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2 / 2)
消息传到金陵,以齐王为首的一党,表示要赎回查文徽而以宰相孙晟为首的,主张出兵攻打福州,威慑李弘义,大唐赫赫天威,岂能让区区一个李弘义灭了威风
两人都是朝廷重臣,跺跺脚,金陵都要抖一抖,天子李璟自然不敢轻易做出决断。而且两人身后还有不少臣子支持,更令李璟犹豫不决。随着年关将近,各地臣子纷纷赶回京师述职,身在润州的李弘冀也回到了金陵。
李弘冀与宰相孙晟是一党,自然会互相支持。齐王虽说深受天子信任,但也有些支撑不住。面对燕王李弘冀、宰相孙晟的进攻,齐王一党有些喘息不过来。天子是极好面子之人,查文徽被擒,令他丢尽了颜面,心中有些生气,因此倾向于出兵。
孙晟在朝廷上举荐燕王李弘冀带兵,趁着李弘义刚刚得胜,得意忘形之际,攻打福州,挽回大唐颜面。李弘冀也上书,表示愿意领兵,为国效力。
查文徽与冯延巳、冯延鲁等人关系莫逆,换而言之是燕王李弘冀的敌人。如果让燕王领兵,那么查文徽必定性命不保。所以,齐王等人十分反对。
连日来,朝廷为了这些事情,争论不休,甚至从朝廷上蔓延到百姓中,大街小巷的贩夫走卒都在议论,大唐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南方战事又再度兴起,真是苦了百姓。
陈可言说完,杨琏大致明白了朝廷的局势,陈可言在这里截住他,是想要让杨琏第一时间知道此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明日便是朝会之期。按照惯例,这等大事,明日必然会拿到朝会上来说。
这件事情闹了足够半个月之久,想来也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候了。杨琏身为二品的节度使,有殿前议事的资格,若是杨琏不知道此事,明日齐王便少了一份支持。齐王若是落败,燕王一党得势,若是让李弘冀领兵,便能掌握兵权,若是李弘冀取得了胜利,燕王一党那就更加嚣张,不可一世了。
这其中的利弊,杨琏很快想通了,沉吟片刻,让陈铁护送符金盏、张绮栎等人回府,他要先去见齐王。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杨琏府上,曾忆龄也在踱步。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之后,她迫于压力,住在了杨琏府上。虽说有些不符合礼数,但却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事实上,曾忆龄不止一次发现有人跟踪自己,但她非常警惕,跟踪的人根本找不到她的蛛丝马迹。
随着年关将近,曾忆龄知道杨琏会回来,可是朝廷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复杂,各方的利益牵扯太多,令她觉得不妙。杨琏与她互为依靠,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行,杨琏绝对不能出事。
曾忆龄有些犹豫,或许有的事情不该隐瞒,这样会让杨琏的判断出错。可是曾忆龄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把事情告诉杨琏,这事儿就拖了下来。曾忆龄正在犹豫的时候,杨琏已经赶到了齐王府。
这个时候,李景遂正忧心忡忡地在书房里踱步,宰相孙晟、燕王李弘冀借着查文徽兵败,大加弹劾,说什么查文徽擅自动兵,引起大唐与闽地的不合,而且更加可恶的吴越人牵扯了进来。
吴越人是什么人他们数次打败大唐兵马,是大唐的劲敌,想要从吴越人手中占到丁点儿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查文徽这样的行动,显然对大唐不利。孙晟反对查文徽动兵,却不意味着他不动兵,他支持燕王带兵,攻打苏州,拔掉大唐进兵杭州的钉子。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天子已经心动,李景遂非常清楚皇兄的为人,他虽然是一个文人,却好大喜功,他最希望的,便是恢复大唐的天下,当年大唐赫赫声威,天可汗之名,名扬大漠,四夷咸服,真是令人向往啊。
所以,皇兄继位以来,改变了先帝烈祖的策略,积极进取,灭闽便是第一步,只是可惜,闽国虽然被灭,但福州等地,仍然不为大唐所有。而且大唐的动兵,引起了吴越人的注意,他们联络南汉、楚、南平等国,想要对大唐实施战略包围。
李景遂不想皇兄出兵,可是毕竟皇兄才是真正的大唐之主,若是皇兄要出兵,他根本毫无办法。
正在苦思的时候,有人来禀告,道:“齐王殿下,顺天节度使求见。”
“他来了”李景遂先是一愣,旋即站了起来,道:“请,快请”话刚说完,不等那人回答,李景遂快步向外走去,亲自去迎接杨琏。
杨琏正在府外踱步,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齐王已经走了出来。杨琏赶紧走上几步,闪进了屋子,道:“杨琏见过齐王。”
齐王点点头,低声道:“什么时候到的”
杨琏关上门,道:“刚到,接到陈可言的消息,便赶来了。如今知道我回来的,不过区区数人。”
齐王也不声张,带着杨琏回到了书房,知道杨琏尚未用餐,便让人端来茶水,糕点。杨琏也有些饿了,抓起糕点就吃。齐王捋着胡须淡淡笑着,杨琏来了,他便安心了。至少他知道,有杨琏在的时候,杨琏几乎没有出过错,就算是打了燕王,最终也不过是被关了几天而已。
等杨琏吃完,齐王这才一五一十把事情说了出来。齐王说的比陈可言更加详细,毕竟齐王身在朝堂,是亲自参与了的。陈可言只是听人说,难免有所疏漏,或者是在传话的过程中,各人理解不同,就会产生分歧。
齐王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杨琏顿时发现,陈可言说的,只是冰山一角,如今的情况,显然更加恶劣,明日朝会,就会决定此事的处理方法,是和是战,再过五六个时辰,就要揭晓了。
万分抱歉,最近四处奔波,明天又要坐车。我会尽快稳定下来,恢复更新。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刺客
杨琏将前后的事情理顺了,这才明白其中的关键。其实齐王只是担心,若是让燕王领兵,兵权难免旁落,如果燕王取胜,那燕王一党,必然会借机发难,夺取兵权。
孙晟高居相位,权利极大,偏偏在他上面,还有君权,而君权的最大代表是天子李璟,往下是齐王李景遂。孙晟不敢对天子有任何企图,但拉齐王下马,进而让燕王上位,还是有很大机会。
正是朝廷上,天子李璟倾向于出兵,所以燕王、孙晟极力促成此事,这让齐王十分为难。
杨琏听罢,更加确切了解了齐王的担心,杨琏想了想,在李景遂耳边低语了一阵,李景遂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杨琏,道:“这,这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杨琏说道。
李景遂有些疑惑地看着他,道:“既然是真的,你当初为何不上告此事”
杨琏哈哈一笑,端起一杯茶水一饮而尽,道:“那个时候,在那种情况下,谁又会相信”
杨琏与齐王李景遂密谈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