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陶公义笑道:“没关系没关系看来几位大侠也都是有性格的人,宁舍一顿饭,不舍逛妓院嘛我也很欣赏你们,来来,快坐下我请你们好好吃一顿”
“哈哈哈呦西呦西”
当下,陶公义点了几盘菜,让物部四人大吃了一顿。
又过了一会儿,陶公义偷眼看了看还在大堂另一边喝花酒的魏王亲信,笑着对四人道:“几位大侠,在下听闻几位不仅武艺高强,脑子也是大大地灵光,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地干活小可冒昧,想请几位小小地显露一下身手,也让我开开眼,不知几位意下如何呀”
“哦嘿嘿嘿嘿先生真是慧眼识人,眼力大大地好想当年,我也曾是大日本帝国智力测验第一名的干活先生有什么想测试的,但说无妨,我定会给先生一个大大的惊喜”
“好好”陶公义便笑嘻嘻地小声向他们交代了一番。
“哈哈哈没问题地干活先生你就瞧好吧”物部四人大包大揽,随即起身,一溜烟儿冲到了魏王亲信跟前,抽出大刀,一通比划,“啊马鹿野郎”
“啊”魏王亲信身边的妓女们登时尖叫起来,四散奔逃。
魏王亲信也吓了一大跳,惊叫道:“大胆你、你们要干什么”
物部随即收起了东洋刀,转而嘿嘿一笑,“尊敬的魏王殿下您忘了吗我们都是大日本帝国的遣唐使,我叫物部野三郎,前几日,我们还在你的王府里,跟你一起喝酒,畅聊天下大势的干活不想今天我们又在妓院见面了,哈哈哈真是太巧了”
“恩”魏王亲信一愣,诧异地看着面前四个东洋人,也不知道对方说得是真是假,一时有些摸不清头脑了,试探道:“是吗本王怎么没什么印象啊”
“殿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让我来提醒你一下吧”物部说着,带着手下大摇大摆地坐了下来,“当时,我们就坐在王府花园里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梧桐树旁还有一个小湖,风景大大地好,我们就在一起品茶赋诗,殿下的文采太好了,用你们天朝人的话说,那是大大地骚,一气呵成,一泄如注,就好比一泡激射而出的马尿,迎风可骚千里的干活,实为天朝文人之至骚者也”
“一派胡言”魏王亲信把桌子一拍,大怒道,“几个无耻匹夫也敢妄议本王告诉你们,本王志趣高雅,花园种的都是修竹芭蕉白玉兰,何曾种过梧桐又何曾撒过马尿识相的,赶紧滚开,别扫本王的兴,不然的话,本王现在就派人把你们抓进大牢”
“哦哈哈哈殿下切莫生气的干活我只不过开个玩笑罢了哈哈哈”物部登时又把话拉了回来,压低声音道,“好吧,那我就直说了吧你伪造名单害太子的事,我们可是出了力的现在你成功了,要当太子了,就翻脸不认人,把我们抛弃了,那怎么行我们大大地不同意你要是叫人把我们抓到衙门里,我们就把你的老底全都揭露出去让你身败名裂的干活”
魏王亲信一听,脸色马上就变了,心说话:“怎么回事他怎么知道殿下的事难道他们真的认识殿下我到这儿来是假装陷害殿下的,这个东洋鬼可是真要害殿下呀这要是捅出去,殿下可麻烦了”
想着,他急忙把声调降了下来,“诶,这位东瀛侠士,有话好好说嘛何必大呼小叫的你说本王伪造名单害太子,本王怎么好像记不起来了,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啊你地良心地大大地坏了你不仅跟我们谈了害太子的事,还曾跟我们暗中勾结,要起兵造反的干活”
“闭嘴你不要说了”
“怕什么嘛殿下你都跑到妓院喝花酒了,造反的事说说又有何妨哈哈哈哈”
魏王亲信吓得魂不附体,生怕他们惹麻烦,忙安抚道:“此事万万不要再提了,本王请你们喝酒”
“哈哈哈好啊此事我们就心照不宣,笑而不语的干活殿下是大大的英雄好汉,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东边是我的美人,西边殿下的黄河哗哗流的干活”
“对对呵呵,你说得太对了”
陶公义此时在一边观察着,心里也猜出个大概了。
他让物部说的花园布局,实际上是吴王府花园的景致。如果那个伪装魏王的人是吴王派来的,他听到这些,必会非常意外,进而会打探物部的底细,可他却没有那么做,反而立刻否定了物部,这就说明他并不是吴王派来的。
那人对魏王府花园十分了解,而且当物部说魏王陷害太子,要造反的时候,他会极力替魏王遮掩,这又说明他极有可能是魏王的人。
“那么,魏王为什么要派自己的亲信害自己呢这里面怕是有什么阴谋吧”陶公义心中暗忖,“不行,我得想办法搅搅局,不能让吴王殿下吃亏呀”
第八十三章 再议立储
陶公义使计,让物部四人蹦出去,一通胡扯,诈出了魏王亲信的真实身份。,。
他心中甚感不妙,联想到太子被魏王陷害的事,隐隐地觉得这事非同寻常,恐怕背后藏着什么阴谋呢,于是,就找来手下,吩咐他们赶紧出去,到街上的店铺里淘换一个玉如意回来,要一个颜色、形状大小都跟魏王亲信所拿的玉如意差不多的,以便偷梁换柱。
他手下的伙计很快买来了玉如意。
陶公义花钱买通了一个妓女,让她趁着魏王亲信忙于应付物部四人,无暇分心的时候,偷偷凑过去,把他的玉如意调换了。
随后,陶公义就拿着调换回来的玉如意,带着物部四人离开了妓院。
魏王亲信总算摆脱了纠缠,长出了一口气,把那玉如意赏给了一个妓女,办完了差事,便也匆匆离开了。
转过天来,陶公义正想拿着玉如意去吴王府,向李恪禀报此事,可走到半路上,他派到醉春院打探消息的伙计跑来报信,把皇上到醉春院查魏王,魏王亲信往李恪身上栽赃的事,都跟他说了。
陶公义恍然大悟,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当即返回,在自己店铺里,靠着杜记茶庄的一侧,放了一把火。
大火烧了杜记茶庄,也把皇上和群臣引了过来。
陶公义假借救火,面见皇上,又暗中让伙计把玉如意拿出来,说是在杜记茶庄的火场中捡到的,皇上见到玉如意,自然想到太子在这里发现玉如意和逆党名单的事情,进而对太子的冤情有所察觉,这样一来,不仅替李恪洗清了嫌疑,还成功把李泰拖下了水。
这事看似巧合,可实际上却是陶公义精心布置的。
众人听完,都赞叹不已。
李恪感激道:“陶员外,你真是本王的恩人哪要是没有你的妙计相助,本王怕是要被父皇误会,再也洗脱不了罪责了”
程怀亮也道:“是啊陶员外,你可是为咱们殿下立下了大功啊将来殿下的赏赐肯定少不了,你就等着飞黄腾达吧”
陶公义起身施礼,“殿下和程公子过奖了,在下愧不敢当,其实,在下此来一来是向你们告知此事的缘由,二来也是要向你们辞行的”
“啊陶员外,你要走为什么”张小七惊诧万分。
“是啊好端端的为何突然要走啊”李恪和程怀亮也都倍感意外。
“倒也没什么,在下在京城的店铺经营不善,一再亏本,在下已打算将它盘出去了,况且在下老家的生意也急需要在下回去打理。”
“哦,陶员外,要不你还是留下吧,你生意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