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分节阅读 342

分节阅读 3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权力。

杨文岳神情平静,仿佛早已猜到了一切。

吴甡声音低沉道:“只有一个霍亮吗”

如果是的话,很快就会有人出场收拾掉这一切。弹压早朝秩序的御史已经走了过来,身后十数个锦衣卫力士沉沉地踏着步子,威慑力十足:“诸公,前几日魏藻德、谢升的脑袋,几位这么快就忘了吗”

听到这一点,霍顿眼中微微闪过一丝闪躲。甚至,通行的都察院都察院御史吴培友也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但很快,跟着退步的人就成了前来弹压秩序的御史唐亚以及他身后的锦衣卫,看到这人出场,他们纷纷忍不住止住了步伐,甚至大步后退。

教育与文化大臣昂然挺胸,身着一身显然洗刷干净过的朝服,格外肃穆,挺身而出。此人,赫然就是两朝元老,士林声望格外隆重的黄道周

“石斋先生出来了”霍顿见此,顿时激动不已,这是一个重量级的盟友:“人心在此,正误了然啊石寨先生也要上表谏言”

“这事情真的闹大了这一次拒绝议和,甚至斩杀来使实在是不应该啊”

“这么好的条件白白放弃,往后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风波。若是穷兵黩武,可让眼下这刚刚宽裕没几天的国库受不了啊”

“实在是太好了,有石斋先生出头,这一番进谏就有望了”

“我辈岂是谢升、魏藻德那等卖国之流可比的”黄道周沉声道:“眼下圣上打下大好局面,好不容易有不费刀兵就能收复辽东的希望。我等食君之俸,忠君之事,岂能愿意圣上空耗此等局面谏君得失,此乃人臣本分。纵然一身荣辱丢弃,老臣也绝无后悔”

“让开吧”黄道周轻轻说了一声。

唐亚深深呼出一口气,挣扎了良久,被吴培友强拉硬拽扯到了一边:“上朝的时间快到了挡着也不是个事呢”

吴培友说完,众人纷纷看向一旁一个巨大的座钟。上面,滴滴答答的时间恰巧到了巳时,这是上早朝的时间。也是列位大臣们千恩万谢的一点。

自从朱慈烺上朝一来,终于可以携带着大胜之威,不用去顾忌祖训,将这早朝的时间从凌晨天都没亮的时候改到日上三竿的早九点了。

而此刻,恰好也已经到了九点。

承天门的大门已然打开,唐亚摇摇头,侧身让开了。

大臣们次第入内,黄道周却单独出列,带着霍亮大步走去。随后,越来越多的官员们纷纷离开原本的队列,加入到了黄道周一行人中。

“这是一场大风波啊”倪元璐低声说着。

一边,杨文岳道:“圣上如何不知道”

“可是”倪元璐想起了谢升与魏藻德的事情,但他明白,这两件事绝不是一样的:“这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圣上这一次做出的抉择,委实太过离奇了。而且,大臣们如此进谏,绝非如此前那般卖国议和,挑拨圣上父子情深的事例。这是正正当当的进谏”

对付坏人,人们当然可以毫不手软。

可对付好人呢

尤其是一个的确是好人,做着大家都以为是的好事却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这委实是一件格外复杂,更加挑战处置艺术的事情。

杨文岳没有再多说。

事实上,因为朱慈烺的开阔的心胸与务实的风格,再加上南京建立起来的新一套文武班子让朱慈烺对朝廷掌控力强大,朝廷的风气已经好了许多。

众人都明白,若是崇祯皇帝时代,哪里会有人费尽心思来搞什么进谏

当年崇祯皇帝召集百官问计李自成杀来应该如何的时候,回应的,只是一个个的沉默。连正常的进言献策都没有,哪里有人有心思去搞什么进谏

群臣们进入了内金水桥,随后在皇极门前左右分班站定。其间,唯有黄道周依旧领着人,单独排成一列。

霍亮微微有些紧张,但很快,他的紧张就变成了另一个心情。

“圣上来了”黄道周说完,朝堂之上全体文武纷纷打起了精神。

朱慈烺大步走来,却罕见没有坐下,他站着,目光落到了黄道周等人的身上,朗声道:“老实说啊,朕总觉得,这个朝会的意义委实不大。”

人群嗡嗡嗡地闹了一阵,他们万万没想到,朱慈烺上来就放了这么一个大炮。

黄道周也是微微一愣。

这会儿,朱慈烺一步一步,走到了黄道周的身前,看着身后一个个激动又义愤的官员,轻声道:“但朕有时候有想,将我隔绝在九重宫阙之中,又如何能听到最真实,最正确的声音又如何能明白,要正确地做出决策有时候,错误的决策比最贪婪的贪官污吏都要更加让人痛惜。所以唐太宗纳谏,将魏政例为榜样。今日,朕听闻,有人面陈谏言,很好。朝会的意义,至少能体现在这里。黄卿,你觉得呢”

“圣上愿意纳谏”黄道周楞了一下。

他的身后,霍亮忽然感觉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就仿佛,凝聚了数日的力气就为了今日一搏,没想到,却是一举打空了。

“谏言,自然是要纳的。拾遗补缺,这是谏臣的责任,不畏惧君王的权威而进谏,这是作为大臣的担当,是理应褒奖的勇气。”朱慈烺小道:“所以,黄卿的勇气,朕是钦佩的。黄卿的操守,朕是信任的。但朕鄙夷的却是,我大明,有骨气有胆气有那一腔正气的谏臣太少了。少数的几个,却不再谏臣的位置上,如黄卿,是就任教育与文化大臣的位置上。”

黄道周忽然感觉到了气氛不对。

果不其然,不少目光悄然间汇聚到了霍亮的身上。

霍亮扭捏了一下身子。

朱慈烺道:“各司其职,这是朝廷官员的本分。只可惜,有些官员,却只顾着搏一把惊天的大新闻,便以为可以利用舆论的声势来强行达成目的。国事决策,沦为意气之争。有人说,我大明最好当的官儿,便成了那等清贵言官,仿佛拿着一个言者无罪的牌子便可以肆意妄言,却不知,闹了多大的笑话”

霍亮明白自己不能再沉默了。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看向朱慈烺,沉声高呼:“圣上臣乃兵科给事中霍亮,有一谏言,请奏圣上若圣上不纳谏,则臣今日长拜于此,绝不离开”

“好”朱慈烺笑道:“你想说,好哇。朕给你机会,给你大大的,足够的机会”

霍亮缓缓呼出一口气,道:“敢问圣上,缘何如此上佳的条件,依旧一意孤行,不愿议和,收回辽西一直到宁远锦州之地而今天下盗匪肆虐,灾祸四起,正是需要与民安息的时候。国库这些年空空如也,近来好不容易有了一些积蓄。若是再穷兵黩武下去,这大明社稷就要完了”

朱慈烺静静地看着霍亮,又看向黄道周,微微一阵沉默。

场内气氛一下子绷得格外紧张,所有人都看着这一切,静静地等待着朱慈烺的变化。这几乎是一个注定划时代的举动。

考验朱慈烺政治智慧的时候到了。

朱慈烺看向黄道周:“黄卿,也是这个意思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