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8(2 / 2)
“那时候他们凑不到钱才来找我的,好么,如今他们觉得这条运河能赚钱,让我入股还觉得亏了”慈禧太后愠怒,“这不是过河拆桥。那是什么”
李莲英默默无言,殿内只听得慈禧太后在说话:“这一千万的法郎我可以买多少军舰了能安置掉多少八旗了和英国人合作,就是看中了埃及人的危机,和法国人的自顾不暇,这才花了银子,指望着一本万利,细水长流的收益,他们倒是好,转眼间,觉得自己拿下了埃及,当了地主,又不差钱了”
“与虎谋皮,原本就是如此,”王恺运淡然说道,“力不如人,只能是按照英国人的规矩去做。若是能拿一些利息回来,也是好的。”
慈禧太后摇摇头,“入股苏伊士运河不仅是钱,当然了钱是很关键的东西,我拿了这么多钱出来,险些就耽误了国内的旱灾救灾之事,不是为了收那么一点利息的,苏伊士云和沟通亚洲和欧洲,乃是黄金水道,只要在这里打下一个基础,不在乎股份多少,那银子就是哗哗哗的流进来,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一点。还有将来的布局,我中国要与世界诸强争霸,外头的着力点不可少,东亚之外,咱们可是没有多少立足之地了。”
“金州,远在北边,算不得什么重心要冲之地,有了金矿,也不过是苦寒的地方,只不过昔日买来还算是实惠,洋人们的眼毒,所以你看着,苏伊士运河都不愿意分润给我们,所以和洋人们啊,千万不要以为就这样能做生意就好了。”
这些年洋务派之中有一些人对外国人产生了和坚决抵制不一样的思想,认为洋人和中国人打交道,只不过是做生意为了钱而已,那又何必浪费这么多的银子新建海军不如就直接办一些利民的轻工业就得了。这样观点的谬误,不用说别的,这次的事情就充分表露出来了。
“英国人的核心利益,是绝不会让给咱们的,之前可以说是利用了咱们,如今吃干抹净刚好可以翻脸不认账了,”慈禧太后微微冷笑,“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牌可以打的,英国人愿意玩,我们就陪他玩一玩,不急,咱们的时间多的很。”
她想了想,吩咐下去,“让郭嵩焘继续和英国大使谈,这事儿说一下,若是他们执意不肯,且没有回旋的余地,那就只好放下不提,说别的就是。再让总理衙门安排时间,我要见德国大使、奥国大使和法国大使。”
“如今已经是和法国人在越南起了纠纷,微臣以为,娘娘乃是中国之主,轻易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让总理衙门和理藩院去处置交涉之事即可。”高心夔劝道。
王恺运只是微笑不语,慈禧太后摇摇头,“不说越南的事儿,我见一见三国使节拉拉家常总是可以的,这三国使节都是新来的,国书还没递交吧”慈禧太后问道,“那递交国书,我顺便见一见总是可以的。”
。。。
郭嵩焘到了位于东交民巷的英国大使馆,和英国大使寒暄了一会,讨论了一下京师的天气,于是就在议事厅坐了下来,两方各自带着随从,坐在了长条的桌子两旁,准备开始商议爱德华皇太子来京的礼仪规矩,在这之前,郭嵩焘就苏伊士运河的股份问题提出了抗议。
、四、内外诸事四
英国大使叫做“托马斯、弗兰西斯,韦德”,身上有一个爵士的爵位,“大使先生,我必须对贵国通过英国皇家银行所传达出来的消息表示抗议和不满,要知道,贵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事情,我不得不说,很遗憾,是第一次遇到,贵国和我们中国进行了如此多项目和多资金的贸易,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矛盾和纠纷,对于这样等于是违反国与国之间协定,推翻了合同的行为来说,我是十分反感的。”
“作为个人来说,我第一任派出外国使节的职务,就是到了大英帝国,私人的感情是十分喜欢伦敦的下午茶的,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友善和谐并且蓬勃发展的两国关系之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并努力维护好这种关系,我对于这样的事情十分遗憾,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帮助了朋友,却发现朋友最后抛弃我们。”
