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1 / 2)
何况人的一生最重要是能对得起自己与父母,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怎能让父母伤心
看到父母华发银生,想想他们一生为家庭、社会付出了青春与劳力。此刻,
正是儿女回馈孝敬之时。那怕只是轻轻的一声问候与关怀,都是父母最欢喜欣慰。若能让他们含饴弄孙,将是最难得的天伦之乐
礼记云:年过七十之后,性若稚童,最需要的是关怀与安慰;而老人家也最
怕孤寂,所以能贴近父母之心,经常关怀他们,免去他们的忧扰,逗他们欢喜,也是孝亲、事亲的好方法。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告诉了我们为人
子女,当要会照顾自己,千万不要让父母挂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不良的嗜好,更不可以沾染,如酒、色、赌等,它们都是毁家损身的祸首。
清白传家,祖德流芳。昔时之人重视以“德”传家,今人不知“德”实乃奠
定家庭幸福与社会安定的根基。因此,“德教”之始在于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子女自然效法。故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疏忽不得
想想父母自小养我、育我、抚我、顾我,不计一切拉拔我长大。那么理所当
然我们也应该怀有感恩孝顺的反哺之情才是。而孝养父母更不分富贵贫贱,人人皆能为之,怕的是--没有那份孝心罢了
自古以来亲子间的缘份,总有深浅与好恶之分。缘份薄的,难免遗憾得不到
父母的喜欢,但只要有心努力去改善,以行动来表示自己的孝敬,自有感动父母的一天舜王就是我们最好的典范。
子曰:“事父母几谏”。面对父母的过失,真正的孝子并非一昧地从父母的
话,应当见机行事,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或请适当的长者来帮忙,切勿使他们造更重的罪业。
当规劝或开导别人之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言语要温和,态度
要恳切,这样才能打动对方。更何况是对自己的父母,态度、容色更应委婉。
如果第一次劝解父母过失无效,应该运用善巧方便,再予婉言劝说,千万不
可轻易放弃,让父母背负不誉之名
人人说好话,个个听好语,不道不善言,不说不实话,这样好话连连,净语
绵绵,是非人我即可免
谚云:“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言语的伤害,往往锐胜刀
锋。若能常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然话到嘴边更三思。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气毛病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因
为,难就难在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人一生最大的修行,也只在戒除习气毛病而已
流言可畏,人皆知之。小者毁人声誉,大者破坏团体和睦。流言来去无影无
踪,危害却无穷。细细探究流言何来,或许就是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所造成,不可不慎
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切的祸害没有比言语传播的迅烈。
了解言语攸关重大,开口之时,切要慎重,尤其说话有举足轻重者更应警戒
承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誉。但却常因碍于情面或一时之利而勉强答应,
结果除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外,亦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故承诺之前当三思再三,切莫感情行事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有道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帮助别人之时,务要明辨是非、切勿
感情用事。毕竟,凭一时好恶所决定之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憾事发生
言语的表达,事关重大。传达不清,会造成误会;条理不明,会不知所云。
因此在言语的互动中,当以清晰明白,充分传达了意为首要。
人在一生中毁于急躁者不知凡几。冷静想想,急于一时,也不过是短短的时
间而已,何不缓和情绪,让智慧与理性来作主。毕竟,急躁,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一切的过失,没有比道人是非来的严重人的一生多少都曾受到流言的伤害,
知其可怕,就当从己身做起,戒谈人我是非
人生最难得的享受莫过于享清福。天天无事,日日无忧,这样自在的人生可
求得吗答案是肯定的――看破、放下即可得到
向善向贤的美德,人人皆有。善学者能以“见贤思齐”来勉励自己,以“见
不善如探汤”来惕励自己
勤能补拙,要相信自己也有一颗纯善之心,只要肯学习,自有善行圆融的一天
人生百态犹如一面镜,见人过失易,不责人过失难。虽然镜里的一切,清清
楚楚,明明白白。但智者,可以借之反思警戒;而愚者,却入中看戏而沉迷不悟
古人常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勉励向上。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能改之,善莫大焉重要的是自己有无反省工夫的能力。
儒家教学首重德行,何以德行超越一切才艺学问呢因为它是立身处世的明
灯,延续生命、安邦定国的根基。
小看自己,往往会错失许多的机会。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与历练之后,能力
与会增强。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因为,人有无穷的潜能,正等待你去开发
物质的享受,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它只有加深贪婪与放逸而已。
而真正喜乐的源头活水,则是来自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
智者,会努力充实自己,造福人群;愚者,常存较量之心,永远想跟别人比
虽然拍马奉承的话不实,但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逆耳之言,虽是真实,但
却没有雅量接纳。人似乎永远喜欢沉醉在花言巧语中
益友,如入芝兰之室般,久之亦能沾染其香;损友,如投入恶臭之池中,片
刻即能染其臭。朋友的习染往往沈潜于无形,审慎的择友甚要甚要
赞美之语,人皆爱之。闻之能思忖是否言过其实者少,大抵皆喜形于色,陶
醉其中。批评之言,人皆厌之。听之能为之动容,欢喜接受则少之又少,多半忿忿不平,甚至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圣凡之异,只在此观照功夫而已
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有缘相识当要把握住,错失机会将永难再回
人即使无心犯错,也会深受良心的谴责,更何况有心为恶,那更是造重罪呀
作恶,不必形于外,举凡内心起了恶念,就已经是为恶了更何况有心去造恶
谚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所造成的伤害与痛苦,深信在这一生
中都会感到无尽的遗憾。与其深受良心的煎熬,不如痛定思痛,勇于承认,后不再造
勇于认错,承担责任,并非懦弱。直不认错,不敢面对现实,才是弱者
爱能化解仇恨、包容异己、感化人心。爱能开拓胸襟,展露慈悲,温暖人间。
因为,爱有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