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五代枭雄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汉国人真是可恶。”李金全说道。

“意料中事。”杨琏说道。郭威知道自己救走了刘承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是郭威的反应速度太快,倒是让杨琏有些吃惊。

李金全也看见了运河里的杂物,道:“看起来汉国人设置了很多障碍,恐怕不等我军清理了此地,就会有更多的障碍。”

杨琏眯起眼睛想了想,又看了看天空,天空乌蒙蒙的,这样的天气显然不太好,而且天色就要黑了。杨琏道:“传令下去,三军暂且安歇,埋锅造饭,另外再派五百人疏通河道。”

开封城,大军依旧在抢劫,火光冲天,李太后惶恐不安,看着不远处的郭威,十分恐惧。相比较刘承祐而言,李太后比较倾向于招降郭威,可是天子一意孤行,派兵攻打郭威,进一步激怒了郭威。郭威进城之后,部下在城中抢劫,已经持续了两日之久,城中百姓叫苦连天。

郭崇威、赵凤,两人不满士兵抢劫,来见郭威,说如此下去,开封城是一座空城,郭威这才幡然醒悟,忙下令严禁将士抢劫掳掠,违令者斩,并杀了几个不奉将领的士兵,这才止住了抢劫的势头。

在郭威身边,太师冯道领着百官觐见郭威,众人便在大殿里商量事情。在众人看来,蛊惑天子的那些个谗臣,无非是这么几个: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等人。阎、聂、郭三人已死,李业、后匡赞在逃,还有代管开封府的刘铢、李洪建属于从犯,也都已经伏诛。

如今当务之急,一是要找到天子的下落,二是追捕李业、后匡赞。

谗臣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只要抓到了李业、后匡赞,将这二人绳之以法,天子的身边再也没有了坏人,有郭威这等名臣相助,天下也就有了希望。

冯道的这番话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就连太后也连连点头。

太后有些疑虑,那就是天子被唐人挟持,能不能把他救回来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大骂大唐,骂他们趁机落井下石,不是好人。有人觉得唐人虽然在开封出现,但必然人数不多,只要封堵了边境,这些唐人就是瓮中之鳖。

郭威有他的想法,但还没有等他把想法说出来,赵匡胤就带来了消息,唐人把天子带走了,而且唐人的人数不少,赵匡胤迫于敌人的强势,不得的回撤。不过王彦超还在追击,他的兵马众多,有两千人,应该能救走天子。

但是很快,王彦超派来的人就带来了更为糟糕的消息,唐人有很多战舰,足足有二十多艘,至少有七八千人。如此多的唐兵让汉国群臣吃了一惊,这么多的唐人出现在开封,他们是怎么过来的难道徐州、宋州等人已经望风而降,投靠了大唐不成

郭威摇头,宋州是常思把守,他不可能投降,而且他还派人来支援,唐军数千人马出现在这里,只能证明一点,宋州很有可能被敌人拿下了,这也就意味着常思凶多吉少,郭威暗暗发誓,如果常思出了事,他一定要报仇。

唐人出现固然是不好的消息,但王彦超也做出了准备,他已经堵塞了河道,延缓唐人南归的路线。郭威对此很是满意。这里是开封,如果像大唐的后花园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大汉的颜面往哪里搁

冯道最为老奸巨猾,立刻道:“郭侍中,唐人无礼,还望郭侍中把这股唐人截杀,以扬郭侍中之威。”冯道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说扬大汉之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承认了郭威的统治地位,如果有一天郭威自立为帝,冯道也会支持。

郭威哪能不明白这个意思,他点点头,不管是哪一方面,他都不能让唐人逃走。郭威立刻做出了部署,石守信、郑恩、赵匡胤等一干邺都旧臣各自领兵两千,赶去支援王彦超,务必要把唐人留下。而他,会在明日一早亲帅大军支援,彻底将敌人消灭。

石守信、郑恩、赵匡胤等人听命,星夜点齐人马,沿着运河搜索,准备强留唐人。

在太后面前,郭威再三表示了忠心,只要诛杀了谗臣,迎回天子,他依旧是大汉的臣子,对大汉绝对的忠心。李太后听了,心中稍安,好言安慰了一番郭威。郭威要得就是这种效果,达到目的的郭威站起身来,以明日要出兵为由,告退。

116 0:14:5727097365

第九十五章 兵不厌诈

夜,渐渐黑了下来,王彦超带着二十多名士兵藏在北岸,注视着南岸的唐军,隔着运河,他只能看见南岸火光点点,隐隐有黑点在移动着,对岸正在造饭,饭香从对岸不可抑止地传了过来,王彦超咽了咽口水,觉得肚子也在咕咕叫着。身边几名亲兵也在咽着口水,厮杀了半响,又在这里埋伏,腹中早就饥饿,偏偏都没有携带干粮,一个个都觉得十分饥饿。

可是再饿也只能忍着,王彦超目不转睛地盯着对岸,生恐一个不小心,唐人就逃走了。王彦超等了两个多时辰,赵匡胤、石守信、郑恩等一批年轻将领赶来,他们不仅带来了干粮,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郭大帅让他们监视唐人,如果唐人撤退,就要想法设法阻挡,明日一早郭大帅就会带兵赶来,围歼这股入侵的唐兵。

王彦超吃了干粮,腹中饥饿稍减,可是对岸的香味不停飘过来,除了米香还有羊肉的香味,此外还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味道,让吃着没有什么味道的汉军士兵很是垂涎三尺。

王彦超、赵匡胤、石守信、郑恩四人围着商议了半响,觉得守在北岸行动不便,还不如去南岸,方便监视。王彦超虽然不反对,但他知道这一带的桥梁已经被拆毁,恐怕只有去上游才能找到渡河的地方。

当下王彦超、石守信、赵匡胤三人找地方渡河,郑恩留下来监视对岸。天色越发的阴沉了,只能看见对岸的火光不时移动着,郑恩蹲在地上,凝视着对岸,情绪有些复杂。

赵匡胤与石守信关系较好,两人一起引兵向西,寻找桥梁通往南岸,王彦超则带本部人马向东,在夜里,视线并不明朗,虽然有战马,但速度并不快,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时辰,寅时末,赵匡胤这才在马头屯以西找到桥梁,大军花费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过了河。赵匡胤率先领兵东进,留下石守信等待后军。

深夜时分,马蹄声显得特别响,赵匡胤在奔跑了将近十里后,觉得离唐军已经不远,便放缓了脚步,亲自率领三十名弓马娴熟的士兵,慢慢摸了过去。这三十多名士兵眼睛没有问题,能在这样的黑暗中看清路,余下士兵全部留守在原地,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他们眼睛不好使,去了也没用。

赵匡胤下了战马,小心翼翼地朝着前方摸了过去,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