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纨主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硕耸耸肩,叹息道:“像你这样的人,自然是要打一辈子光棍,做一辈子王老五的,又哪里会有老婆。”

吴本淼的脸上一脸的冰霜,但眼尖的徐硕终于成功地第一次找到对方眼神里的一丝黯然,只听他轻声说道:“我可不是你们这种小年轻,耗不起那些àng漫的事情。”

àng漫二字的声音加重了许多,徐硕自然是明白,吴本淼嘴里的这两个字恐怕不是什么罗曼蒂克,而是慢慢的àng费时间。虽然不能亲眼看到吴本淼这几十年里动感情时候的样子,但是看他的眼神,自然也是遇到过一些痛彻心扉的事情的。

他的心思又重新转回到了夏墨的身上,一股淡淡的忧愁笼罩上了心头,其实所有人说的都对,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才是男人的天堂,又想念的人总比没有的好,徐硕应该高兴才对,但他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其实在他的心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只不过某些细节,某些最初的场景,都还是在脑海里不断的盘旋。

徐硕站起身,走到吴本淼身边,rou了rou鼻子,然后拍了拍吴本淼的肩膀,沉声道:“老同志,你应该下山找些乐子,你看你脸上憋出来的皱纹有多深。”

徐硕说完话,就赶紧往山上跑去,生怕吴本淼突然发飙,然后自己惹了一身so,但当他跑出去老远之后,却看到吴本淼没有丝毫的动作,心里正在纳闷,却听到吴本淼淡淡来了句,“山下来个个小姑娘,叫夏墨还是夏白来着,要找一个叫徐硕的王八羔子。”

如果要寻找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摹徐硕此时心中的反应的话,瞬间石化就非常合适,石化之后便是崩碎,徐硕连滚带爬的往山下滚去,只恨自己少生了两条腿,一边跑,嘴里一般咒骂吴本淼的为老不尊。

吴本淼看着徐硕掩饰不住惊喜的背影,摇了摇头,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然,下山后的徐硕是什么都不会看到的,毫无疑问的他被吴本淼涮了,也许这个老头子只是想图个自己一个人的安静而已,所以找了很蹩脚但却很能骗住徐硕的借口,把他骗下了山。

事无不可与人言,此事不可与人言。

世界上哪个人没有一点自己的伤心事,没有点让自己心里难受的过去。这些事情自然是只想自己独享的,就像是野兽受伤之后,只想自己躲在山dong里,一个人默默的tiǎn舐伤口一样。

当然其实徐硕下山之后,不光是被吴本淼涮了一下,还是听到了一点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无线电装置对面那个说评书的很委婉的表示出,在和田城里的大蛋、二蛋把戚文的yu石生意接到手了,这样就意味着戚文的yu石以后就会源源不断的变成钞票。

这个消息的劲爆程度并不比前几天江浙商人说自己找到了yu矿小,甚至还在和田城里引发了惊涛骇àng,所有人的矛头和目光一瞬间便指向了这家憨憨傻傻的商行,而这两个二百五和缺心眼在旁人眼中憨傻的笑容一瞬间多出了点高深莫测的味道。

徐硕的yu石不卖,戚文的yu料全部出售给大蛋、二蛋,摆在江浙商人面前只有一条路,要么就是静静的等着大蛋的生意因为资金链的缘故崩盘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再或者就是自己的这个联盟彻底崩盘,然后等徐硕和戚文抉择出到底谁才是掌控和田的那个人。

这个主意很妙,这也是徐硕在心里想了好久之后才想到的,成功或者失败都在中秋前后三天之内便能见分晓。

现在所能做的只有等待,一边看着昆仑山上采yu人心急如焚、愁眉不展的样子,一边在心底捂着嘴偷笑,看山下那些江浙商人狼狈的模样。等待便如同是一柄利剑,悬挂在所有人的心头,不在等待中爆发,就在等待中灭亡,生存和毁灭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而在此刻,山上安静着,山下沸腾着,但不同的昆仑山上下却有两个同样伤感的老年和少年,他们因为某个理论上一致的问题思考着,伤感着,怀念着。

和田城无线电装置对面是一个一身军大衣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一双解放鞋高高的跷在桌子上闭着眼睛的中年人,良久之后他睁开眼睛,双眼如老鹰一般狠辣无情,说道:“南蛮子这两年学会算计人了,只怕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

正文 二一六章 三天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sè的雾气,向山下游dàng;而山峰的y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y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sè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sè了。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转眼之间,中秋节即将来到,中秋在中国人的心中所占的程度,几乎可以于chun节相媲美,一年年一代代人留下的关于中秋的习俗,让这个民族把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当做了心中不可触碰的一部分。

中秋这事由来已久,最早这一词见于周礼,按照当时的历法,一年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而中秋成为一个节庆则是在唐朝的时候才形成的,在新唐书中有记载“其中chun、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chun、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然后愈往后,中秋的习惯便愈加的兴盛,所具有的风格便越多。

人睹明月思故乡,徐硕一人蹲踞在山坡上,手里拿着一块月饼,静静地等待着明月出天山,此时正是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yu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抬手拿起一块从和田城里送到山上的月饼放到嘴边咬了一口,摇了摇头,原本已经打算渐渐淡忘的关于那个遥远的埋在心中不想提及不想想起的地方还是重新浮现在心头,明月寄相思,即便是还没有到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可是月亮却已经开始变成了一个银盘,而尘封起来的愁思随着这月亮圆缺的变化,也渐渐的增加起来。不由自主的还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每到中秋时节,额娘便会派下人在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ji冠花、áo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家中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xg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然后额娘便会领着家中的nv眷去祭拜月光马儿;,这月光马儿其实就是明人中秋时节拜祭时用的月光纸,不过是换了一个新名称,整个月光马儿,通体为纸,绘太y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yào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jg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sè,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虽然有男不拜月,nv不窜的说法,但是小孩子也是可以拜月的,像现在这时候,街上就开始有人吆喝着卖兔儿爷了,这东西是专én让小孩子拜月用的,大多都是用泥做的,衣冠踞坐如人状,不过小孩子哪里会讲那么多的规矩,大多也不过就是小孩子们手上拿着的一个小玩意,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ch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当在府内听到外面有人卖兔儿爷的时候,自己便扯着身边的大丫鬟去买两个回来,放在家里把玩,他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