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1 / 2)
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泉,这就是万里长江的发源地,这两条冰川的融水,就是长江源头的最初水流。
长江从这里流出,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等省区,注入东海,全长6380公里,成为世界第三条大河。
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
仔细看,远处接近冰川的河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浮冰,冰碴交错而生,活泼好动的河水,仿佛也没有了精神。这透明的河面,仿佛一面水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数冰粒玲珑剔透,闪闪发光,刺得大家眼直发痛。
长江源头的冰塔林千姿百态,银雕玉砌,似水晶宫里亭亭玉立的少女,赛九重云霄外的琼楼玉宇,其冰川融水欢啸而下,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河──沱沱河的源流。
长江源头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历朝历代用来铺设华丽宫殿的长达数尺的大块水晶石,就产于格拉丹东冰峰附近、海拔六千米以上的地带;在尕卡迪如雪山北麓的玛尔肯湖中,有着品位极高的磁铁矿藏和铅锌矿藏。
景色迷人的祖尔肯湖中,盛产肥美的无鳞鱼-高原裸鲤。终年白雪皑皑的崔英山上,栖息着成群的雪鸡,山坡和山脚下则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有野生的雪豹、白唇鹿、藏羚羊、盘羊、藏野驴、野牦牛等。
肥美的高原裸鲤,在虎木寅的手中,变成了香气四溢,外酥里嫩的高原烤鱼。雪鸡被虎木寅用湖里的黑泥包裹起来,直接扔进了火堆,看起来好像是洪七公的叫花鸡,淡淡的香气、飘散在这美丽的草原之上。
姜根迪如南侧的冰川,起始点位于唐古拉山区,在世界大河中是源头起点最高的。冰舌两侧和末端,因接近砾石裸露区,吸热较多,融溶剧烈,涓涓细流漫溢于砾石之间,形成了万里长江、滔滔巨流的最初水源。
漂亮古丽的耳机里,传来朱亥水沙哑深沉的歌声,唱出他们心声的“流浪者之歌”:
圣峰的冰川像大河倒挂,
你听那流冰浮动轻轻的响
像是姑娘的巧手弹起了东不拉。
她在问那流浪的旅人:
你还要攀过几座冰山经历几许风砂
流浪的旅人呀,草原的兀鹰也不能终日盘旋不下,
你们尽是走呀,走呀,走呀
要走到哪年哪月,才肯停下你们的马
姑娘呀,多谢你的好心好意,
只是我们没有办法回答。
你可曾见过荒漠开花
你可曾见过冰川融化
那么流浪的人哪,他也永远不会停下
这首歌让冰雨古丽怆然想起来了、冰川天女和唐经天的爱情故事,以及自幼遍历苦难所以养成冷僻孤傲的性格,性情举止大悖常理的金世遗。
姜根迪如南北两侧的冰川融水、顺着两条布满砾石的宽阔谷地,向西北潺潺流淌,流了三四千米,各自冲开前面的碛丘垅,然后汇合,折转向北。
这时,河面逐渐加宽,继续流淌几千米,在巴冬山下与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群东南部的冰川融水相汇合,东西支汇合之后叫做纳钦曲。
尕恰迪如岗雪山群,位于各拉丹冬雪山群以西,主峰海拔6573米,周围还有十三座海拔6000以上的雪峰和二十余条现代冰川,冰雪覆盖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雪山群东部约96平方公里、积雪的融水补给长江之源。
这些冰川和雪山,引得这些有点知识文化的游客,引经据典诗兴大发,纷纷在心中背诵曾经学过的诗句,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不废长江万古流,颇有大李杜小李杜到此一游之意。
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从山东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的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犹如神州大地上、左右伸展的“几”字型大动脉,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动力。
黄河从雪域汹涌而来,向渤海奔泻而去,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那气势非凡的巨型图腾“龙”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有诗云“黄河浩荡贯长虹,浪泻涛奔气势雄;石障山屏难阻挡,千回百转总流东”。
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仙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于黄河的深情。
黄河在汉代以前称“河”,那时人们普遍用“川”来泛指一般的河流。
中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
尚书禹贡里“导河积石”的“河”和史记高祖本纪里“浊河之限”的“河”,都是指黄河而言的。所以,汉代以前的古书里只有“河出昆仑”。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使黄河为带、泰山为厉。”但是黄河一词、在当时尚未广泛采用,直到宋代,因为它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所以人们才普遍使用黄河名称、并简称为“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