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 / 2)
不到的。因为英国人的存在,只在大明的内部资料上才会写明。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就连古力杨,也是参加干部进修班,才知道这个事情。
在进修班结束后,古力杨还签下了封口令。若有违反,就得上军事法庭了。
所以在棕毛青年离开前,古力杨也和颜悦色地叮嘱了一番。并给他提了个好去处,那就是当古力杨的亲卫。
这可是当兵啊
要知道,在大明,当兵的工资是最高的不说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有各种生活补贴。有了家人子女,还自动成了军属,很多让人眼红的福利待遇也接踵而至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国民身份的大明人,可以直接升级到公民。
所享受的权利,也会更多。关键是距离人民身份,又近了一步。
西方人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知道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重要性,所以棕毛青年听到这话,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确认了几遍,才敢相信古力杨说的是真的。
于是随随便便的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跟着古力杨混了。看他的样子,生怕古力杨反悔似的。
第五十六章 凭生妙计
大山村,夜色正浓。
古力杨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是村长的家,睡的也是村长的床。在村里,村长家的条件已算是最好的了。
但在古力杨眼里,却简陋得可以。举目四望,除了几张桌椅,几副碗碟,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当然,这不是因为穷。
像这些淘金者的村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发了点小财的。只是海河镇位置偏远,物资奇缺。两千多人的镇子,有且仅有一家商店。平时来了商船,才有点货物可买。然后不到一天,就被抢光。
所以一个月中,商店有大半个月是关门的。里面都干净得可以跑老鼠了
连镇上都这样的,乡下的情况还能好么
因此即使拿着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不过古力杨是经历过军旅生活的,再差的情况都遇到过。所以他睡不着,并不是因为床板太硬,条件太简陋,而是那个英国人。
根据口供,他知道那个英国人并不是单独过来的。跟他一起的,还有五六个人。只是在山林中,走失了。而这个年轻人的运气较好,兜兜转转的,来到了大山村。
并且他在这儿待了不只一天,而是十二天。因为村子里也有不少白人,再加上平时都是脏兮兮的,所以大家一时都没发现他是个外来者。但在相处了这么多天后,他搜罗金子的能力实在太强了,以致遭了很多人眼热。
之后大家互相打听他,才知道,竟然都不认识。
这一下子,大家都怒了
好家伙,你这个外人,跑到咱们村里来淘金,而且还这么能淘。
先前还碍着同村的身份,不敢对你咋样但现在,哼哼,那就对不起了。
于是在金子面前,大家团结一致的将英国人围了起来,并逼问他来自哪个村子。
由于大明明文规定,大明境内,只能讲大明官话。就算取得了国民资格,一年后,还要参加复考。要是语言退化了,没通过,那国民资格就很有可能被取消。
所以村民们日常生活中,都尽量讲大明官话。
因此当发现英国人不会说大明官话时,大家都愣住了。
再一逼问,这英国人才用英语说自己是从山上跑下来的。
有人还想追问,山里的人怎么会说英语但其它人却早就忍不住了。淘了那么多金子,还不是大明人,那怎么打,都应该不犯法吧
于是一拳我一拳,你一脚我一脚,从矿内打到矿外,被古力杨撞了个正着。
想到这,他就有些头疼。
无论如何,那几个英国人都必须抓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不能让他们将这里的消息带回山的那边,也不能让这里的村民知道有英国人的存在。
否则海河镇的安宁,就会受到影响。
越往下想,他就越发睡不着了。掀开薄毯,从床上爬了起来。木板床也跟着咯吱作响。
村长一家人睡在里面那间,所以他轻手轻脚的,也没吵醒村长他们。
推开木栓,打开木门。不等他走出去,一道人影就栽了进来。
“哎呦”,那人捂着头,发出睡意朦胧的痛呼声。
“凯恩”,古力杨皱着眉头,惊疑道。
那人一听,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又尴尬又紧张的看着古力杨。
“你在这儿干什么”,古力杨又问道。
凯恩就是那个荷兰移民。
听到古力杨这样问,他支支吾吾的回道:“呃镇长,你不是让我做你的亲卫吗所以我就守在外面了。”。
虽然在月色的掩映下,古力杨看不出他红透了的脸。但从他的语气中,明显听出不是真话。
稍稍一想,古力杨就明白过来。这个荷兰人,显然是怕自己反悔,所以就一直在外面守着。
这时其它守卫也醒了过来,站成一派,聆听古力杨的指派。
挥了挥手,古力杨便让他们都退下,只让凯恩留了下来。
他也懒得拆穿凯恩的小心思,便顺势坐在台阶上,抽出一根平时都舍不得抽的香烟。
一旁的凯恩心思通透,连忙从兜里掏出火柴。
嚓的一声,一缕明光照亮了凯恩媚笑的脸。
古力杨也不跟他客气,就着火光,径直将烟点着。看着满天的繁星,悠悠的吐了口气。
说:“凯恩,荷兰和大明隔得很远吧”。
凯恩点了点头,说:“从荷兰坐船来大明,没有半年,是来不了的。”。
古力杨哦了一声,不经意的问道:“那英国来大明,也要这么久吗”。
凯恩立即答道:“是的,镇长。英国和荷兰都是欧洲国家,来亚洲,要走很远的海路。”。
然后古力杨沉思了一会儿,便让凯恩讲讲自己的生活经历。
于是凯恩开始说着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