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跃龙门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谢谢领导夸奖”

前副手对自己的恭敬,这让蔡书记心里非常舒畅,也不枉自己在行署、地委替他辩解。几百万资产的大事,老曾这样的官油子是不敢做主的,最多是在常委会上默许而已。

“行了,你们去忙吧。小柳,带我去看看那个家俱厂。百来号人的小厂子,减免一半的税费,今年居然还能主动上交百多万的税,这厂子得去好好看看。”

旁边的书记、县长连忙道:“蔡书记,我们陪您去吧”

“不用,你们一去,我就看不到真实情况。我听说小柳是那个李老板儿子的老师,他带着去能听到真话。”

领导有领导的作风,老领导是干实事的人,不喜欢前呼后拥,可那个李传林太难缠了,钟县长连忙给领导打预防针道:“书记,那李传林可是块滚刀肉,您可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好奇的蔡书记又坐了回去。

“您不知道,去年财政局换办公桌椅,本来定好了在皇朝家私买,结果硬生生地被他搅黄了。”

“嗯”

斗争无处不在,对老领导的脾气极了解的钟县长,看都不看曾书记的眼色,反而兴致勃勃地给书记的心腹上眼药。

“嘿嘿嘿,人家将两家的办公桌摆在财政局门口,样子都一样漂亮看不出什么差别。可人家一巴掌扇下去,皇朝的散了架还穿了个大洞,他的一点事也没有。

这样人家就有说辞了,指着老黄的鼻子骂娘,说他给政府一年交那么多税,到头来有生意的时候不照顾本地企业,还跑去买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他还威胁老黄,要么买他的,要么他就去纪委检举,同样的价格不买好东西反而买垃圾,那里面没鬼谁信啊”

有意思,蔡书记嘿嘿直乐,旁边的曾书记只好解释道:“领导,财政局也为难,皇朝是杨秘书长亲戚开的。”

官场上互相给方便、面子是常理,老杨从常务副县长升为行署秘书长,当然更得给面子,可这话落在蔡书记这样务实的人耳朵里,那就是考虑不周、做事不严谨的表现。既然晓得人家性子硬,又是纳税大户,那就要让三分,闹得大家都下不了台,有意思吗

“扯淡我看啊,现在就需要李传林那样的人,才对付得了那些不干正事,专拍马屁的干部。自己能生产的东西,还去买外人的,这种人要是在战争年代,不当汉奸才有鬼”

骂了几句,蔡书记起身脚步带风,跟着柳局长去微服私访,留下涨红着脸的曾书记和暗自得意的钟县长。

第286章死结

深冬的夜晚滴水成冰,可华居家俱厂里热火朝天,七个车间正在忙碌地赶工,七八个满头大汗的壮年男子,不停地将打包好的家俱构件用板车从车间里拖出来,立即往等在车间门口的大卡车上装。

当官的人有官气,身居高位的蔡书记气宇不凡,陪同他的柳局长也是工人们常见的领导,可除了一个厂办主任陪着他们到处看外,忙碌的工人们都没工夫多看他们一眼。这让习惯了被众人注目的蔡书记,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

站在流水线旁边的蔡书记,拿起一个刚打磨好的桌子脚,温和道:“小王,这个桌子脚成本多少销售价又是多少利润多少”

不看利润更高的家俱车间,反而盯着构件车间,精干的厂办王主任一时间猜不透的领导的意思,看了眼旁边柳局长的表情,灵醒地打了个折扣,陪笑道:“蔡老板,这构件赚不了什么钱,成本要合到七块六,销售价十三块八,扣除税费、运输,一个赚三块钱左右。”

七块六蔡书记吓了一跳,再看了看手里的桌子脚,狐疑道:“成本这么高”

这王主任还真不是个怂人,明知道这是老书记,照样从容解释道:“老板,我们这是外贸家俱构件,您看这些木材都是老山材、红心杉木树龄长的木材”

蔡书记这才注意到手里的构件的不同之处,还没上漆都有些油亮而且沉手,确实是生长多年的好木头,难怪成本高、利润也高。

这家俱构件莫看只赚三块钱一个,可这象流水一样的产品,累加起来就吓人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大批量生产的东西,能提供一百七十多个工作岗位,解决一百七十多个家庭的生活问题,还能带动本县的木材生产、销售。

待三年扶持期过后,这个不到二百号工人的小厂,却能给政府上交二三百万的税收。若是全县有七八个这样的工厂,财政收入根本不需要靠收取林业规费,单工业方面的财税就能上交数千万。

这就是工业,对于一个地方经济的重要性,无农不稳,可无工不富

放下手里光滑、沉手的桌子脚,蔡副书记看了眼忙碌的车间,询问道:“小王,我看你们应该是三班倒,为什么不考虑多招些工人,扩大生产”

“您这边请”。

三十上下的王主任微微躬身,将这位官场很不错的大领导请到车间窗户旁边,指着灯火通明的工地解释道:“新厂房还在建,要等过完年才能投入使用。到明年四月份时,我们厂的职工将超过三百八十人,年产值大概能达到两千万,上缴税收二百万。”

这家伙没说真话,蔡副书记饶有兴致地看着窗外人影绰绰的工地,不自觉地流露出领导的口吻。

“小柳,要是同古有五六个这样的厂子,工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可以达到三千万吗”

精干的王主任吓了一跳,站在那不再吱声了。虽然柳局长没介绍,但从报纸、电视上也知道这是前县委蔡书记、如今的地委副书记兼常委副专员,自己一个小主任再得老板器重,也不能多嘴多舌。当初在纤维板厂,也就是自己这张破嘴讲了不该讲的话,到头来成了不是下岗工人的下岗工人,还得让当时的柳副局长推荐到这来混饭吃。

一个经营良好工厂确实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比如林业生产、运输、印刷包装、服务业等等,每行每业都可以创造新的财税,可现实情况没那么简单。

这厂子能发展这么快,除了老板能拿到源源不断的订单外,最重要的是买的木头都是廉价木材,而且都是逃掉了林业规费的。这段时间风声一紧,厂子的生产成本立即上升,刚才自己讲的那些数据就是厂里这两个月的真正利润。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等到政策扶持期一结束,这厂子将只能微利经营,还不如搬到交通更便利、政策更优惠的其他地方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