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2 / 2)
所以,“似乎有什么背景的古庸生”更加不受网友待见。
因此,这次碧血剑的上市,首次没有掀起太大规模的销售热潮,再次印证七年之痒的魔咒。
特别是看完本书的萝卜头,再次发评论指出:“碧血剑在金蛇郎君那条线的故事结束之后,基本就可以宣告结局,之后的故事,完全败笔”
有时候,英雄所见略同,并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百五十一章一句台词引起的风暴
黄河文艺号称要用法律手段制裁网友“天道有常”,结果因古庸生的半途介入而不了了之。
天道有常固然没被制裁,每天仍旧坚持在豆芽论坛发帖抒怀,或感叹人心不古,或和萝卜头论战,为碧血剑摇旗。
至于黄河文艺,也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开始把重心放到新人林天阁身上,悍然打出“培养崭新武侠畅销天王”的旗号。
不得不说,莫之余抓住古庸生遇冷这个节点大力推林天阁,颇显专业和老辣,而“崭新”一词的运用也十分耐人寻味。
林天阁崭新是不是意味着古庸生过气
经过这次“间谍事件”,黄河文艺和古庸生基本缘尽,而古庸生微型博客点名喊话,更是给莫之余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当时古庸生那条微型博客出来的时候,莫之余是既愤怒又感正中下怀。
愤怒的是,她在业界浸淫这么多年,地位早已超越一般出版人的概念,而是“王牌出版人”或者“专家出版人”或者“大师出版人”等,工作这些年,什么大牌作者没见识过,有哪个胆敢像古庸生那样嘲讽自己,“莫之余女诸葛”,这名字是你叫得的吗你需要为每个字负责。
而中下怀的部分是古庸生居然公开宣战,在这个国度,无论哪个作者,无论畅销到什么地步,敢和黄河文艺开战,基本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个人对抗组织。前者永远是弱势。
再说,亮丝、乔治、苏瑾在匠录工作那么久,早已知己知彼。所以,打笔战也好,打官司也好,黄河文艺这边都能游刃有余、有理有据、应付自如。
然而,当莫之余踌躇满志地把自己的一系列计划汇报崔嵩时,得到的回应是,崔社长刚刚被骂了一顿。而且黄河文艺差点被每日新闻点名
“一切都到此为止”崔社长传达了上面的意思。
所有计划瞬间幻化泡影,对古庸生最初的期待也转化为愤恨和不平。
所以,培养林天阁顺理成章地成为制衡古庸生甚至顶替古庸生的题中之义。至于有没有莫之余或者黄河文艺其他人的个人情绪在里面,就不得而知。
明面上表现出来的信息是:
“我们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文艺不能只有一种风格”
“打破文艺垄断,挖掘更多潜力作者。让读者有尊严的阅读”
翻译过来就是。文艺的发展应该多元化,风格忌单一,比如武侠小说,就不能只有古庸生这一个选择,大家会审美疲劳,而且读者阅读体验的获得不能被一个作者左右,这是垄断,这是对读者尊严的剥夺
当然。热心的网友很快给出了更简洁的翻译版本:“古庸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有空中楼阁”
黄河文艺提出的这些口号。精准地击中了风行舆论的靶心,特别是那些被古庸生小说深深虐过的、正在进行抵制活动的读者,简直像找到知音一般。
“支持黄河文艺支持空中楼阁”
“武侠小说早就该推出新的作者,推出新的作品,古庸生做杂志是不是刚愎自负我不知道,但是他在创作上确实已经走到一个自封为王的怪圈,之前一系列为悲剧而悲剧的小说我就不提了,单说最近这部雪山飞狐,他可以置那么多读者的声音于不顾,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别的选择,就好像垄断商品,爱买不买。
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另外一位或者几位同类型的作者,相信古庸生会容易妥协一些,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读者就有底气回复说,你爱写不写,我不看就是,古庸生可以不顾读者的呼声,但是他总要顾及市场吧。”
当网上的舆论形成一定规模后,职业评论人、知名撰稿人水到渠成地闪亮登场,而且他们秉承自己的一贯风格,就事论事,貌似公平,以及不看书也能写万字评论。
他们现在的点自然就是古庸生新作碧血剑。
“抛开内容不说,碧血剑的冷遇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古庸生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到了一个饱和的阶段,读者对他作品的审美也到了所谓的疲劳期。
其实,这个现象在不久前雪山飞狐的身上就已经得到体现,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个恶名昭著的结局吧,很显然,那是古庸生的刻意所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制造话题,炒作新书,从结果来看,他的确达到了目的,不过可惜,似乎有些超过预期。
如果说之前那一系列悲剧是某种创作理念的落实,那胡斐为了写评论只简单地翻了一遍,不知我有没有记戴角的名字没有落下的那一刀完全就是,恕我直言就是哗众取宠了。
古庸生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结局,因为他自己也逐渐意识到和市场的那种排斥感,他已经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要做些什么,这就是那个结局的根源所在了。”
所谓墙倒众人推,碧血剑的风评在萝卜头的领笔下,眼见走低,豆芽读书的分数也刚好达到7分,尽管小说的销量仍旧领先同期其他作品,但是和之前的惊艳和火爆场面相比,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出道七年,古庸生难道真的要过气了吗
哪怕是铁杆读者都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尽管他们并不赞同那些关于碧血剑的评论,尽管他们仍然认为那是一本精彩的小说。
可是,古大以前犀利的锐气似乎真的不复当初之猛了。
就在读者以为这是古庸生出道以来遭遇的最低谷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很快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三月十五。伊水安新书月下荷上市,这是一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情感小说,三十万字的篇幅也创下了伊水安的作品新高。
古庸生为这部小说写了唯一的一篇序言然后月下荷花开。
月下荷的上市既没有如何燃爆市场。却也绝不是默默无闻,作为青春类小说出道最早、读者粘性最强、神格最稳固的畅销作家,伊水安新作的销量稳步上升,悄然追着不远处的碧血剑,并与之一道引领出版界的新一轮销售浪潮。
这个时候,有位叫做“此去经年”的细心读者在自己的微型博客发了一条月下荷的段落摘评,她摘取的段落情节是书中女主角对闺蜜说的一句台词:
我和老公做的时候。会把他幻想成他,不然没办法高潮
这句台词的背景是女主和男主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走到一起,女主嫁了一个商人。但心中仍旧没办法忘记男主,私下跟闺蜜聊天时,随口一句吐槽。
“此去经年”充分发挥自己的八卦脑补能力,从古庸生和伊水安的旧新闻。以及古庸生为伊水安做的序言月下荷开中提炼出各种信息。进行主观融合,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伊水安这句台词写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
这个书评被一位知名的网络富贵名人“竹林无声”转发并评论:“我就转转不说话,帮你伊水安和古庸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去经年这条微型博客被竹林无声转发之后,很快引起网友们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