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两千,最少要两千。”赵进开口说道。
屋中一阵安静,陈晃和董冰峰彼此看看,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振奋之色。
“人多些好,那天在城下,如果咱们有两千人,流民直接就被荡平了,那里会有那么多的波折。”陈晃点头说道。
董冰峰难得兴奋,双手互搓,抬高声音说道:“两千人,按照咱们这样的精锐,官军里最少也要是个游击了,最差也要是个参将。”
陈旱瞥了眼赵进,却咳嗽了声,董冰峰却没有感觉出什么不对,赵进点点头说道:“我们手里流民过万,云山寺丁口几万,这些都要镇着,而且北岸那边还有个徐家,西边还有个孔家庄,这几处我们几百人怎么能够,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行。”
境山徐家以往从不来南岸,又是专心煤铁生意,可一接触了解,才发现对方居然是这么大的实力,尽管对方表现出善意,可不得不防。
“曹先生到了。”外面有人通传了声。
如惠这么早就回来了大家都有些疑惑,流民那么多,这才两天不到就安置完毕,未免太偷懒了。
说话间,如惠已经进屋,进来后笑着调侃说道:“东主,各位,属下可不是偷懒回来,收揽安置流民的事情云山寺已经上了正轨,不需要属下在那里操心了。”
看着赵进不太相信的样子,如惠摆摆手说道:“东主和各位或许不知,云山寺在这收拢流民赈济灾民的活计上做了这么多年,早就做熟了,也不知道发了多少财,请尽管放心。”
流民灾民无处可去,只能去田庄做活,实际上招揽免费的劳力,更不用说,流民之中的年轻女子价值更大,云山寺身为寺庙,本就有赈济救济的职能,这路活计自然是做熟了的。
曹如惠扫视了陈晃和董冰峰一眼,笑着又说道:“东主,属下这次来是有几件要事。”
“我和冰峰去酒坊那边看看,放假的那些家丁也该重新操练了,免得懈怠。”陈晃说了句,带着董冰峰一起出门。
如惠微笑躬身,送了陈晃出门,等屋中只剩下他和赵进之后,如惠微笑着说道:“东主,陈晃沉静大气,堪当大任啊。”
“谁都能看出来你刚才在赶人,我们兄弟几个还不过二十,你这么一说,倒显得老气横秋了。”赵进无奈的说道。
“东主果然读过书,不过既然提起这件事,属下倒是要说几句,东主为首这个尽人皆知,下面各位也都是这样,可东主之下的座次怎么分,虽说外面已经喊陈晃为二爷,王兆靖为三爷,但没个明确的说法,这等事平时还好,若到了关键时候,次序不分,很容易出乱子。”随着叙说,如惠脸上的笑容也变成了肃然。
赵进坐在那里没有回答,沉默了会抬头看着如惠,沉声说道:“你还真是敢说。”
“属下身家性命都在东主手里,属下还想着跟随东主飞黄腾达,有什么不敢说的。”如惠脸上又有了笑意。
赵进腰板笔直的坐在椅子上,这也是他平常的坐姿,此时却靠在椅背上,好像很放松的问道:“你觉得改如何排序”
“陈晃,沉稳大气,东主的几位兄弟中,陈晃从不称呼东主大哥或兄长,但处处却是以长兄之礼对待东主,忠心不二,这样的人物,好比关云长,东主你。”
“不要做这些无谓的比喻,说正事。”赵进直接打断了如惠的话,一州的团练,却和刘关张相比,这实在是狂悖,不过赵进只说是无谓。
如惠笑了笑继续说道:“王兆靖出身清贵,文武双全,又有家学渊源,显然有大谋略,若说陈晃是武,那王兆靖就是文,正是东主的左膀右臂,只不过,书读多了,心思就活,若能同陈晃一般那还无妨,若是不能,那也不必费力维持,这座次也没必要说了。”
“那两个木箱是王家送来的邸报,说让你句读解读,让我了解天下大事。”赵进抬手指了指另一边,却没有直接回答。
曹如惠一愣,随即点头笑着说道:“属下听说王兆靖和东主相识比陈晃晚不少,排行第三。”
“董冰峰少言多能,弓马娴熟,又有卫所相助,是东主一大助力,可排第四。”
“吉香剽悍敏锐,才具出众,能独当一面,可排第五,不过,石满强忠心耿耿,能为东主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前后分别还要东主定夺。”
赵进一直是安静听着,刘勇的评价如惠没有说,等这边说完,赵进抬头看了眼如惠,笑着说道:“你到底是按照出身排,还是按照年纪排,又或者是按照个头排”
“若按照出身,东主你怎么能排在第一,按照年纪,董冰峰怎么能排在第四,至于刘勇,掌机密内务之人只能亲信,不可高位,不然不可制了。”如惠笑着说道。
赵进双眼微闭,语气却很轻松的说道:“云山寺就教这些官场世情中的道道吗”
“云山寺上面的勾心斗角和朝堂官场上也没什么区别,无非粗疏精细差别,再说了,属下原来也要读书取功名的。”如惠笑着回答说道。
说完这句,如惠的神色却变得肃然郑重,低沉着语气说道:“东主,这位次要尽早定下,越拖延是非越多,麻烦越大,酿成大祸也有可能。”
赵进睁开眼盯了如惠一会,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这件事不会耽搁。
还没等如惠接话,赵进摆手发笑,自嘲说道:“我一个军户出身的武夫,领着几百人的团练,在你嘴里这么一说,倒好像是多大事业一般。”
如惠看了眼放着邸报的木箱,却没有接话,只是笑着说道:“东主,属下已经下了重注,愿意赌这一铺。”
“你急着赶回来就为了说这些吗”赵进也把话题转开,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在赵进这边没什么伺候人,如惠也早就习惯,自己动手拿起茶壶,给赵进倒满,又给自己斟上,坐在赵进身边说道:“东主,云山寺那边收拢流民倒是简单,不过粮食却有些不够了,高粱之类的都在咱们这边,今年年景不好,收成也不会太高,还要留着今冬明春应急,多了一万多张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把咱们的高粱给出去,不够的向四处买,这次城外那些无主田地之类的收入应该不少,都拿出去买粮食。”赵进于脆利索做了决定。
如惠笑着点点头,轻松的说道:“既然东主这么说,一切也就容易了。”
该怎么做大家都是心里有数,不过动用酿酒的高粱赈济灾民,而不是将云山寺的家底彻底消耗于净,动用赵字营的银子买粮食,这些都需要赵进点头才能用,如惠身份敏感,如果他自作主张,那就犯了忌讳。
如惠站起去往装邸报的木箱那边,打开后一本本薄册子拿出来翻看,边看边询问说道:“东主,这些是从二十年的时候到现在的,东主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看。”
“去年和今年的,先把眼前事弄懂再说。”赵进开口回答。
如惠点点头,放下册子又是问道:“东主,今年这些流民还能安置,若明年还有类似的事情,徐州恐怕就放不下了。”
这句话恐怕才是今日的正题,为什么要年年收拢流民,两个人都没有去提,赵进眉头皱起,开口说道:“徐州人少地多,云山寺也有那么多庄子,能撑得过今年,第二年流民耕种的田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