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 / 2)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6087 字 2019-04-19

从自己周围认识的人中一番寻找,陈咨最终确定了人选。

想到了就做,趁中午休息的时间,陈咨用学校的电话给村里挂了个电话,接电话村里的会计,刚刚好就是陈咨选定目标人物的叔叔。

陈咨的目标人物叫陈俊才,90年高中毕业,为人踏实肯干,最重要的是忠于人事。

这会儿的真正的高中毕业生,在农村来说也算是文化人了,很多都有出路的,村里本来也想让他去做民办教师,但是他自己不愿意,本来想去南方闯荡的,可惜他父亲这几年刚刚好身体很糟糕,就没法出行。

陈咨记得他父亲今年身体好多了,他明年初就南下了羊城,由于延误了三年,93年正是大部队南下打工潮的时候,人才没有前两年紧缺,他的发展远没有他的同学们顺利。

“知仁二叔,你家俊才哥这段时间有啥打算呗”陈咨报了名号,对方是陈爸一辈的族兄。

“哦小陈咨啊你俊才哥还闲着呢他爸身体现在差不多了,他正寻思过年了下南方呢你找你爸爸妈妈有事情吗需要我转告还是让他们下午给你电话”知仁二叔以为陈咨前面的话是客套的,转而问陈咨。

这会儿村里出去上重点高中的人不多,一个个都是村里的宝贝,所以接电话的人态度都很好。

“不是,知仁叔我就是找俊才哥,这里有份事,我把俊才哥的情况和别人说了,老板很欢迎高中生来帮忙,对方要开一个大饭店,投资一万多块,工资差不多也有个300多块吧你问问俊才哥,愿不愿意”

“愿意的太愿意了,这工作好我替他答应了,我让他明天早上坐车来找你,小咨啊知仁叔就不客气了,都是自己人,你放假回来,我请你吃好吃的,哈哈”知仁叔高兴的大笑道,直接帮陈俊才下了决定。

知仁叔是陈俊才的亲叔叔,他们两兄弟都算是村里有能力的人,这时候大家都喜欢听能人的话,陈俊才有两个这么厉害的长辈,在家的时候自然没有更多的话语权。

陈咨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陈俊才父亲身体不好,知仁叔就是他们两家的主事人,他答应了,这个事情至少成了八成。

第十二章 起航

第十二章起航

陈咨重生后,唯一特别认真的就是早自习和英语课,重生前陈咨的英语也是勉强,这世早已经做好了规划,所以英语课他虽然不会听音标都不准的老师的课,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在学英语,早自习多是朗读的,变成了光明正大的练习口语。

艾素虹小萝莉偶尔听到了陈咨声音不大的英语口语,顿时刷新了以前对陈咨的映象,她觉得陈咨的口语虽然没有磁带里面那种抑扬顿挫慢慢的调子,但是听起来就是舒服,有一种真的外国人说话的感觉。

初一的英语还在练发音的阶段,所以更多的她感觉不出来,但是对陈咨辅导她的功课却信心大增,变以前的扭扭捏捏的半主动为完全主动。

这种意外的好事,陈咨自然笑纳,他正好需要这样的机会来培养萝莉,让她别掉队太多,两个人要长期在一起,至少要有几个部分差别不多才是好的,是相互陪伴的基础。

早上早自习的时候,陈俊才已经找到了陈咨的班上。

陈俊才一米七三四的瘦高个子,目前在陈咨家乡这里算是很高的身材了,眉清目秀的“甲”字脸,很白,不像是干农活的人,瘦的颧骨高耸。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开口就露出整个牙床。

“俊才哥,你怎么这么早呢”陈咨带着陈俊才提前去吃早餐。

“我叔叔早上催着我来呢要是我迟一点,又得听他的数落,所以干脆就听他的吧”陈俊才高兴说道,并没有认为陈咨年纪小他差不多一半就显得隔阂。

陈俊才和陈咨关系很熟悉的,他们父辈算是陈氏这一族人里面仅有的四个能人之三,当然显得的关系亲近,所以陈咨经常在他们家里窜门子。

“你们一中,看起来就不一样,比我们十中看起来好多了。”陈俊才一边到处看,一边说道。

“那当然,一中怎么说现在也是省重点啊拨款就比十中的县重点多多了。”陈咨理所当然的道。

西隆县目前就一中、二中是省重点,十中就排在普高的第三位,但是十中每年能够上本科也就个位数,一本都很少。

陈咨的哥哥陈轲就在十中,上世陈轲就没考上大学,但总的算来,十中还算是能够读书的地方。

其它的几个中学像三、四、五、六、七、八、九中,除了九中还像点样子,其它的就是放野的,后面96年往后慢慢的全都改成了职中。

买了包子、稀饭、油条,两兄弟坐下来,才说起陈俊才关心的工作问题。

“对方要开一家连锁快餐店,就是类似于肯地基那样的,可以到处开,保持一致风格和味道差别不大的店子,老板是身价几百万的大老板“

陈咨把救了宋到和他的身份一说,快餐店借口在他的名下,比较好找人,如果陈咨直接说快餐店是自己的,很可能找不到人,陈俊才都很可能转身而去,只有第一家店成功了,那时候知道的人才会只有佩服。

当然陈咨也打了伏笔,就是开这个店有部分的股份是陈咨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感恩,这样就能够解释为何工作是陈咨安排的合理性。

陈俊才的工资是360块,这时候在县城来说是高工资了,比大多数国企的和政府单位的工资都高,要到明年社会经济通胀了一次,大部分的职工工资才会突破这个门槛。

场地陈咨也选好了,就是离一中门口100米的大街上,这里算是县城的一个繁华街段,旁边不仅仅有教育局、政府、邮局等等单位,还有离这里不远的氮肥厂、罐头厂等不多国有企业,这年代的国有企业的职工绝对是消费的主力军。

把计划一抛,所有的事情就让陈俊才忙起来,今天他得先租个房,然后去居委会登记一下开餐厅的备案。

是的,各位没看错,92年十四大后,真正的股份制企业想关的法律要到93年后才会颁布,这会儿开个餐馆,就只要在居委会备案就ok,当然等陈咨开第二家的时候,那就需要注册了。

为了打开陈俊才的人脉好行事,下午放学后,小胖子被陈咨拉着,让带着陈俊才去见他爸。

郭家早在89年就已经在县城里布局,现在已经有了两家百货店和一家百货批发店,在老家隆头镇还有一家批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