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扫明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左良玉、贺人龙、保定总督杨文岳、巡抚李仙风甚至是山东军的外系大将刘国能,这些督抚大员没有任何一个敢出城迎战。

同其它地方的军将一样,只是一味的坚守城池,更有甚者,闯军正在声势浩大的围攻数里之外的城镇,听到后既没有救援也没有上报,反而是直接屁滚尿流的逃离溃散,由此足见中原大势所趋。

崇祯十四年六月,山东告急。

这次告急并不是流贼或是鞑虏打来,却是年初就已经有的灾害变得更加无法控制,山东军现在已经处于日日赔本的阶段,赈灾所用的银两和粮食每天十几批的运出历城。

由于粮食紧缺,山东军甚至将兵士原本每日三餐的供给缩减到了中晚两餐,为了节省兵士的体能,重新规定操训方法和时间。

王争根本没料到这个时候的灾害能有这么严重,遮天蔽日的飞蝗,绿油油的庄稼顷刻成了枯黄一片,百姓跪地相拥的哭泣,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原本在历城以南的大旱现如今已经席卷到了整个济南府,就连附近的东昌府、翁州府、青州府都成了重灾区。

保安司、军议司各地分署与正兵营官的文书纸片一般飞到历城,历城内的元帅府与军议司总署为了减少损失,已经是几日几夜的连轴转,人人疲惫不堪。

据说各地的蝗虫好像是无边无际,一飞起来就是遮天蔽日,好像一大片乌云,自南而北,聚耕农庄成了它们最好的席卷目标,所过之地,寸草不生,饥民遍野。

其实受到大灾的还不只是山东一地,河南、湖广、浙江,甚至是南直隶都有波及。

山东还算相对平稳,自从灾害发生,山东军就在不断的赈灾救民,现在几乎每个城外都增设了粥棚和临时救济点。

除了赈灾,稳定秩序的法令也在立刻实行。

一些轮换的正兵都已经上街巡查,保安司的盐丁和护庄队全力出动,但凡是发现任何蛊惑人心或者趁火打劫的人,直接拿人下狱,有甚者更是血溅当场。

山东军一开始就表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对待任何企图为祸地方的行为,绝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山东六府还算是比较幸运,只有济南府最为严重,其余三个府都是片面受灾,加上王争狠辣果断的处置方式,地方上尽管灾民多了数倍,但无非是消耗些钱粮,依然比较稳定。

不过可以料想,这次席卷中原的蝗灾,相当于给烈火熊熊的农民军起义添砖加瓦,更多的灾民会揭竿而起,局势将更加不可抑制。

朝廷中也有不少正直的文人注意到这种情况,山东给事中左懋等人督催漕运赈济,驰疏言:

“臣自静海抵临清,见飞蝗遮天蔽日,饥民哭悖遍野。”

正当朝廷准备组织漕运赈灾的时候,忽然听闻噩耗,渔人李青山率领民众在山东寿春县聚众而反,声势很大。

这部农民军围攻寿春县城,被驻守的山东正兵统领率部击败,遂退走阻断漕运,拦截银粮商旅,明廷大震,急令山东总兵剿灭乱贼,恢复漕运。

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

自从王争继任山东总兵以来,六府境一直都是风平浪静,虽然小事时不时也有发生,但大体上仍然是四下靖平。

六月份,寿春县渔人李青山率众起义,声势浩大的围攻县城,本来在历史上这个县城应当只有几百明军屯守,但现如今却是有一整营的山东军正兵。

李青山虽然聚拢了几千名灾民,但是驻守在寿春的山东军将领杨瀚再三警告无果后,一方面紧急求援,另一方面据城而守。

尽管对方大多都是认识,但将士们下手没讲任何情分,斩杀义军近千以保城池仍巍然不动,不得已,李青山率部转向北,进而截断山东漕运。

漕运有失,无论对朝廷还是山东军方面都是巨大的损失,一天都耽搁不得,所以立即引起了山东军元帅府的高度重视。

接到朝廷命令后,山东总兵王争下令,山东军驻青州府正兵主将陆井荣,总责对李青山部的围剿,克期一月。

大约在李青山发动起义后的第三日,从历城而来的总兵军令传到青州府,陆井荣感觉事态紧急,连夜召集山东军在青州府的各个正兵营官。

在府城商议之后,最终定下了三面围剿,逼敌入海的策略。

首先,主将陆井荣率三个正兵营自府城开拔,向北而攻,乐安守将高升率临近几个县镇的正兵,总计约两个营的兵力往东逼近。

与此同时,莱州府正兵主将刘雄屯兵高密、潍县、鱼儿镇一带,对青州府到莱州府的各个官道小路设卡严查,谨防死守。

山东的青州、莱州两府忽然戒严,一片风云变动的景象,大街上到处都是哐啷啷的甲胄响动声音,不断有顶盔披甲、手持刀枪的正兵战士经过。

当然,在进行对义军的围剿之前,陆井荣先找人了解事情的起因。

说是李青山在本地名声很好,为人豪爽且乐于助人,这次是因为收留了一个灾民,而那个灾民欠了寿春当地姓戚的一家大户不少银两。

李青山还不上,说是用农庄的月钱按月交还,但却被戚姓的大户嗤笑欺压,戚家不听,三日后直接派人收缴欠款、

但是李青山根本就换不上这笔巨款,两方起了争执,李青山失手将对方的账房打死,并且吓走了其余几个家仆,事后担心被报复,这才是铤而走险。

相比现在,历史上的李青山才是真正被逼迫到了走投无路,眼下的山东很少有因为吃饭活不下去的人,即便到了这种大旱蝗灾之年,山东总兵依然尽全力赈灾。

此刻,一块野外的巨石上,李青山头发乱蓬蓬的坐在上面,穿的也是破破烂烂,脚下立着一根狼牙棒,手中拿着白面馒头,眼中全然都是后悔。

这白面馒头不是他舍不得吃,而是他实在没那个脸去吃,说起来,这还是几天前几名当地保安司下辖的盐丁来分发给他的。

当时李青山家中只有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