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朝小官人 > 分节阅读 309

分节阅读 30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每隔两分钟拉弓射箭,须知这弓的力道很强,想要拉到满弓,花费的气力是极大的,一个人能够不停的弯弓射箭,四五个时辰不去停歇,这便是是神策军中最强健的弓手只怕也做不到,人毕竟不是神,那千古一帝,莫不是超级赛亚人不成

自然,秦少游现在没心思去考究这个,他现在提出来的夏苗,当然不是宫廷的狩猎,而是借用了周礼中的规矩,表面上是夏苗,实则却是请武则天出巡四方。

这个四方其实就是河北。

请上皇去河北狩猎,打兔子什么的。

这若是在其他时候,秦少游敢提出这么个馊主意,只怕无数人要用口水把秦少游淹死不可。可是杨再思的眼前一亮:“大妙啊,陛下,弘农郡王所言甚妙。”

他摇头晃脑,开始为秦少游做了补充,道:“这其一,可以使那些上皇凤体老迈的流言不攻自破”

这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重要,可是实则却是极为关键。

任何一个政治势力的核心人物,往往会使人产生疑虑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身体问题,假若身体都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暴毙呢,这人一旦死了,那么便是树倒猢狲散,因此身体健康最为重要。至于第二个问题,则是继承人的问题,假若身子不好,有一个值得期待的继承人,自然也能让人生出希望,李显对比武则天优势,就在这两方面。

而一旦武则天去河北狩猎,谁敢说上皇身子不好,谁敢说上皇享不了多少天年

杨再思继续道:“这其二,既是要出巡会猎,以上皇之尊,岂是小事这上皇的銮驾岂可没有人护卫此事,自然可由神策军来代劳,万余神策军,拱卫圣驾,渡河北上,行至河北,就地扎营,到了那时,昭义军都督韦弘敏岂敢不来迎驾而他一旦迎驾,就免不了要伴驾左右,到了那时,主动权就在我,而非是他韦弘敏,那韦弘敏成了瓮中之鳖,而陛下与郡王殿下,则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

杨再思阴冷一笑,道:“假若那韦弘敏若是不敢来陪驾,这可就是死罪了,上皇之尊,到了地方,他都敢不来,他想做什么,难道是想谋反吗他韦弘敏有几个胆子。”

杨再思又道:“真到了那个时候,河南府也就不必客气,尽管收拾就是。”

“弘农郡王殿下的谋划实是高明,本来那韦弘敏将一个难题踢到了我们的脚下,而如今,我们也给他出一个难题,等到上皇抵达了河北之时,就容不得他韦弘敏去打商队的主意了。”

杨再思事无巨细,将秦少游的谋划解释给武则天听。

当然,他这一番话其实是徒劳,以武则天的聪慧,怎会不知这其中的明堂,当秦少游提到了夏苗的时候,武则天就知道,河南府理应要出手进行反制了。

武则天不禁噗嗤一笑:“难得杨侍中会极力赞成此事。”

杨再思老脸一红,他可是做了一辈子的不倒翁,何谓不倒翁,无非就是任何事都留有三分余地,什么事不坚决支持,但也绝不反对罢了,而如今,一通夸赞,就是等同于他要为秦少游的方略背书了。

这里头当然是有风险的,武则天毕竟老迈,一旦夏苗,少不得长途跋涉,固然她是上皇,会照料的极为妥帖,可是一旦出了什么事,那么出馊主意的人,可就要受千夫所指了。

杨再思必定是深知其中的风险,却还是毫不犹豫,武则天固然是讥笑他,不过某种程度,也算是摸情了杨再思的底细。

这位据说将自己子侄都安排在了洛阳和孟津做买卖,深知安置了一个远房亲戚在神策府议事堂做了议员的老侍中,这一次是打算砸锅卖铁,也要跟武则天与秦少游站在一起了,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杨再思已经没有了左右摇摆的空间,他唯一做的,就是跟着殿中的两个人一路走到黑,见到了棺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杨再思脸色镇定自若,却是笃定的道:“臣极力赞成,乃是出于公心,此策确实大善,一举可扭转乾坤,将别人给陛下的难题,转眼之间成为陛下给那韦弘敏的难题,弘农王殿下深谋远虑,老臣叹服之至”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放马过来

武则天对于会猎之事,似乎也颇为期待。

上天给予她的时日似乎已经不多了,而韦弘敏的咄咄逼人,也彻底的触怒到了这一头母狮。

想当初她君临天下之时,韦弘敏是何人,在她眼里,连狗都不如,现在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武则天几乎没有半分的犹豫:“既然连杨侍中都称妙,那么不妨就依秦卿行事吧,杨侍中不妨先上一道奏疏来,至于秦卿,则要做好准备。”

秦少游原本还有些害怕武则天不肯,毕竟这是深入虎穴,并非所有人都对神策军有足够的信心,况且武则天毕竟老了,一个年迈之人,旅途劳顿,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武则天应许下来,秦少游自是松了口气,道:“陛下圣明。”

杨再思是个极聪明的人,武则天既然让他上一道奏疏,他自然晓得是什么意思。

既是北狩,当然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上皇亦是天子,既然是天子,就得守着天子的规矩,首先,必须在程序上合乎礼法。

于是在回到自己公房之后, 杨再思便开始挥毫泼墨,过不多时,一骗锦绣的奏疏便落成了,奏疏以侍中的身份,表达了对周礼的推崇,又说起了夏苗的好处,如今四方灾荒不断,天子理当巡守四方云云。

奏疏递上去,待诏房里的上官婉儿早得到授意,自是立即开始草诏。

一切,都是如此完美,当诏书颁布的时候,洛阳城里顿时沸腾了。

尤其是议事堂,他们的消息比寻常人要快许多,当得知昭义军要对神策府的商队动手,顿时怒不可遏。甚至许多人不免开始担心起来。

这种担心是极有道理的,假若昭义军连神策府的商队都敢打主意,那么其他运去河北的货物呢现在的商业环境早已大不如前,这个时候,昭义军再变本加厉,这买卖就真的没法儿做了。

现如今,百业都开始随之萧条,而如今,买卖兴旺的,除了神策府推行的土木工程之外。便是军需了。

大家显然都可以感觉到,神策军开始在大量的囤积粮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