韦德大使微微含笑,郭嵩焘英语甚好,根本不需要翻译,直接就用英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英国人号称英伦绅士,大部分时候都是风度翩翩,他也不生气,耐心听完郭嵩焘的抱怨之后,点头回道,“我对于大臣您的意见保持尊重,但是我还是坚持我们国家所传达的观点,我们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十分尊重的,而且我们也愿意在远东和中国就各项事务开展合作,但是枢密院认为,大英帝国在埃及的利益必须得到完全的保障”
“对不起,请容许我无礼打断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贵国的枢密院似乎是主管军事的,而我们在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只需要一点点的经济利益。是的,我想先贵国和中国之前达成的备忘录说的很清楚,大清国出一千万法郎在贵国购买埃及出卖的苏伊士运河股份里面的百分之八。这在贵国一共出具的一亿法郎之中原本只是占到了百分之十,但是我们大清朝的皇太后为了表达和英国合作的诚意。所以自动把股份的额度下降了两个点,以便达成合作,贵国是知道我们水师舰队的实力的,只能是近海巡逻,我们中国也没有想要远洋行军的计划,对于苏伊士运河,我们中国一而贯之的观点只是追求经济利益。”
“是的,是的。”韦德大使不以为忤,似乎从未被郭嵩焘打断一样继续说下去,“我们大英帝国要保证在埃及的利益,这是没有错的,我们也承认贵国在威廉首相在位期间协助大英帝国达成了购买苏伊士运河的行动,对此我们表示感谢,但是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经过了长远的思考和政府的决断,还是认为,贵国退出苏伊士运河的经营比较好。”
“我们并不需要经营。我们只是需要收益。”郭嵩焘不悦的说道。
“我们认为,国内的大英帝国子民更为适合投资苏伊士运河,我们的政府投资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投资受益。我们很感激贵国当年的行为,但是现在事态发生了改变,我们表示遗憾,但是不得不做。”
边上红头发的傅雷斯参赞对于郭嵩焘的抗议十分不悦,“请大臣先生注意,我们对于贵国帮忙垫付的一千万法郎已经表示要归还并且支付利息,希望贵国能给我们这个机会,不要因为这一千万法郎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我希望大臣您今天先把之前确定好的议程进行好的沟通协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已经确定的事情之上。”
傅雷斯的话皮里阳秋并且隐隐带着威胁之意。郭嵩焘心里大怒,难道中国要是再对此事进行抗议和纠缠的话。难道你们这日不落帝国还要不承认备忘录,将一千万法郎白白笑纳侵吞了不成已经确定难道是说你们单方面撕毁协议。还只是拿着一个告知的口气来告诉我们实在是傲慢无礼,绝对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有礼貌。不过郭嵩焘是老外务了,知道轻重,这样的场合绝不能像之前的俄罗斯大使朱格列夫一样大声咆哮,有辱国体,点到为止就可以了,郭嵩焘点点头,“我们会持续表示抗议,并希望沟通协调之后,保证我们在苏伊士运河的经济收益。参赞先生说的对,今日我们时间很紧,需要抓紧。”郭嵩焘戴起了玳瑁框的眼镜,把愤怒悄悄的掩入精光发亮的镜片之后。
“请打开第三页。”郭嵩焘边上的总理衙门章京、英国股主事谢雨农说道。
双方都打开了各自面前的文本,上面用中英文写好了这次爱德华亲王访华的仪注安排,这是第一次不是藩属国的国主或者储君前来中国,和之前理藩院的礼节根本不同,不仅仅是英国人重视,自诩为天朝礼仪之邦的大清国,朝野对此事也开始纷纷议论,就连日理万机一刻空都没有的恭亲王,居然抽了好几日的功夫都在总理衙门坐班,和沈桂芬一起,就相关礼节进行了确定,可见重视之程度。“爱德华亲王访问中国之护送礼仪,”谢雨农用英语继续说下去,“南洋水师从曾母暗沙界碑之处开始迎接,随扈的工作从上海之前都由南洋水师负责,到达上海之后,改由北洋水师继续护送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