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2 / 2)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6561 字 2019-04-19

高午和马良卿被陈咨直接推荐给了自己的研究所,而郑真子知道了两个同学的机遇后,差点改到军防科大来。

这怎么能行,陈咨还希望能够多几个熟识的人去华科大的少年班呢

那里可是后来唯二的长期存在的少年班,而且也是成材率最高的少年之一。

这班人的年纪和他自己的年纪差不离,掌握了他们,就是掌握了未来30年后的部分科研资本,这种小投资大收获的事情,陈咨已经谋划好久了。

当然,问题也是大量存在的。

后来有国内的著名专家,调查了少年班30年的数据,做出“科大少年班30年没有出一个学科带头人。”的总结。

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中很多都成了科研的中坚。

陈咨一直以为,这个评价有点偏颇,学术带头人那不但需要智商、知识,更加重要的是需要点运气。

当然少年班的弊端有很多,由于各种因素{学业繁重、自高自大、生活障碍、心理欠缺、健康状况不良、专业不合适、开发不力等},他们有很多如方仲永般“泯然众人”,也有很多是“在原地踏步踏”。

但他们还都是些孩子,心理、生理都未成熟,很多生活都不能自理,谈何从事高端的科研学术工作

其实在陈咨看来,这是华国对这些天才们心理培育的缺陷导致的。

人的精神统御身体,这些孩子明明都累积了那么多的心理情绪了,还长期没有健康合理的疏导,不出问题才奇怪呢

这种情况就和小胖子的记忆能力问题一样,既使学问越做越大、学历越来越高,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的创造力锐减,因为缺少了精神上的激励和好奇。

不少少年班学生后来辍学转行,放弃了做“科学家”的梦;个别人还有程度不等的精神病状,想做“科学家”的梦也没法继续。

这都是现实的佐证,根源在哪里呢

陈咨觉得其实是华国的僵化教育制度和心理学发展滞后导致的。{天才们需要更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模式}

智力、体力、心理年纪,三者配合,才是正常的状态,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然而华国一直是心理学的蛮荒,即使是2018年,找心理医生都被人认为是精神病患者,这样的奇葩环境,你让这班孩子们如何能够被正确的引导。

事实上越是天才,越是某方面超常的人,往往心理问题会同步他的优秀面滋长。

也就是说,少年班应该给配合顶级的心理疏导老师,同时还得有心理疏导正常化的环境才行,两者配合,搞不好少年班的成材率会高很多。

可惜华国即使在未来的半个世纪后,能不能两者齐备还是个未知问题。

这或许是后来一大票少年班成才者们长期呆在国外的一个隐晦的原因,或许少年时代的心理阴影,需要不间断的有心理疏导。

而国内在这方面其实是病态和不正常的。

但陈咨打算尝试一下,他不是心理学家,但是他知道这方法和途径。

如果这些少年天才们真愿意相信自己,加入自己的体系,营造一个这样的心理健康小环境,也根本不难。

陈咨本来就有打算在自己的几大研究所里给配备顶级的心理学团队,定期的给科研人员做心理辅导,甚至会在合适的时候会成立国内第一家心理学研究所。

科研人员其实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高频群体,主要是这群人多是知识高、体力差、环境相对封闭特殊、压力高、探索未知。

一旦思想跑偏了,往往第一选择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但是往往这种路线和自信,会给他们的心理问题导向深渊。

我们不能不确认一件事情或者说一种现象,知识越高的人,碰到了问题往往越容易固执,这和佛家的“知见障”是一个道理,同时本身这就是一种常态的心理现象。

增加几名心理学人员,能够让他们心理健康,其实对科研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心理健康会更加促进他们的创造性和思维的活跃。

得益的还是整个研究所。

所以,从郑真子开始,陈咨对想去往中科大的这班同学都很关注。

你这不去了,那我的计划不泡汤了

连忙跟他说,去了华科大也有这样实践计划的。

几经保证,少年才将信将疑的不再改志愿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暑假计划

第三百八十七章暑假计划

考完试,所有的学生都放了羊。

陈咨就这机会,让书呆和高午、马良卿他们把他们觉得不错的人都叫过来,打算搞个聚会,顺便安排一下暑假计划。

艾素虹也叫上了她的那两位好朋友。

一大群二十几号人,女孩儿就四五个。

高6班和初6班里面,总共也不到三四个女孩,又有两个没有进入陈咨这个群体。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麓山出发,打算走到半山那里去烧烤。

随着这几年省城的发展,慢慢的做生意的也多了。

麓山作为紧邻市内的一座文化名山,自然多有人来游玩,有头脑的人就在半山平坦的地方开了家小饭店,买点酒水啥的。

不过这年代大家都没啥钱,也就没搞出未来的那种酒店出来。

但是烧烤架子却是有的。

烧烤的食物却是需要自己买,一般少年很少有这样的玩法机会,大包小包的拿着,一个个兴高采烈的。

陈咨组织这个活动,自然不是单单为了玩,而是为了观察这一众天才,估计下学期自己也会成为初6班的同学,先了解一下也是不错的。

再说下学期很可能还是不会去上课,怎么维系这群同学的关系反而是这样的活动更加的合适一些。

总的来说,这班人都不算娇气,这个年代的孩子们,除了真正的高官巨富,就算家里有点钱,也都还保持的较为朴实。

就是几个女孩儿,也一样的分担了东西。

作为活动的出资人,陈咨自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这么个人,但是今天才第一次见他的不是一个两个,纷纷打听他的情况。

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学期没上过一节课的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一个个很是好奇。

“陈咨,听说你一个学期都没去上课,那你干嘛去了天天到处玩吗”6班唯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