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9(2 / 2)

我在末世有套房 晨星LL 5609 字 2019-04-16

欧盟的前身最早便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才从煤炭和钢铁推广到其它经济合作领域,最终从欧共体摇身一变,变成了现如今的欧盟虽然现在已经濒临分崩离析。

实现了太空产业零关税,第二步自然是将零关税向其它领域推广,最终在经济领域实现“自由贸易”、“无关税壁垒”、“统一货币”等等。最终合作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除边界,成立地球联邦

江晨在会议上提出的第一条倒是得到了部分国家代表的赞同,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反对意见太大,在地球防卫同盟的基础上成立地球联邦的倡议被暂时搁置。不过在江晨的坚持下,他的第一条提案还是被勉强通过,地球防卫同盟内部成立太空资源开发共同体,在太空资源开发领域实现了零关税。

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被“地球联邦”打岔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不想再这么拖下去,后来关于斯文托维特号打捞问题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

戈络文对地球文明援助的技术资料将注册专利,由防卫同盟集体持有。各国研究、学术机构平等分享技术,但在商业领域使用这些技术,则必须向地球防卫同盟支付税收性质的专利费。

在扣除了一定的费用作为地球防卫同盟的资金后,剩余的资金根据各国在打捞星舰时出资比例返还各国。

虽然称不上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至少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票。

就这样,为期两周的第三次地球防卫同盟代表大会,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紧接着,斯文托维特号打捞计划也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距离传送门开启已经过了数个月,众女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两个世界之间的往返也成为了常态,每天夏诗雨和阿伊莎乘坐直升机前往未来人大厦,孙娇、小柔还有林玲则返回末世那边,直到晚饭时间才回来。至于姚姚,偶尔也会回末世那边,但更多的还是留在了现世这边。

大会结束的次日,江晨坐在客厅的餐桌前享用早餐。因为起来太晚的缘故,和他一同享用早餐的只剩下小柔和姚姚两个人。

客厅的全息电视上正在播放早间新闻。

当看到关于第三次防卫同盟代表大会的内容时,江晨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微笑。如他预料中的那样,各大媒体对于他提出的“地球联邦”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小篇幅的报道。

虽然成立地球联邦的提案最终没有被通过,但这颗种子已经被他埋了下去。当全世界的全球主义者们看见,一个实力媲美超级大国的巨型企业的所有者,公开发表支持他们的运动的言论,无疑比任何口头承诺都要鼓舞人心。

“在笑什么呢”小柔抿嘴微笑。

“不觉得很好笑吗”

“有什么好笑的”

“明明都火烧眉毛了,却还在惦记这点蝇头小利。”江晨笑着摇了摇头。

“这算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三战会导致世界毁灭,最后还不是打了起来。”用叉子拨弄着煎蛋的小柔翻了个白眼。

“说的也是。”江晨笑了笑。

或许在各国的眼中并不认为自己存在输的可能性,特使级星舰已经在柯伊伯带巡航,马上第二艘特使级又将“下水”。地球舰队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庞大,而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过是一艘已经飞了一个多世纪的殖民舰。

“也别太担心了,未来人发展的业务进行的相当顺利,我们在非洲的开发区已经开垦了两百万亩田地。现在我们打算将伊甸园完全改造成居住区,用来种粮食太浪费了,不如种些花花草草什么的,把人搬进去住。”轻轻握住了江晨的右手,孙小柔看着这边盈盈微笑,“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还可以去那边生活。”

“这种话,还是等那一天再说吧。”轻轻拍了拍小柔的手,江晨说道。

但愿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但愿那备用的方案,永远不会用上

第1555章 重力腰带

随着第三届地球防卫同盟代表大会落下帷幕,两艘海鸥级星舰从星环城出发。

整个工程需要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中,源源不断的物资将从星环城输向木卫二。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星环贸易决定,在开工之前先将恒星系高速路,从火星向木卫系统的方向推进。

而与此同时,随着关于“戈络文”的相关情报的公开,地外文明这个单词再次成为了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

除了这个名字之外,人们对“戈络文”一无所知。有传言他们长得和人类一样,同样是一个脑袋两条腿,也有传言说他们其实体型庞大,长得和中的巨型章鱼一样,常年生活在木卫二的冰盖之下,通过地球散逸的无线电电波破译了人类的语言,用全息图像装成人类的模样欺骗各国

不得不说,很多想法相当的有脑洞,以至于江晨都忍不住赞叹这些网民们真的很有想法。然而就与他此前做出的决策一样,星环贸易没有对这些谣言进行澄清,而是放任它们在无序中发酵。

即便这些无端的臆想,已经渐渐从纯粹的好奇,开始向着对地外文明的猜忌,甚至是敌意的方向转变。

只有当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恐惧时,才会去思考是否该抱团的问题。

距离前往木卫系统修路的海鸥级运输舰出发,已经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按照当初承诺中的那样,戈络文向地球文明输送了一部分技术,这部分技术主要是关于引力子和重力场方面的研究资料。

对于星环贸易来说,这些东西并不算是太珍贵的东西,仅仅是作为盖亚文明对这两个方向研究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然而对于地球防卫同盟的其它成员国而言,这些资料的珍贵性却是非同凡响。

以华国为例,几乎在得到这些资料的第一时间,便由华科院方面牵头,将这些文件下发给了各级研究单位,供研究项目涉及相关内容的科研单位参考。

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

没有实物作为参照,仅仅是苍白的技术资料,因为其中的技术跨度太大,即使是放在华国在该领域最具权威的学者手中,也如同天书一般晦涩难懂。

俄罗斯那边也是一样,戈络文关于引力子的论文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教授眼中就如同科幻。因为别说是对引力子的参数进行记录,他们甚至连正常地观测引力子都做不到。毕竟在物理学界的最前沿,引力子尚且是作为一种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而存在。

这就好像让十八世纪的瓦特去理解十九世纪末的交流电一样,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自然无从去理解,各国的科学家所面临的难题大多便是如此。

许多数据在纸上只是寥寥几笔便概括了过去,然而在人类科学家这边,却需要按部就班地重新进行实验去验证。

保守估计,想要消化掉这些资料,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毕竟戈络文提供的并非是直接灌输知识的“记忆之花”,仅仅是一串数百tb的电子文件。

在未来的五年中,戈络文还将陆续向地球提供其所需的技术,以帮助地球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有趣的是,也正是在看到了这些资料之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