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 / 2)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6231 字 2019-04-19

昨晚快睡觉的时候,王中鑫获取了段源给他们的信息,再次打电话给陈咨确认。

陈咨顺便说了捷克的乱局以及巴统协议面临解散,以及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的各国急需出口拉升本国经济的心态,推测很多国家可能会对敏感设备和技术做一定的松动。

这条消息或许引起想关人士的重视,刚刚好国内对捷克也有访问需求,双方也就顺理成章的一起了。

来了京城,自然不能就这么路过一次。

陈咨带着龚褒霖分别去见阮巴定和朱言辞、马不为、王昱升、卡门宗、胡沙等人,龚褒霖的位子未来肯定是陈咨集团的几架马车之一,很可能后来会代表自己和各方沟通。

所以和能够管辖自己商业版图的阮巴定、朱言辞、马不为、王昱升,未来肯定会多有交际。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没事的时候你不去走动,有事的时候你是没法走得动的。

傍晚,陈咨独自一人来到华科院附近的饭店,倪士楠已经在等着了。

上次本来是秦戈要过来一趟的,因为安排去了江南机器厂,所以这次陈咨就亲自来和老倪同志谈谈。

倪士楠看起来气色有点不大好,瘦瘦的脸颊上有点病态的晕红,显然是长期劳神导致的。

“倪总,看来这段时间过得不顺利啊可要注意身体哦”陈咨真心诚意的道。

“哈谢谢陈董的关心了,陈董的事业一日千里啊恭喜你们的摩托车大卖。“倪士楠笑了笑道。

“这里的烤鸭也不错的,虽然没有全聚德的好,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传统老京城的味道,陈董可以尝尝。”

“好今天刚刚到京城,刚刚好想体会一下老京城的味道,”

这会儿正是饭点,两人随意的闲聊,聊得还都是计算机和c发展的事情。

倪士楠上次在梦省省城的时候就和对面这小少年多有接触,知道这家伙完全不是年纪能够衡量的一个小妖孽。

对it界的见解和眼光更是犀利独到,倒是没有丝毫小看他的意思。

特别是回京城后,又通过华科院的途径知道了军防工程大学很多的计算机和软件相关的项目都和眼前的人有关,这次见面就更加的当同行业资深人士的交流了。

两人确实都算是计算机界资深人士,陈咨的专长在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见解,只要老倪同志在于对技术方向的看法不往专业深度里钻,完全不用担心听不懂和没有话题。

由于陈咨的年纪摆着,也不好喝酒,饭吃的很快,填饱肚子后,让服务员沏了一壶茶后,陈咨才慢慢的说道了正题。

“倪总,我知道了你在你们公司会议上的发言,如果日想真的按你的路子走,或许未来华国会出现一家ib。“

第三百二十二章 柳倪之争

第三百二十二章柳倪之争

倪士楠脸色一暗,心里对柳专至等人更加的不满甚至是厌恶。

其实,倪士楠知道这是为什么,根本的区别在于商业利益路线和技术路线的区别。

这从日想以前的从成立公司开始就有华科院定义的战略技工贸变成94年的贸工技,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日想集团被短暂的利润迷花眼,而忽略自己没有核心技术的事实。

但是他是一位谦虚谨慎的君子,老人即使在2018年也保持着和年轻人说话都会站起来的君子之风。

所以恶言是说不出口的,摇摇头道:“柳总他们是犯了现在华国的通病,赚钱第一,市场第二,至于是代理还会自己的技术,他们现在还衡量不出来。”

“或许这是我们华国刚刚改革开放造成的社会现象吧如之奈何不说了,小陈董今天找我不会就来和我说日想的事情吧”

陈咨微微一笑道:“您老看的清楚,柳总在我看来确实只是一个追逐利益的普通商人,还够不上卓越的商业领袖,我找你却是想让你放弃再继续和柳总他们争执,你没法改变的他们的观念的。”

事实上柳专至不是一名卓越的企业家,这不是陈咨的一家之言,而是后来业内广泛的共知,很多

人把他和倪士楠的关系对比索尼的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的关系。

可惜柳专至在人品、胸怀、眼光和能力方面完败,业界感叹,柳专至是因为活在了时代国家改革开放,活在了风口it信息革命,站对了位置华科院在背后相当于国家在背后,才抓住了机会冒出头的。

历数日想的每次战略转变,柳专至基本上就是走在机会主义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以致于到了2018年,日想所谓的改制路线和方案的落地还在遥遥无期,这可是唱了30年的老歌了呢

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只以为日想是华国电脑第一品牌,还收购了大名鼎鼎的ib的c业务,就以为它有多牛逼,甚至给柳专至同志带上了金光闪闪的光环,事实上是给大家开了大大的玩笑。笔者真不是黑他,感兴趣的可以搜索柳倪之争。

到了2010年后,历史终于给了倪士楠公正的评判,但是,又能怎样呢谁也挽不回华国芯片失去的二十年。

华国由于柳专至机会主义的胜利,导致了核心技术在三十年里原地踏步不说甚至还倒退了,换来的只是日想每年几百亿的营业额而不到千分之一的纳税。纳税是考虑其对社会对国家贡献的重要参数之一

而倪的本来弄出来的技术基础显示出来的战略威力,让整个国家都振腕而叹,打醒华国的是美、日、欧几年一次的技术挟制和讹诈。

我们来看看柳倪之争的关键:1989年,te推出486cu,汉字输入系统需要汉卡的支持不在成为必须,因为486的计算能力,完全能够让软件解决汉卡的功能问题,日想的主要利润来源汉卡退出市场进入倒计时。

于是日想环顾企业所有的业务,发现利润来源主要依靠代理销售和生产制造个人c个人电脑,于是为了利润,日想从90年开始进入了华国企业当时的主流怪圈,就是贸易代理为主,只因这来钱快和轻松。

倪光南感到技术已不再被重视,从1992年486开始在国内上市开始,与柳传志的争执日益激烈。日想成立之初订立的战略就是以技术第一、生产和贸易第二,叫技工贸

1992年年底注:网上说的是1994年,这是因为94年日想在港上市,矛盾被掩盖,怕影响io计划,事实上是在1992年他郑重提出做asics专用芯片,由他出面组织一个研究设计中心,包括海城旦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厂和海城冶金所。

花10万美元的年薪,聘请留美博士到中国来研究自己的芯片。

倪的洞察力超越了柳太多,当时日想在代理贸易方面大把的赚钱,怎么会愿意花这么大代价去研发风险巨大的芯片。

当时董事会的其他人也不同意,高薪聘请一个美国博士与国内科技骨干之间也不好平衡,所以最后还是被否决了。

过了不久,倪光南又提出一个程控交换机项目,这是可以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