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1 / 2)
可不是么,这个胖子穿得那叫一个花团锦簇,这时候正是午后,重阳节前后的长安,早晚虽然是有点凉,但白日里也还是只能着一件单衣的,多加一层,那就要大汗淋漓的,可这个麦家老二,不光是穿了件粉红袍子,可能觉着不够华丽,又在外面披了件米色的外袍,里头袖口领口全扎得严严实实的,脚上呢,蹬着一双狍皮靴,这可比王况脚上穿的那双薄鹿皮软靴要热得多,也真难为他了,长那么胖,还穿了这么多,竟然没出汗。
麦家在当年王况刚封官,林家大宴的时候是出力最多的街坊,所以这两年得林家的看顾也是最多,麦家老二,年纪其实比王况还小几个月,王况叫他是随着林颖芝叫的,麦老二因为长得胖,他这胖不是那种壮实的胖,其实是虚胖,是属于光喝水都能长肉的体质,所以前些年是一直没有哪家小娘子能看上他,相亲倒是相了不少,最后呢,全黄了。这个王况也是略有耳闻的,如今见这情况,又看他手中拎着的及后面家人拎着的东西,一看就知道肯定又是相亲去了。
一听王况叫他麦二哥,麦老二就确信这是林家的好细郎,如今的辅国建安县伯王二郎来了,当下大喜,连忙的把身后的家人打发了回去,又把自己手里拎的也一并塞回到门里,搓着手,不好意思的嘿嘿直乐:“原来是二郎回来了啊,某就说么,那喜鹊”
“那喜鹊又是喳喳叫个不停是不是”王况哑然失笑,这个麦老二,其实是个老实人,平日里比较不大会说话,每次出门,都要他老爹事先把可能的对话都给预备好,让他背牢了后才放出来,这不,可能这吉祥话他老爹只教会了他这么一句,所以,对着小六子是这么说,对着王况也是这么说,难怪说他到现在也没找到婆娘,要说人胖倒也没什么,可关键他又不大会说话,经常是几句话没说完,就把自己的机会给断送了。
“麦二哥,你要是信我的话,我给你支几招,保证你不用多久,就能娶到婆娘了。”对于老实人,王况向来都是很随便,也和乐意帮他,这个麦老二,他老爹其实原来就是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人,再怎么教,那也是有限,而又规定死了麦老二说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方可又不是木偶人,能按着你想的台词来的。
“信呢,怎么不信。外间都说二郎您生了个金口,随便什么点子出来,那都是好使得很,快说说,快说说,有什么好法子”麦老二老实是老实,但也不傻,这些年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了许多王况的事迹,这下听说王况给他出点子,当下自然是大喜过望,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你回去呢,把你脸上涂的粉啊什么的全洗了,袍子呢,穿宽松一点的,自己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穿,当然颜色要深色的;还有,和人对答,你也莫要管你阿爹教的了,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答就是,至于礼物么,也不用搞得这么繁琐,送些人家家里实用的,能用得上的,或者说一般人没有的就成了,对了啊,你家不是经常从林家铺子贩运东西到外地卖么,就送些外面不好买到的顶级辣椒酱啊罐头啊什么的就成。”
“就这么简单”麦老二有点不敢相信。
“切,麦老二你连某家姑丈的话都不信了刚可是你自己说信的哦。”小六子其实也对这个没什么心机,人又老实的麦老二好感多多,在宫里头呆久了,勾心斗角的事见多了,对这样的人自然就喜欢,这时候见麦老二迟疑,就啧怪道。
“信,信某这就回去按二郎说的办去,这下阿爹也不能说什么了,这可是二郎教的法子,嘿黑。”麦老二一转身,喜滋滋的就往门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嚷着:“二郎,娶上了婆娘,某一定请您吃酒。”
“好啊,某等着呢。”王况应了声,拉了拉看着麦老二就这么不管不顾的往回跑而张了大嘴说不出话来的小六子,径直回家去了。
没曾想,麦家老二这一嚷嚷,声音不小,一下惊动了许多人家,这些人的神经对“二郎”这个词很是敏感,一听麦家老二叫“二郎”,就都出了门来看,一看到是小六子陪着王况,虽然几年没见,相貌改变了不少,但几年前王况可是在林家住了不少日子,那些时间里几乎是天天都有照面的,现在有麦家那个老实的老二的叫喊,加上小六子在旁,自然就一眼确认了眼前这个笑眯眯的郎君就是这些年里给整个升平坊带来巨变的王家二郎了。
第三五九章 小六子的猜测
一时间,原本因为有千牛卫守在坊街口而显得有些冷清的升平坊突然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的涌出门来,和王况打着招呼,那些以前总跟在王况屁股后头的小孩子们,如今虽是已经长大了不少,可孩提时的亲近依旧没减,更是一窝蜂的涌了上来围着王况,这个摸摸王况的脸,那个揪一揪王况的袍杉,倒是那些已经懂事了的小娘子,只是静静的站在门口,含羞带笑的看着这个当年带着她们一起到处疯玩的大哥哥,没好意思上前招呼。
林家因为如今的府院深了许多,林老太爷林老太太及林翰他们都还不知道王况回来的消息,倒是林家的门房一看,赶忙的飞奔直往后院报信去了,因此,竟然是一个林家人也没能迎出来。
从麦家门口到斜对面的林府,也就是几十步路的事情,麦家在升平坊的东半段的南侧,林府则在中间的北侧,等到林老太爷得了消息,柱着拐棍到门口的时候,王况也才将将走到门口,实在是街坊邻居们太过热情了,这家要王况晚点去他家坐坐,那家要王况明日到他家用餐,你一言我一语的,几乎就把王况接下来的几天的用餐时间全预订了个一空,幸好大家都知道王况刚回来,这第一餐铁定是要陪林老太爷他们的,所以当晚的倒是没人预订。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坊区的好处了,在整个坊墙围起来的这一个坊里,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小社会,大家都跟自家人也差不了多少,平时有什么事情也都是互相帮衬着,因此,大家倒也没有因为王况封了辅国县伯而生了份去,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把王况看成是升平坊的人,就是有那么一两个心思比较重些的,本来有些迟疑的,见到王况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端起架子的和大家笑眯眯的打着招呼,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分明就是发自内心的,也就陌生了那么三五息的工夫,就抛到脑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