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1 / 2)
次。因而从发射者的角度看,它们不像流星雨,呈碎片分散状,倒似海中的金枪鱼,群起而动,各为其位
在舰桥的观测指挥台上,以英格诺尔为首的多数军官仿佛一个个耳能隔音、鼻不透息的木头人,对振聋发聩的炮声和浓重刺鼻的硝烟无动于衷,他们一一举着望远镜,全神贯注于远方海面。转眼之间,标靶所在的海面猛然升起一道道白色的水幕,激浪翻腾,其势惊人,仿佛传说中的波塞冬之怒,又好像一个拥有无边魔力的法师在施展绝技。
过了一分多钟,那城墙似的白色水幕渐渐消散,炮弹爆炸的隆隆响动才姗姗传来。军官们仍在朝着那个方向观望,只不过视角有所提升。由于飞行位置距离舰队较远,灯光信号难以辨认,两架水上侦察机改用摇摆机翼、盘旋转圈和枪射的彩色信号弹传递信息。
“哈,司令长官阁下,首轮齐射即摧毁大量目标,这真是太漂亮了以此水准,我们已然无敌于天下啊”冯卢比奇的言语和表情尽显他的率真性格。
舰队司令部的成员们照例选择了无视。
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能够准确执行上级指令,管理好全舰官兵,便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舰长,而上升到舰队指挥层面,所需具备的能力就不止这么简单了。在这支凝聚了民族意志与精神的舰队,各级军官和水兵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而真正挑大梁的,应是掌握舰队实权的司令官们,他们的决策将直接关系到舰队和海军的命运。
海军上将弗里德里希冯英格尔诺,舰队总司令;
海军中将威廉冯兰斯,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
海军中将莱因哈特舍尔,第二分战列舰分队司令;
海军少将菲利克斯丰克,第三战列舰分队司令;
海军少将弗朗茨希佩尔,第一侦察分队司令;
海军少将莱布雷特马斯,第二侦察分队司令;
第131章 最后的备战
三轮炮击过后,延绵数公里的浮动标靶只剩残渣,而负责布设射击标靶并进行战术机动的侦察分舰队也随之出现在舰队右前海面。ts。 好看在线gt直到这时,三艘浅灰色涂装的飞艇才飘然而至。和参加操演的潜艇部队一样,它们也是从威廉港海军基地出发,因飞行速度快而较潜艇晚几个小时启程,结果潜艇部队准时抵达预定区域,而这些体型庞大的“空中战列舰”显然被一些原因耽搁了历次海上训练操演,只要天气状况稍不理想,它们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工”已是家常便饭的情况。
正因为飞艇存在这种先天不足,夏树格外推崇舰载飞机,年以后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和吨位较大的轻巡洋舰上都设计搭载了胡伯特航空制造的水上侦察机,一些前期建造的装甲舰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装,凯撒和国王两级战列舰亦试验性地安装了弹射器和机械吊臂,可视作战任务的需要搭载架水上侦察机,而至年月中旬,完成航母改装的“俾斯麦”号已秘密投入使用,但未编入此次训练操演序列。
飞艇编队就位了,另一行预料中的客人也已在赴宴途中。
公海舰队总旗舰“腓特烈大帝”号功能齐备的无线电通讯室里,专职无线电监听的情报组成员利用技术监测设备密切监视着发自周边海域的通讯信号。从舰队途经斯卡格拉克海峡时开始,能量较强的规律信号就呈激增之势,尽管德国海军的无线电监测技术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破译英国海军的密码通讯,凭借精密的技术仪器和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仍能从通讯信号强弱、编码规律及无电线测向结果对英国舰队或单独舰只的行踪进行推断。
“英舰正在快速接近中”,无线电监听情报组的推断得到了飞艇部队的验证,而冯英格诺尔旋早已下令各水上侦察机返航归舰即便没有夏树的明确建议,经验老道、想法周全的舰队指挥官们也惯于在对手面前隐藏实力。
“报告,接获z发来的电报,在北纬度分、西经度分位置发现舰艇一艘,航向正东偏南度,航速节,初步判断为英国海军吨级的快速巡洋舰。若本舰队保持目前的航速航向不变,将在两小时后遭遇该舰。”
年轻的舰队参谋官汉克戈德上尉,基尔海军学院级毕业生,夏树的“同门师兄”,从通讯室带回了最新的通讯报告,并细心地测算好了航行数据。在战术机动和实弹射击演练结束后,由战列巡洋舰和新型轻巡洋舰组成的侦察舰队回归主力舰队,舰队的队形再度进行调整,变成了三列战斗警戒纵队,整体航速降为节,由斯卡格拉克海峡以西海域转向,沿着与日德兰半岛向威廉港航行。
英格诺尔低头看了看手表,遂下令各舰准点用餐。
按照惯例,舰队出海操演期间的伙食完全参照战时标准。为让官兵们储存够战斗所需的体能,肉类和乳制品的配给分量较平时丰富许多,每一名水兵还可获得一份美味的鱼子酱。当然了,执行这种配给标准的前提是物资足够充裕,和平时期,德国凭借发达的海外贸易可获得各类生活用品,一旦物资进口量因战争影响而锐减,以德国本土的有限产能,纵使军队的配给被置于优先供给地位,时间一长仍将受到制约和削减,进而影响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军心士气。
在相对宽敞而舒适的高级军官餐厅里吃完午餐,众人悠然淡定地喝过了咖啡,吸烟者还去吸烟室抽了支烟,这才不慌不忙地回到舰桥。没过多久,一个白色的舰影果然出现在了舰队右舷后方海域,望远镜中隐隐可见桅杆上飘动的圣乔治旗。
客人已经到了餐桌旁,英格诺尔遂吩咐上菜:“命令第战列舰分队向右前度、距离米位置,第战列舰分队向左前度、距离米位置,第战列舰分队向左后度、距离米位置,第、第侦察分队向右后度、距离米位置,各自准备两轮齐射和一轮自由射击。”
几分钟后,英格诺尔下达射击命令,“腓特烈大帝”号的信号灯随即向左右两舷及前后方的舰艇发出“演习实弹射击”的信号。突如其来的炮声是如此猛烈而密集,已经不能够用“晴天霹雳”来描述。庞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到处是闪动的炮焰和弥漫的硝烟,重磅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四向飞射,在周边海面激起磅礴水柱,整个场面蔚为壮观,己方人员感受到的是一种杀气腾腾的热血氛围,而在远处的观察者看来,这是一种带有战略意识的武力展示,几乎每个人都为这气势磅礴的炮击所震惊,即便是英国主力舰队的操炮训练,也极少出现如此规模的射击场面,而且不同于针对某一目标的集中射击,这种向四面方开火的方式似乎表明德国海军已经做好了进行一场以寡敌多、以弱击强的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