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1(2 / 2)
赵杞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操守和坚持,失败之后,心思也是转换得最快的,他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完蛋了,但他的儿子,他的家族却还要在汉国持续生存下去,他赵杞虽然与高远是作对了很久,不过这一次赵希烈的反戈一击,却让秦军蒙受了重大损失,也算是立下大功,算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儿子,为了赵氏家族,赵杞一听说高远亲自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当即便拉下脸来,亲自来拜见这个曾经的对手。
听说赵杞亲来,高远倒也给足了面子,当然,这个面子更多的是给赵希烈的,赵希烈这一次的反正,的确让汉国不费力地便重创了秦军,而且此事过后,西赵要顺利的纳入汉国体系,军队要改编,国策要推行,都不可能绕过实际控制西赵的赵氏一族,可以预见,在汉国的国策体系之下,豪门地主是必须要极大的遏制的,那么,赵希烈的配合便显得至关重要。
“罪人拜见大王。”辕门之外,一见到高远,赵杞竟是拱手过头,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他这一跪,跟在身后的赵希烈,赵澈等人也都齐唰唰地跪了下去。
“快快请起。”高远笑着上前一步,双手扶起赵杞,“赵大人,我们两家就此化干戈为玉帛,这是百姓之幸,社稷之福,赵大人居功甚伟,乃是我大汉功臣啊”
“罪人惭愧之至,大王心怀宽广,有海纳百川之大量,罪人拜服之至,以前种种,实乃赵某不识大体,不明大义,今日幡然醒悟,实在是惭愧无地。”
“赵大人说哪里去了,这一次希烈立下大功,所有赵军将领奋勇杀敌,乃是有目共睹啊,来来来,赵大人,我在大营之中已经摆好了酒宴,不过军中简陋,赵大人不要嫌弃才好。”
“不敢,不敢,能得大王亲自赐宴,这是赵某的福气啊”赵杞卑躬屈膝地道。
高远大笑着一手牵着赵杞,一手牵着赵希烈,并肩向着大营内走去。
胜利者总是宽容的,对于又一个败在自己手下的曾经的强大的对手,高远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宽容大量,大雁湖畔又要将一幢庄院,多一个家族了。
席间自然是笑语连连,气氛融洽,赵军将领已经得到了承诺,虽然赵希烈将去职,军队即将被改编,不过并不会影响到这些将领的任用,过去的一切,已经被一笔勾去,从现在开始,他们将成为大汉的将领了,从日薄西山的赵国一下成为这世上首屈一指的大汉的将领,于他们而言,也算是大大的进了一步,前途光明得很呢,不再像以前那般惶惶不可终日,过了今天没明日了。
“可惜没有抓住路超啊,这个人倒真是运气极好,如此天衣无缝的一个局,却仍然让他跑了,此人狡诈又心狠手辣,以后还会是大汉的劲敌啊”赵杞多喝了几杯酒,本来有些苍白的脸色此时已经红扑扑得了。
赵杞角色转换如此之快,现在已经开始替汉国考虑了,高远不由得有些感慨。
“路超突然离去有些蹊跷,据我推测,肯定是咸阳发生了什么大事,才让路超抛下军队返回,天赐已经去查了,相信用不了几天,便可以有消息了。”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继往开来98新年钟声续8
曹天赐并没有让高远等上太久,今年他在秦国一呆就是大半年,监察院以前在秦国设下的情报网络在他的一手推动之下,再一次得到了完善,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更多的秦国官员被策反成为这张网络中的一份子,半年多以来,随着汉国国内新成立的国安局在资源之上对秦国的偏移,使得这张网络不断地在得到加强。全文阅读而现在,国安局得到了回报。
“李儒病倒,命不久矣”高远吃惊地看着曹天赐,“今一段时间的情报不是还在显示李儒活蹦乱跳的么,怎么忽然就不行了”
“李儒必竟年纪很大了,算起来他已经过七十了,已是难得的高寿了,这个年纪,有个头痛脑热说不定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曹天赐解释道。
“说得也是。”高远点点头,在这个平均年龄不过五十岁的时代,李儒的确算得上是真正的长寿老者了。李儒的病危,必然会造成秦国政坛的震动,这位影响了秦武烈王一生的学术大家一手打造了强大无匹的秦国,使得秦国成了天下各国的梦厣,秦国灭国无数,这个老人当是功劳薄上的头一份。
而李儒也得到了他应得的荣光,他的学说成为秦国的官方学术,其它流派遭到无情打压,不得不苦求生存,有的甚至销声匿迹,绝了传承,秦国政坛之上,充斥着李儒学派的官员,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李儒一生从未出任过任何官职,但对于秦国政治的影响,却无人能比。
不过随着高远主导下的征东军崛起,直至汉国的诞生,强势的汉国奉行着与秦国截然不同的国策,却逐步强大起来,一步一步逼着秦国不断地倒退。
新的秦王嬴英到过汉国的积石郡,亲眼见识过汉国的繁荣。积石城不过是一个新建的城市,但在高远的推动之下,繁荣却远胜于秦国的咸阳。现在的汉国,如果说蓟城是头脑的话。那么工厂林立,公司众多,创新不断的积石城就是这个巨人的强大心脏,不断地为头脑注入着新鲜的血液。
汉国商人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汉国各种最新式的商品。全文阅读最灵巧,最适用的商品,同样也带来了汉国人的思维方式,运作模式,管理风格,朝廷虽然没有动作,但民间特别是商人们却率先开始了模仿汉国的商业行为,最为强大的雍秦商会是最先行动的。
雍秦商会最大的股东便是秦国王室,如果没有秦王嬴英的默许,雍秦商会的改革是不可能被推动的。现在的雍秦商会在运作和管理之上,便如同当初汉国的四海商贸一般,当然,现在的四海商贸已经被高远肢解得七七八八了,数十个行业协会的成立,使得现在的四海商贸更像是一个商界大佬们的集会沙龙。
高远这样做,是担心四海商贸尾大不掉,反客为主,同时随着汉国的急剧扩张,四海商贸也日渐雍肿。决策也好,执行也罢,效率逐渐下降,而分解之后。这一病症反而迅速消失了。新的行业协会成立,如同一股清风,再次吹遍汉国的各行各业,竟争性创新力再一次被激发了出来。
当然,秦王虽然推动了雍秦商会的改组,但却绝不会像现在的四海商会一样允许行业协会独立出来。秦王还担心自己对雍秦商会的控制不够严密呢,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的产生
秦王嬴英对李儒学术的正确性已经开始产生怀疑,这是勿容置疑的,否则就不会有范睢谋刺李儒败露之后,竟然还能留下一条命来,放逐到檀锋的军中,与其说是放逐,还不如说是保护。
但是李儒辅助秦武烈王一生,李儒学术对于秦国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嬴英想要动作,必然会触及到这个庞大势力网的根本,这不是小手术,而是一场从内到外的根本性的变革,嬴英如何敢随意动作,雍秦商会的首先改变,也算是嬴英的一种试探。
但人算不如天算,李儒竟然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病危,随时可能失去性命,没有了李儒这个领头人,嬴英的顾忌便会小了许多,不管是威胁利诱,还是分化瓦解,其中可以运作的空间可就大大增加了。
接任范睢成为新任首辅的崔元派人快马通知路超,让路超立即返回咸阳,李儒学派需要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