再加上棕榈油、油渣发酵、椰子油、椰蓉的大量输入引发的饲养业爆发。技术上有了罐头存储以及铁农具的全面普及,南方经济形势就如走钢丝般维持在一个相当的高度。

广东省委书记王明山与省长庞聪聪两人很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了韦泽看完了广东情况之后的分析总结,他们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广东经济无疑是整个处于高点的南方经济中的最高点。

这场讨论的参与者除了王明山与庞聪聪之外,另一个参与者是“前”组织部长,也是下一任广东省委书记韦昌荣。王明山卸任后将由韦昌荣接任广东省委书记,而庞聪聪的继任者将从省委常委以及副省长里面选出来,中央并没有指派的打算。党政两个一把手都是空降的话,对于有效衔接工作并没有好处,中央政府包括组织部的看法完全一样。

这场讨论实在火车上进行的。毕竟是省委书记级别的干部,他们直接占据了一节车厢。车厢里面的座椅都被拆了下来,改造成一个很好的会议室。王明山与庞聪聪都相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