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64

分节阅读 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十八男人,还有女人不知数”

“女人”

“供供供他们”

“够了”毒蝎子回过神来,明白了女人的用处,一个山洞里藏着军队,可是要保证他们的“娱乐”啊。毒蝎子眼中的嫉恨一闪而过,媚态再生,朝着那送信人强吻过去,那送信人竟然挣扎不过,只得任由毒蝎子施为。

众人在惊奇毒蝎子饥不择食之时,见毒蝎子松开了送信人,送信人口吐白沫,抽搐了几下,十几息时间,送信人脑袋顶上钻出来五六条蜈蚣,满身的,脖子处钻出来两只蜘蛛,拳头大小,满身鲜血

毒蝎子一肚子毒虫这是在场之人意识到的事情,一阵咽口水的声音。

“他说的能信吗”毒蝎子看看断红尘,断红尘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眼神深邃若能洞察万物。

见断红尘点头了,杨成杨信也眼睛一亮吩咐到:“十人在外放哨,我们俩各带十人潜入,行动”

按照送信人的话,杨成杨信小心翼翼的进入洞内,先见到了十个子洞,数了第七个,杨多眼率先进入,探索了一番之后,果然安全,后续几人鱼贯而入。

杨多眼一个人点燃了横四竖八一盏灯,嚯的一下,一瞬间,三十六盏明灯一下跟着亮了,果然一个大大的刀字。杨成吩咐众人埋伏起来,他也不知道这个刀字到底是什么信号,还是小心为上

不一会儿,出来一人,看不清面相,长得比较矮小。

“呦,你是谁往常送信的不是你啊”

“以前那个死了,来不了了”杨多眼如实说。

“哦,行吧,你进来”那个人话没说完,拿手摸了摸脖子,拿手一看,一手的鲜血。一脸惊讶,晃了晃,倒了下去,一只蜘蛛悄然爬出来杨多眼撇撇嘴,道:

“现在好了,怎么进去”

意思是问毒蝎子,现在领路的人死了,等下怎么走。

“跟着小女子,就行了”毒蝎子面作委屈的说道,看起来楚楚可怜,但在场之人没一个这样觉得。杀人于无形之中,还装可怜

毒蝎子一人在前,跟着一条蜈蚣,众人跟着毒蝎子

一天后,邵家大宅里:

昏暗的屋子里,有着更加阴暗的脸色。邵家能够有权限接触到暗势力的几个人都在这里了,邵景也难得一见没有躺着,被邵登扶着,靠坐在一旁。邵景干瘪的嘴唇动了动:“也就是说,全部没了邵家养了这么久的一把利刃,还没见血,就全没了”

邵景的语气听起来有自责,有自嘲。

“难道,是有人泄露了”邵登环看了屋子里的人,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说的话,在场之人都是邵家老人,根子都埋在邵家,断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你说泄露了,又有谁能将他们灭了,又不留一丝痕迹呢”邵景发问。

屋子里再一次寂静无声。

“把刀口寨的人撤回来吧,不能再有损失了”

“唉,难道,真的要沦为鱼肉了吗”邵登不甘心的道。撤回了刀口寨,邵家也就没什么后招了,等于向徐清认输,接着粮价也会应声下跌,就再也没有能威胁和动摇徐清的东西了。

“只能从长计议了”

沧州西境,一队队商人拉着马队进入沧州,大路旁边,密林丛生,十步之外,就看不到里面了。商队头领紧张兮兮,这种两州交界之处,没官家管辖,最容易出事。

刀口寨数百人摒气凝声,悄悄埋伏,真打算收网的时候,寨主突然下令撤退。众人不解,到了嘴边的肉,为啥不啃一口寨主匆匆扔下一句,官军在来的路上,强行带着手下离开了。

别说他手下不明所以,就是他也不明所以,可上面来的人说,一定要撤,他也就必须遵从了。毕竟他这个寨主没了背后的人撑腰,早就是个死无葬身之地了。

路上那队商人,不知道自己刚刚逃脱了杀身之祸。离开了林区,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大松一口气,跃马高歌速度行至沧州城,将所带的货物全部倾销掉,大赚其财

又有几天,外来的商队越来越多,沧州本地的商人见市场没了,抵不住压力,纷纷开始降价,降到比平时还低,只求抢回外商占领的市场,只有几家粮栈还维持着高价。

刺史府内,邵登逢迎着徐清,递上了一个帖子,道:“徐刺史,在下大哥明日大寿,宴请刺史大人赏光”

“哦一定,本府一定亲自前去祝寿”徐清也笑容可掬的回到。外人见到的是上下级之间和谐有加,殊不知徐清和邵登一柱香时间达成了个刺史和世家的临时协议。

一,世家的商品不在攀高价格,按照市场行情定价。清理出一部分空户,放出一部分附庸,补交一部分的粮税。

二,刺史这边,不能再加紧对世家附庸和沧州空户的清理,对外来商人要重新加政税收。

邵家作为世族暂时的头头,说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徐清也非常同意啊,能削弱你的力量就行,至于协议,哈哈哈你见过山姆大叔吗

最后,邵登借着邵景的寿宴,邀请徐清去“商讨具体事宜”,全沧州的刺史都来的那种。徐清想了想,现在他和世家的关系只有一层皮没有拉破了,去会不会有危险不过他最后还是答应了,而且是亲自去,暗河和火枪的力量让他觉得不论什么危险都能挺过去

邵登出去没多久,沧州粮价,世家最后的坚持,瞬间崩溃。先是邵家的粮栈的价格,一下掉回去了,也比“冷战”之前要低不少。其他几家粮栈,见到邵家的粮价掉了,松了口气,粮价也跟着掉了。

城内百姓欢呼雀跃,拿着所有的钱,全部换成了粮食,有道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百姓唯一的期盼,无非是衣食无忧,温饱而已。至于粮价一高一低背后的东西他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他们只能对着天说句感谢。当然,前几天,他们也是同样如此,对着天咒骂的。

关于粮价的那一件事,仿佛就此消失了,路边酒楼讨论的也变成了别的,五花八门。可是徐清还有一件事不明白,那就是黄诗梅所说的那个看破徐清计策的人,到底是谁

只可惜,所有的线索也跟着舆论的导向,不知飘向了何方,彻底埋藏在了时间里,仿佛大雪封山。

一天,徐清端坐在书房里,忽然觉得旁边有些异样,猛然一回头,只觉得心惊片刻,似乎看见一颗毒蛇的眼睛,滋溜又消失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