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8(1 / 2)
他当然知道,那可不是什么走火入魔,那东西早在华山上的时候就有,只要一做坏事,就能让他感觉到格外爽快,这一次肯定是杀了这么多人,让那东西嗨大了
辛寒知道这个时候人心不能散,否者队伍就不好带了,先找到那几个被他杀了弟子的武林门派,道歉之后答应会有补偿,对方知道他当时走火入魔,表示理解,对于他的态度都很满意。
至于被他杀死的锦衣卫,自然有朝廷会给予抚恤,而且辛寒也承诺战死的兄弟,每人都有纹银千两的安家费,如此锦衣卫中没人会有意见,而且对他更加拥护。
处理完自己造下的孽,又找到观证大师道谢,虽然对和尚没有好感,但是人家出手相救,这份情不能不领
没想到观证大师比他还热情,拿出一粒药香扑鼻的药丸:“这是我少林至宝大还丹可助盟主在内功修为上更进一步”
辛寒感觉自己都要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了,正要说几句感激话的时候,就听见观证大师情深意重的道:
“盟主啊,下回这么危险的事可千万别去了,您要保重身体啊,要不然我们少林破戒杀了这么多人,到哪去换洗髓经啊”
“你大爷”辛寒一把将大还丹夺过回头就走。
辛寒刚回到锦衣卫队伍中坐下,便有锦衣卫的人上来汇报损失,这一战锦衣卫折损三百多人,带出来的一千锦衣卫就剩下六百多人了。
反倒是武林群雄那边则损几十人还不到一百,这还包括被辛寒干掉的那几个。
这都是因为辛寒下令让锦衣卫殿后的原因,虽然这些锦衣卫都是千里挑一的高手,但那些蒙古人的弓箭也不是闹着玩的。
他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那个锦衣卫又拿出地图给他汇报所在方位。
辛寒见到自己等人所在的地方离关宁锦防线很近,心中便有了计较,决定今日再次休息一夜,明日一早继续北上。
当即挥退锦衣卫,自己找了一处平坦所在,服下那大还丹,恢复起功力来。
那和尚果然没说假话,这大还丹不愧为少林至宝,服下之后不久浑身就升起一股暖流,那暖流不断转化为葵花真气的同时,还在滋养丹田经脉。
只用了一个时辰,辛寒的内力便恢复到了巅峰,但那大还丹化成的暖流依然连绵不绝的涌出,后劲甚是强劲。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大还丹的药效终于减缓下来,身体中那股暖流的势头也有所减弱。
正当辛寒以为到此便差不多了的时候,忽然之间,只觉得体内轰的一声,有某种东西被冲破了一样。
等到药效完全消失,辛寒收功之后,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一早,他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周围的一花一木,一沙一石,在他眼中都无比的清晰,各种细小的声音都能被他清晰的听见。
这是五识得到大幅增强的结果,在感受自己体内,直觉葵花真气奔腾汹涌、生生不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仿佛举手投足之间头都爆发出巅峰一击的威力,而且在不用担心会如同之前那般内力告罄而陷入晕厥了。
辛寒有些震惊,更多的则是惊喜,这种情况在葵花宝典中有过描述,乃是将葵花真气修炼到大成达到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境界。
当吃早饭的时候,观证大师见到辛寒之时,露出那副见鬼的表情:“盟主你竟然在一夜之间就突破了境界,达到了反扑归真的程度,哎呀,早知道那大还丹那么好用,老衲就该自己吃的啊”说完捶胸跺足,一脸的懊悔。
辛寒都没理他,这老和尚真没六儿
在吃饭的时候,辛寒让手下锦衣卫拿出地形图,和诸多掌门研究起如今的情况:“现在蒙古人的主力肯定在草原上找咱们,咱们改变战略反其道而为之,不继续在草原杀戮,沿着关宁锦防线北上,绕过锦州直奔盛京”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天大的机会
辛寒说完他的计划,锦衣卫方面自然以他马首是瞻,而武林各派掌门基本上都没什么军事经验,除了点头盲从之外,没人提出异议。
看着这些武林人士一脸懵逼的表情,飘忽不定的眼神,不懂装懂的动作,辛寒心中叹气,知道和这帮武人说也是白说,还是自己独断专行好了,把手一拍:
“就这么决定了”
当即拉起队伍,沿着关宁锦防线北上,他们经历一场大战,好在马匹都还在,粮草也充足,加上都是习武之人,体力精神远非一般士兵可比,所以推进的速度可谓非常之快。
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渡过小凌河,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之前的一战,少林高僧都收起了仁慈之心,在路过几个小部落补充给养的时候,主动把出手权让给了其他门派。
为了保证不走露消息,这些武林人可不管那么多,不用辛寒说话,直接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当然辛寒可不会傻傻的把老弱妇孺都算成功德,这都是这帮武林土匪自愿做的,和他半点关系也木有。
众人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未免打草惊蛇,辛寒带着众人远远绕过了义州城,用了两个时辰,纵马疯跑了百十里地。
让马匹休息一阵,顺便吃了个午饭之后,当天下午就度过大凌河,到了蒙古的喀尔喀部,如此一来只要东进,绕过广宁,在渡过辽河,便可直指盛京了。
广宁可不是后世广东的那个广宁县,而是大明北方的军事重镇,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建奴的基地。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建奴崛起,广宁早已经落入建奴手中。
辛寒这次可不打算如之前那般顾忌,悄悄的绕过去,之前路过义州的时候,他怕打草惊蛇,可如今却是不一样。
就在渡过大凌河之后,他接到山海关方面的飞鸽传书,这封密信改变了他的想法。
山海关方面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为了能够保证送达和机密性,基本上每次传书都要按照一定时间规律先后发出十数只训练有素的信鸽。
而且其中的信件也是特殊加密文件,没有锦衣卫中的高层,其他人别想知道里面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