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0(2 / 2)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6648 字 2019-04-19

“然后他就把以前奉承着他的那几个操盘手都给赶走了,从公司挪用了公款后找了汇丰银行的操盘手来给他操作。”

“然后,把你们的消息给暴露了”

陈咨听到这里愤怒已经克制不住的爆棚,几十年的修养都没用,蓦的跳起来喝道:“你是说他把我们鲲鹏的信息卖给了汇丰”

陈咨的声音像从牙齿里蹦出来的,冒着空气剧烈摩檫硬物的嘶嘶声。

这会儿他想到了50亿美元的预计利润最后只剩下9亿美元的巨大失败,以为找到了源头。

陆坚看到陈咨目眦欲裂的模样,有点被吓住了,他没想得到陈咨怎么会反应这么大。

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你误会了,他们怎么能够弄的到你们基金的投资计划他只是说你们鲲鹏基金再次携巨资杀入了市场,以这个消息换取了那边的操作支持,并不知道你们的投资计划。”

这解释总算把陈咨从失去理智的边沿给拉了回来。

说实在话,刚刚陈咨的思维已经跑出了很远,他还以为陆定有本事在鲲鹏里面弄出了内奸呢

否则怎么会有内部信息泄露,再加上这次鲲鹏的投资失利,确实多种疑点,预期的目标差距太大,就难免陈咨疑神疑鬼了。

但事实上陈咨不是一个很容易信任人的人,所以虽然想到可能不大,但是还是起了疑虑,而且是必须搞清楚的疑虑。

当即对陆坚道:“陆哥,这事情已经不简单了,你打电话让你哥和陆伯伯过来一趟。”

“我实话和你说,这次我们鲲鹏被美、日资本联合围剿了,同时还暴露了我们的很多仓位,本来预计的盈利最后不到百分之二十,损失是以数十亿来计。”

“这是我鲲鹏基金成立以来最大的失败,所以对不起了,我必须要弄清楚,陆定先生在此次事件中到底透露了什么。”

“我今天来港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配合鲲鹏基金将在这几天展开深度原因调查,我们的全球团队,都在查找原因。“

陆定闻言好一会儿都没反应过来,”小咨,你别吓我,你说的数十亿,是港币还是美元“陆定说话的声音都颤抖着带上了哭腔。

陈咨已经冷静了下来,淡淡的道:“当然是美元”

“咕咚”陆定眼前一黑,整个人手脚抽搐无力的歪倒在地,带的小圆木做的半高椅子也砰的摔倒,直接搁在了茶几上,总算茶几是大块圆木,很是厚重,不过上面的茶壶和水却没这么好运,直接摔了下来,一地的开水泼了出来。

搞得一地狼藉,陆定的手脚都被开水烫到了,可是他却没感觉到痛。

这可是几十亿美元呐目前的港城首富李遥寄的身价估计也就顶多50亿美元左右。

注:资料显示李嘉城的财富一说是94年70亿美元,一说是59亿美元,但是有证据的是这几年的华人首富蔡万霖95年福布斯排行榜可记录的是85亿美元,李兆基是65亿第二,李嘉诚是59亿美元第三,考虑到87年97年的房地产爆发,他们的财富爆发,特别是93年是李兆基大发展的一年,故估值50亿美元左右。

:。:

第四百八十七章 二代们的奋斗

第四百八十七章二代们的奋斗

你陆定倒好,这一坑就坑了几十亿美元,别说几十亿,现在就是10亿美元,也绝对能够排入港城前十的大富豪。

就是几十亿港币,也肯定是港城第一层次顶级人物。

更加难以启齿的是,很有可能是陆定向别人出卖了消息而导致的。

这可不是商业竞争,而是出卖。

以陈咨和陆家的关系,这简直就是吃里扒外的赶脚。

陆坚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深呼吸了几口气,才抓起大哥大抖抖索索的好几次,才拨通陆金田的电话。

干涩的声音和颠三倒四的话,说的让陈咨听得都烦。

直接拿过电话,三眼两语说了个大概。

这边陆金田听完,也是脸色一黑,连忙用手扶着脑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毕竟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不是陆坚那二十郎当的小青年。

这猛然被这么以刺激,还真搞得气血逆行。

不过他不亏是纵横商场几十年的枭雄,强自按捺着不适,把头绪梳理了一下,才觉得事情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

但是,这趟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耽搁。

陈咨目前是陆氏最大的伙伴,还是多次帮助陆氏的商业伙伴,不管怎么说,出了事情总是需要一个交代。

而且现在这事情不是正在发生,而是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再追究也追究不回来。

莫说几十亿美元,就是几亿美元陆氏也没有,这个估值都和现金流完全是两回事。

应付了夫人的关心,陆金田进了书房,稳了稳情绪,才电话打给了自己现在恨不得掐死的长子。

他当然不会疾言厉色的说,只是说有点事让他去李氏会所,自己也会去。

这边陆定正在买醉。

这段时间他挪用了公款,陆金田固然收到了一众股东的压力,但是大部分压力却是直接由他这个当事人承担。

填补的空缺,也是用他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去补贴。

可惜他的私人金库不够,只能以以后的分红和预期收益来分期付款。

搞的他夫人这段时间都对他脸不是脸眼不是眼的。

接到老豆电话的时候,他正和首富李遥寄的二公子李家晨混在一起。

李家晨是71年的,陆坚都还小一岁,但是,他是在加拿大学习的经济,自诩传承了老子李遥寄亚洲股神的天赋,名下已经管理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基金公司。

陆定自从亏了两笔后,就觉得找那些投行的操盘手不靠谱,于是再次从二代圈子里面找。

首先想到的就是首富的二公子。

不过他和李家晨也不熟悉,陆氏毕竟和李首富家里的门槛差距颇大。

首富自然是港城第一高的豪门但是陆家即使是前段时间在日本期市赚了几个亿美元的意外之财,也才够上第一层次的末尾。

而陆氏电子集团又投资了见效慢的半导体产业,更是吃钱。

但是,陆氏电子里面也有现金奶牛,就是陆氏显示器公司,目前的视觉纯平显示器独霸世界市场,出货量都已经上几个亿美元了,还在快速的增长。

关键是陆金田不同于李甲层和李遥寄,他年纪要小一轮还是七十年代动乱后入港的,在港城打拼才不到二十年,远远没有解放前就在港城打拼的这批富豪的那么长积累,是七十年代入港的第一人。

所以,富豪圈子里陆金田的名声和地位还是很有分量的。

特别是最近他处理家业的未雨绸缪,虽然有分薄家族实力的可能,但是却避免了恶劣的分列,这这么一分,几个儿子的关系反而融洽了。

让想看陆家豪门恩怨的吃瓜众们很是失望,给很多明争暗斗的豪门们上了一课,或许早点分清楚各种的利益,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式。

何况毕竟血浓于水,只要不真的撕破脸皮,兄弟们完全可以利益同盟嘛,不也一样可以达成家族的合力。

有了陆金田这个强力背景板的老子,再有现在挂上了陆氏贸易集团行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