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1 / 2)
降。李自成下令改承天府为扬武州。
这意味着朱明王朝承天继统的地方。已经化为起义农民耀武扬威之所。同时派人拆毁兴献陵享殿并发掘献陵。
占领承天以后,农民军继续东进。正月十五日攻克汉川县。这里距省会武昌只有一百二十里,又依濒汉水顺流可达。
而这个时候,被朝堂上下依旧寄予厚望希望可以挡住农民军锋芒的左良玉正在带着部众由襄阳逃到武昌。
这样一员平贼将军,如何能寄予希望挡住农民军
面对农民军的攻势,左良玉脚跟还没站稳又只好顺江逃往九江。
在路上,左良玉又发挥了一遍自己的“优良传统”
“十六日掳两岸船几尽。先是小民不能自置舟者,辄挈室托于粮艘,凡数千家,以粮艘可恃也。至是概掠之。一卒登舟。百人请命,刀声人语,鱼乱水飞,可怜哉十八日,全师东下,樯帆蔽江,酸泣之音,十里相接焉。两郡指汉阳、武昌两府方幸得稍息。”
左良玉部逃跑后,李自成起农民军取道刘家隔,于正月十八日攻克了汉阳府。缴获船只四、五千号。十九日,渡江进攻武昌。由于江水湍急,部队又不熟悉水性,许多船只被风浪打沉。李自成的攻势终于被挡住。不再进攻,于二十一日起营经云梦县返回襄阳。
看到这里,朱慈烺的脸色已然变得格外沉重了。
他拿起了另外一封奏章,上面,有李自成向黄州挺进时发布的剿兵安民檄,这一封檄文也意味着李自成已然摆脱了一方流寇的局面。开始稳固自己的地方政权。
想到这里,朱慈烺拿着檄文轻轻念了起来:“为剿兵安民事: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吸髓剥肤。本营十世务农良善,急兴仁义之师,拯民涂炭。令定承天、德安,亲临黄州。遣牌知会:士民勿得惊惶,各安生理。各营有擅杀良民者全队皆斩。尔民有抱胜长鸣迎我王师,立加重用,其余毋得戎服,玉石难分。此檄。”
“连农民军都开始严肃军纪,端起了朝廷的义务。偏偏官军还这么摧垮民心这江南的麻烦,可真比我想象的还要多了。”朱慈烺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在河南,起义军已经摧垮了原来河南的权力系统,再如何煊赫的大族都被赶到开封城内,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个时候,朱慈烺不管是推行改革,还是另立启明市,他们的反抗都只能是微弱的,没有根基的。
毕竟,上百万的百姓都因朱慈烺一念而活,如此庞大的力量已经不再为他们影响,朱慈烺自然可以顺利推行自己的新政。
而在山东,清军没有杀得滚滚人头过去之前,孔家与宗室都给朱慈烺添了诸多麻烦。但当清军杀过去的时候,仇恨自然是被无恶不作的强盗鞑子拉住,主要矛盾也就成了敌我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
故而,朱慈烺在山东的权力也总算推行得颇为顺利。此刻携大胜之威,也不担心阳奉阴违。
更何况,兖州一战、临清以及济南一战都为朱慈烺积累了不少的山东士林威望。别的不提,兖州监军参议王维新、滋阳知县郝芳声、滋阳知县樊吉人这几人公开赞扬着朱慈烺杀鞑子保家卫国的功业,皇家近卫军团的后勤问题都格外支持。
只不过,江南之地就难说了。
那里豪门大族遍地,情势复杂,光是军纪想要清肃都颇为艰难。只是,军纪这一点朱慈烺却暗自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整肃起来。
而这,在堵胤锡上奏的救时二十议疏中便证明了军纪的重要性。堵胤锡是明末少有一心抗清救国的实干派,本身能力出众,勤劳勤政,是崇祯十四年的长沙知府,在两个月前举廉卓人觐,赐宴礼部,奉旨加二级。而今为武汉、黄州兵备道,是湖广地区情况的亲历者。
第三章 :劲敌张献忠
关注微信公众号“”,晚上微言依旧给支持我的读者们发红包哟。现在关注,晚上微言搞活动的时候你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啦。
堵胤锡救时二十议疏中说道:“自贼梳兵篦之谣兴,而民怨兵入骨。于是猾贼创为剿兵安民之说以愚黔首,所到之处翕然从之。臣知驱天下之民而从贼者,尽兵之为也。”
这说明,许多地方已经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了。
“要做事,还是要得人啊”朱慈烺轻轻地找了一方白纸,将上面的名字默默记了下来。堵胤锡是很好的,李振声更是个有骨气的忠臣。在官场之中一向名声上佳,被俘之后还不忘记重归大明,更是偷偷找孙传庭里应外合。只可惜,最后被李自成发现杀死与河南:“此人要救,让锦衣卫想想办法。堵胤锡已经回湖广了,太可惜不然倒是可以多笼络一下。不过我既然要接监国的职司,也少不了要去湖广。一时间,倒是不着急。”
“李自成的确是大患,但这是手下败将,只要孙传庭不误我,我倒是不怕这个闯王。张献忠此人倒是劲敌啊。”朱慈烺又翻阅起了奏章,算是清晰地对张献忠此人而今局势有了一个了解。
后世都说张献忠屠川,将四川杀得只剩下几十万人,但朱慈烺却认为这八成都是清人作伪。清人得国不正,杀戮太烈,屠城不计数,杀人盈野。弄得粉饰太平的时候不得不甩锅到农民军的身上。张献忠固然是流贼是大反派,但朱慈烺却知晓农民军的跟脚都在投靠的百姓上。又不是一国基业已定,谁会在这种时候自挖跟脚这般自毁长城的事情。也唯有朝堂的官军才会去做。
想到这里,朱慈烺苦笑了一下,继续看起了奏章。
张献忠这个当过捕快又当过兵的反贼头领是积年老匪了。当初攻克襄阳就把主持围剿的杨嗣昌气死在湖北。崇祯十四年时。罗汝才部留在河南与李自成军联合作战。为此,张献忠部失去了一支有力的同盟军。力量顿形单薄。加上八月在河南信阳同左良玉部官军作战中张献忠大败,部将沙黑战死,兵员、马匹损失甚多。此战失利之后,张献忠就谋求同其他农民军汇合。其后,张献忠由豫东转入安徽,同革、左五营靠拢。
看到这里,朱慈烺不由感叹。
自己穿越的崇祯十五年真是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张献忠李自成这类巨寇基本上都是被朝廷压着。局面还在控制之中。可到了十五年,一切都朝着失控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