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分节阅读 266

分节阅读 2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三月春风。立在人群之中,登时如天君神仙显凡尘,一笑温润,暖冬月冰霜。

陈铁匠听着这铿锵有力,藏着让乾坤扭转力量的声音,正猜着是哪位豪杰,忽然联想陈大凡那别闹笑话几个字,脑海里一个猜测猛地跳出来,炸开出无数喜悦于激动,让这堂堂七尺儿郎也是禁不住双目温润。

这好大一个七尺身躯顿时推金山倒玉柱一般拜倒在地,大呼道:“敢问尊驾可是我大明皇太子殿下草民陈七郎,拜见殿下草民,代我那死去的父母妻儿,六个哥哥姐姐,谢殿下这复仇之恨啊爹、娘三哥、五姐,娟儿你们的大仇,我们陈七郎今日也终于能睁着眼睛,看这大仇得报,大仇得报啊”

朱慈烺见此,禁不住唏嘘地过去辅助陈七郎的手。只可惜,这铁匠二三十年在炉子前打熬筋骨,一身都是蛮力,哪里是朱慈烺扶得起,当下就被陈铁匠以头额地,咚咚咚作响,磕出一个血印。

“真是赤子心怀”朱慈烺见此,不再劝,任由陈七郎磕头完毕,这才拍拍陈铁匠的肩膀,道:“七郎,来罢,帮我个事,正巧,听闻手底下巡骑说百姓聚集,还担心是个什么事。原来都是为了本宫所为。这盛京之中啊,毕竟还是敌国。多尔衮不死,建奴二十万大军并蒙古草原犹在,不是安稳之地。按说,毁城碟,挪钱粮就足够了。但我放心不下沈阳百姓”

“殿下看得起我陈铁匠,要我陈铁匠做事,那是我上辈子积德。殿下,但有驱驰,草民万死不辞”陈铁匠昂首挺胸。

“沈阳非久留之地,故而,本宫已经决定,迁徙沈阳之中能移之人力物力东去凤凰城。方才,那陈先生是个胸中有本事的,我托他办一件事。将城内汉民,尤其是各类工匠、手艺人,都聚集起来。以百户为一里,速推举里长一人。以十名里长共推举乡长一人。以此,迁沈阳百姓东去。沿途所需粮米,移居后所用车马牲口,乃至安家银钱,都由此战斩获分发。”朱慈烺侃侃而谈,指着陆一范。

陆一范躬身道:“为殿下效命虽死未悔”

朱慈烺又道:“陆先生负责里甲之制,而沈阳万民之中,本宫还要设立保甲。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间歇练兵,分发甲胄。多赐良田、牲口,免徭赋。让尔等自守乡里,不再为鞑虏可侮。军中亦是会下派老兵,分发甲胄,教习百姓。”

“如此,我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大军离去后,被鞑虏所欺了草民,叩谢殿下千岁”陈铁匠又是一拜。

这一回,不仅陈铁匠、陆一范以及陆彼岸拜了下来,知晓了朱慈烺一心护着这满城大明子民后,无数汉儿们喜极而泣,纷纷齐声高呼:“叩谢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叩谢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叩谢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应当,应当的”朱慈烺百姓情绪高涨,说了几句,就被宁威再三劝说,离开了这里。

城内,说到底还是颇为危险的。谁也保不齐哪里再卖出几个箭法精湛的鞑子。

离开了南城,朱慈烺回到了皇城里。

感慨着此前不久还是盛京皇城,此刻就成了朱慈烺的临时指挥部,朱慈烺见到了倪元璐。

此刻,倪元璐一脸惊喜:“殿下,这一战斩获,太大了,太大了啊发财喽”

s:感谢书友1507091打赏了588币会稽山人007打赏海盗的战舰打赏海盗的战舰打赏千古奇缘打赏

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宫里的典礼

“哦斩获统计出来了”朱慈烺顿时大笑。

倪元璐又瘦了,但脸上精气神极好,显然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只不过,当倪元璐于朱慈烺一番闲谈知道朱慈烺刚刚又白龙鱼服跑去民间后。倪元璐眉眼上喜悦之气稍稍压下来,不住地庆幸道:“还好殿下平安回来,这盛京可不太平。多尔衮主力还在建奴亦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朱慈烺接连拱手,姿态放低:“城内汉民,都是欢呼王师复失地,危险纵然有,汝玉也摸过担心太甚嘛。”

倪元璐见此,轻轻一叹,默默道:“无奈被俘者固然多数,可投敌的汉奸一样不少。殿下何必”

朱慈烺这一回不客气打断了,道:“汝玉可知晓,本宫历来翻阅国朝史册,对太祖、成组驱逐鞑虏历次之战,有何最大的感慨”

“微臣不知还请殿下畅言。”倪元璐情绪复杂,既是无奈又是好奇。无奈的是朱慈烺读书很多,他还真不知道朱慈烺关心的是哪个方面。好奇呢,则是他之前太多经验教训让他知道,每每遇上这种事,朱慈烺的话语都能让他耳目一新。然后不住感慨:这天下难不成真有生而知之者

朱慈烺缓缓道:“本宫有时候听闻二十四史之中,汉时边境作战,每每都为卫青、霍去病等大汉名将强盛功业所钦佩。惊呼我汉儿以一敌十,匈奴纵然人数甚众,亦是不得半点便宜。对比盛唐之后,我中原汉家之国屡屡为北虏所欺,真是天壤之别。”

“本宫委实不甘心啊。为何我大明就复不了汉时强盛之景象”朱慈烺问着,又道:“难不成是财赋但以宋之富裕。却是苟延残喘,江山失落。是士气是选官用人之法是兵甲是重文抑武之故”

“也许都有。但孤细想,就会发现。说到底。是是文明是生产之力。细化讲,是兵甲之坚固。是战力之强弱。”朱慈烺说着,微微一顿。

倪元璐打起精神,转过身就去拿速记本,此刻,他却突然发现,不知道何时,李定国等军中将官齐齐都拿起了速记本,静静听着。

朱慈烺继续道:“是读书人的气节。让将官士兵无不以坚韧顽强作战为豪。亦是匹夫之血气悍勇,更是农夫可以开垦天地,让鞑虏不为天灾,白灾黑灾担忧部落灭亡,而恒能存在。是工匠可以打造兵甲,让鞑虏不必用骨、石为武器。所以,蒙古人之强,是他们有色目人打造器械,比如那回回炮。有北国汉人在北为其政权基底。但当他们被驱除长城之外后,失去开坑之地。再无工匠农人,转瞬一战一战,不断衰微。再不复起。”

倪元璐哗啦啦地记了下来,轻声道:“臣下,受教了。”

“末将受教了”

哗啦啦,左右一阵惊叹之声。

朱慈烺见此,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又不由自主地给大家上了一堂课,他轻笑一声,摆摆手,道:“打下盛京只是一方面的胜利,让鞑虏丢失首都士气摧垮。但更重要的是让鞑虏步北元后尘。带走所有汉人,釜底抽薪。击垮建奴的战争潜力。这是我全面战争的战略从方方面面,碾压对手”

“喏”

“喏”

“喏”

听着朱慈烺这么提气的话。众人纷纷一阵高呼。

“哈哈哈”朱慈烺一阵大笑,看着一旁的倪元璐,猛地想起来一桩事,道:“哦,对了。汝玉不是还要讲咱们这一战的斩获吗哈哈是我喧宾夺主啦。来来来,汝玉,好生讲一讲吧这可关系着,这一战的功劳犒赏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