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 2)
我惊讶地回过头,他手中的食盒已捧在阿央怀中,盖子半开,油酥糕整齐排列在里边,他已走下台阶。我小跑几步拽住他,他低头,我羞红了脸小声对他说:“住下吧。”说完又补充:“房租免了。”
墨白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住在颖王府。
我还住在栖凤山时就听得九州一位独步天下的剑圣,名曰令狐剑南。所谓高人,首先要有一个配得上高人的名字,显然剑南兄的父母在这一点很有先见之明。相传令狐剑南独创一套醉仙剑,抚琴饮酒间,剑法高山仰止。
后来得知剑南兄是墨白的朋友,我死缠烂磨让墨白请剑圣来王府一叙,也让我见识见识,结果才知道剑南兄本行是个酿酒的,平时爱研究剑谱,一次朋友聚会喝醉了,众目之下耍了两招,结果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得神乎其神,凡是家里有点台面的都争相重金聘请剑南兄舞剑,请得到剑南兄的顿时蓬荜生辉,身价百倍,剑南兄因此发了横财,将酒铺转卖给他人,改行做了剑圣。
这件事告诉我但凡称号里加了“圣”字的,事实上并没有人们传说的那么邪乎。
墨白就另当别论。
画圣的名号是否名副其实尚且不论,墨白住进颖王府一向深入浅出,却还是在第一时间传到整个凤翔的年轻姑娘耳朵里,这些姑娘整日堵在王府门前哭诉自己爱慕墨公子已久,只求墨公子一幅真迹了作念想,哪怕画个鸭蛋也心满意足。而这些声称爱慕墨白的姑娘各个都不简单,要么亲爹是名震四海的商业巨贾,要么亲爹在朝廷位列三公九卿,那些亲爹没本事的,心里也是爱慕墨公子的,只是没资格在王府门前排队而已。
出现这种情况绝对在我意料之外,对此我和阿央的一致看法是:这也太夸张了吧
于是我私下觉得墨白更适合做情圣,而他博得九州之中画圣的名号,一定是托了他那张脸的福。
---------------------------------------------------------
夙沙炎虽然顺利进宫,可进宫之后又是否能一帆风顺
墨白和墨源同居颖王府,看起来关系近了一大截呢,可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否真的能有进展墨源对前世的执念是否能放下
大大们快来支持小说哦,明晚八点准时更新
、第三十七章 野心初露
拜墨白所赐,颖王府几乎每天都门庭若市,休假日也不例外,墨白倒是很有主见,从不不轻易将水墨送人,就算千金搬出来的是当朝宰相。然我和阿央却倒了霉,每次出门都有一种被千金们的目光射死一万遍的感觉,让我被迫养成了深入简出,能不出就不出的好习惯。
墨白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说:“幸运你个头。”
好在后来千金们求不到墨白的真迹,兴致也渐渐淡了,毕竟爱上一个被千万姑娘爱上的男人是件痛苦的事,显然千金们不会让自己痛苦。
会昌四年夏,暴雨连下两天两夜,山农摘了新鲜山桃运到凤翔城里,一斤卖到了十六文钱。
时间就像院里鸢尾花开了又败,四个三百六十五天只是弹指一挥,世人觉得四年漫长光阴用弹指一挥来概括太不恰当,我不知墨白和阿央作何感想,至少对我来说再恰当不过,死人的时间是永恒的,无所谓短暂漫长。
四年里的确发生了太多事,譬如瑶妃举荐了一个寒门子弟拜兵部尚书,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叫枕怡的年轻人充兵充粮,锻造兵器,震大唐军威,得到李瀍的重用,两年内官拜宰相;譬如大明宫里死了刚刚满月的小公主,流言说小公主死于后宫妃嫔争宠;譬如雍亲王内盍自命为回纥可汗后,蛮族内部又相继爆发了数场内乱。
但这些事,亦或朝政、亦或宫廷秘辛、亦或他国战事,对百姓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谈一谈就过去。唯有两件事是我最上心。
一件是阿央常常夜不归宿,我偷偷跟踪才发现她是跟一位紫衣公子约会,公子身材高大,玉树临风,我未看得相貌,也不知长得好不好看,不过我看着好不好看没什么打紧,只要阿央瞧得上眼就好。女大当嫁,我拐弯抹角向她表明我的立场,虽然她曾经是我的婢女,但那只是曾经,现在她已经没有任何义务留在我身边,如果她遇到心上人,只要他对她好,我会准备最好的嫁妆把她风风光光嫁出去。
她听得出我话中的意思,却从不肯告诉我那个紫衣男子是谁,我想她或许是没有准备好,就像我喜欢湛儿很多年,也一直没准备好承认。
还有另一件事,就是李瀍自登基之后一直在倾全国之力查一个人李怡。
这个人着实复杂,我不能很准确的给他一个定位。他是我父皇的弟弟,女婢所生的庶子,虽辈分上我喊他一声皇叔,实际上他比我还要小一岁。父皇当年是嫡长子即位,李怡一个庶子根本没有夺嫡的资格,当年父皇和其他皇叔为争夺皇位闹得翻云覆雨,他却从不涉及其中。后来父皇登位,几乎杀光了所有曾经和自己作对的兄弟,但却看在李怡从无夺位之心的份上,不仅放了他一条生路,反倒加官进爵,封为光王。
这正是李怡高明的地方。当年的李怡不仅比其他皇子小很多,而且没什么地位,更没什么实力,若那时就和其他兄长一争天下,恐怕第一个就会被捏死,所以他作壁上观,看着父皇把其他兄弟一一杀死。父皇登基后,给了他爵位,并将他的生母追封为夫人,从那之后他也算作名正言顺的皇弟。
那,就是他显露野心的开始。
无论朝堂还是后宫,他开始结交自己的势力,这时候父皇才明白,李怡不想跟自己争皇位,却想跟自己的儿子争皇位。
然而还没等到他和湛儿争皇位,他就因一桩事而被排挤出朝廷。
那一桩事,源于李瀍。
彼时父皇患上咳疾,早朝荒废,有朝臣提议将李怡册封为皇太弟。父皇当时已经有四个儿子,却没人提议册封太子,而是要册封皇太弟,这让父皇很是恼火,但李怡当时在朝中已经一呼百应,父皇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打压他的势力。
恰巧那时候李瀍迷上刀剑之术,整天拿把长刀在御花园里挥来舞去。又刚巧有那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李怡经过御花园,李瀍拿着刀不偏不倚正向他刺去,他本能的拔剑防卫,却不小心刺伤了李瀍。
那日我和湛儿正在御花园里画牡丹,听到阿瀍哭啼后立马奔过去,就看见阿瀍倒在一滩血泊里,而李怡手里握着剑,剑尖还有一抹嫣红。好在当时我和湛儿到得及时,保住了阿瀍一条小命,男孩子身子骨硬朗,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当时的我很快也就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局,包括那天湛儿执意带我去御花园画牡丹,都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李怡人赃俱获。
父皇得知李瀍被李怡所伤后,当即下令将李怡处死。毕竟给他扣上了一个蓄意刺杀皇子的罪名,大臣们再怎么护着李怡,也没办法求情。但御林军到李怡府上抓人的时候,李怡已经不见了踪影,从那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时过多年,不管李怡是否还在人世,李瀍想要为这件事求一个结果。
很多时候,人们为已经过去的事求一个结果,只为了心中一席安稳。
阿央和紫衣公子约会,墨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