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394

分节阅读 3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进摸了摸徐珍珍的头发,苦笑着说道:“这些事不用你烦心,顾好自己身子,顾好自己的事情。”

肚子一天天变大,不过徐珍珍也没有在家里休息,徐家的生意事务依旧是她这边来裁决,徐家现在生意还在上涨,自然会越来越忙。

安慰两句之后,赵进解释说道:“局面大了,心思也就多了,这也正常。”

即便是夫妻之间,有些话也不好说的太透彻,不过徐珍珍也是精通世故,没有追问下去。

二月初就云集在何家庄的人们一直没有见到赵进和他的伙伴,然后在徐州城各家长辈那边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进展。

就这么过了几天让人焦躁的日子,突然各处有消息传过来,赵字营在邳州荒草滩、在宿州和徐州交界处,在山东、河南、南直隶三省交际的孔家庄,以及在徐州境内原来隶属于云山寺和何家庄的各处庄园,都有人被抽调出来,汇集到徐州这边来,在徐州各处庄园集合。

各处庄园和流民寨的消息,徐州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各家也有人在那边护卫和做事,按照传过来的消息,说是赵字营在各处抽调表现好的流民青壮,让他们集合到徐州来待命。

开始颇有人想歪了,心惊胆战的以为赵字营要造反,后来看到各处汇集而来的人数之后才发现自己误会,如果要造反,那些青壮就该彻底动员起来,而不是几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比例抽调。

汇聚到徐州青壮男丁差不多有四千人,这其中各处流民青壮有三千五百人上下,而原来各处庄园里的佃户男丁也就是五百不到。

流民青壮们一路逃荒,一路见惯了死难,安定下来之后心思也很难稳下来,看到逃荒流亡途中的争斗和厮杀,看到彼此的竞争,下意识的都想要变强求个上进,所以赵字营一旦给他们训练选拔的机制之后,大家都是争先恐后,流民在外,没有家族乡亲,没有什么依靠,也只能靠着自己努力。

而那些云山寺庄园里的庄户,何伟远庄园里的农户,尽管从属变了,可他们本来就是徐州土著,世世代代如此,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尽管徐州尚武,可还是有人觉得子弟舞刀弄枪是惹是生非,是招祸之道,所以对赵字营的这个体制也不那么在意,反倒是那些管事账房之类的招募学徒,庄户子弟对这个很积极。

第579章各有心思

等赵字营所属各个庄园的青壮都汇集到徐州之后,第二个消息放了出来,这个消息倒不用打听传闻,是赵字营相关各处的产业敲锣打鼓的宣扬,一州四县的城池内,各处大些的集市和庄园,都有人过去,赵字营做事总是很细致很全面,对这个大家倒是没有什么疑义,三天内,消息传遍了徐州全境,连带着周围几处赵字营控制的地方也知道了。

“何家庄因为产业众多,集市繁茂,担心地方不靖,盗匪滋扰,所以招募团练护卫千人”

话说得冠冕堂皇,意思就是一个,赵字营招募家丁了。

这消息一出,整个徐州,以及徐州周围,赵字营所控制的地方上,立刻轰动,很多人都觉得脑子用不过来了,又是清江浦,又是招家丁,到底有多少好事。

在这徐州地面上,对加入赵字营当家丁的态度是宁早莫晚,越早越好,一个个早加入的,现在都出息了,连带着家里也跟着腰板硬实,可方方面面的,每一次都有人考虑的很“周全”,比如说子弟在别人手里,会不会被人挟制,赵字营眼下看着风光,将来会不会被当成反贼大逆,还有自家孩子活得也不错,为什么要给别人做牛做马。

每次都有这样想的人,每次这些人事后都要后悔,都是那些加入的人得了好处,自家后悔,家里孩子埋怨,也是闹腾的很。

至于徐州地面上的士绅豪强们,除了那些真正和赵字营荣辱一体的,其他人都不怎么愿意让子弟加入,原因很简单,赵字营在外面打下了这么多的地盘,有这么多的局面,这些都要徐州武人们过去看着,自家子弟这么过去,又是有好处,又是自在,何必在赵字营里面训练受苦

这次又有招兵的机会,有很多人决定抓住机会,当然,也有些人还在迟疑考虑,每次都不缺少这样的少数。

混编团练的那些年轻人最先动了起来,他们接受赵字营的训练,对赵字营向往最热切,一旦有了机会,立刻争先恐后的冲了上去。

能这么周全考虑的,都是有家业局面的人家,他们说不上是豪强,但又比平常人家强,小门小户的年轻男丁子弟,只要是想要上进,不甘心眼前生活的,都去赵字营那边求个出身,听到消息的当天,在家里拿了干粮,简单收拾些行李,立刻赶往何家庄。

这才二月中,尽管黄河略微有了开化的迹象,可天气依旧寒冷,没办法露宿,这么多人过去,也没有那么多民居可供投宿,可这些年轻人到了何家庄之后,何家庄就给他们安排了食宿,一人一张床几顿饭不算什么,可这么多人,这就是好大的手面了。

脑子清晰,稍微有些眼光的,就能从赵字营的豪阔上看出很多东西,这就是赵字营的实力,加入到其中不会吃亏,前途无量。

招募家丁的规矩大家都懂,要有人担保,自己也得有个过得去的身板,赵字营的门槛其实并不高。

可去了之后才发现这次的标准比从前高了很多,力气更大,更能跑,最好还要懂得刀枪弓马,能射箭骑马的往往会优先招募。

骑马射箭,懂得武技,这标准其实不低,即便徐州尚武,可能做到这些的只能是殷实人家,更多的都是土豪士绅,现在这些人对把子弟放过来兴趣不大,左右能有好处拿,就没必要寄人篱下了。

招募的标准这么高,很多人难免垂头丧气,但赵字营给出了另一条出路,或者,给了另外好多条出路,赵字营在方方面面需要人手,各处的集市和寨子都需要护卫丁壮,各个行业里也要管事做事的人,如果你愿意留下,赵字营暂时进不了,但会让你跟着训练,然后去这些地方做事,说这些话的时候,也给了承诺,说如果愿意过去,将来加入赵字营的机会就很大。

过来招纳新丁说这些话的,都是徐州州衙里的吏目书办,各个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好手,过来报名的那些年轻人自然不是对手,不被录取的,往往也被忽悠着留下。

但林林总总算起来,过来报名的人数还是没有预想中的人多,赵进安排在各处的耳目早就送来了消息。

徐州的人力掌握在豪强士绅手中,他们个个算盘打的山响,这次非但没有派子弟过来,反而暗地里做了不少手脚,比如说他们还开出了更好的条件,比如说对他们附近的年轻人进行威逼利诱。

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清江浦那边的事情还没给大伙说法,那么大一块肥肉,那么大的局面,早晚都是徐州人过去分润,如果到时候赵字营开了这个口,自家没那么多人过去,岂不是把到手的好处放过去,这么几次的例子都能看出来,出人越多,出力越多,能拿到的好处就越多,留着人手和力气为自家用吧

“果然有私心,他们不可能真心听我们指派”赵进和伙伴们简单说了结论。

赵字营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