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再生缘之侠隐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番。庶民百姓完婚也要过满月哩,当皇帝的就连这点起码消闲也不能享受么御妻对朕也太过苛求了罢”

长华说不过他,急得噘起嘴来:“要偷闲也该到处走走,不能总留在这里哪”

成宗见她娇嗔满面,别有一番情致,真个宜喜宜嗔,百看不厌,忍不住又哈哈笑了。拉她坐在身边,附耳道:“赶我走么我可舍不得你呀,赖在昭阳院了”

长华红晕双颊,啐道:“当皇帝的也兴这么惫赖没正经么”

成宗双眉一挑,正起面孔:“谁说皇帝没正经听朕的口诏下。”

长华连忙跪下,听他下诏。成宗极力忍住笑,扬起脸拖长声调曼声摇曳的道:“皇帝新婚例假一月,必要待满月之后,才准离开昭阳正院。钦此。”

长华不禁瞪圆星眼嚷道:“皇上,君无戏言哪”

成宗再也绷不住面孔,纵声大笑起来:“是呀,朕言出必践,从无戏言哪”伸指在长华鼻尖上一刮,摇着头儿酸溜溜的道:“所以你无论怎么赶,也是万万赶我不走的啊明白了吗”

长华也被他这副装模作样逗得笑不可抑,再没法儿好想,只得由他。

皇帝虽没赶走,这脱簪阻驾、劝帝勤政,要他雨露均施的事却很快传遍后宫。太后之分高兴,说皇甫后识大体,心胸宽广,是个贤后。众妃子更是大为感戴,背后议论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刘后在时唯恐皇上多幸了别宫,千方百计占专房之宠,哪有新皇后的气度。长华进宫不到一月就赢得一片贤声,上下和睦。

皇甫敬得了消息,大是高兴,私下向太妃道:“长华能够如此,我才算放心了。”

此时皇甫敬和卫焕已在外廊营合买了一所大宅,这里原是宋时权臣张昌宗的别业,占地极广,除有东西两个大院,还有许多废址空地。皇甫家住了东院,就在东头废园遗址起造王府。卫焕把西宅做了伯爵府,在西头替女婿修建侯府。三宅毗邻,图一个往来方便。熊浩在京城原无住处,为上朝方便,卫焕就近择吉替女儿女婿完婚,让他搬来伯爵府同住。又张罗过继勇彪为子,求尹良贞为媒娶尹兰台为媳。一月中,伯爵府就办了两场喜事。

许多家在京城的东征将官,多趁着这三个月假期成婚完配,从七月到十月喜事不断,着实兴头热闹。只有各皇甫少华冷清清独自守着空帏。尹良贞不断喝喜酒,看人家办喜事看得眼热,瞅着自家没兴。最令她生气伤心的是眼睁睁看着勇娥做了别人家媳妇,忍不住唉声叹气,骂儿子是牛心古怪犟冤家

九月秋闱,成宗降旨开文科恩科,选拔文学才俊,主考又点了郦君玉。首相任主考,足见皇上寄望之殷。明堂自是格外用心选取真才,不负圣望。

这日初榜已放,明堂检视前二十名考卷,要上呈御览。忽见第十九名考卷卷面上写着“云南昆明崔攀凤,妻元城侯次女刘氏”,心里不由一惊:“这刘捷只有三男两女,次女不正是刘燕玉她不是在小春亭与芝田有约么,怎地嫁了崔家”翻开看看,这份考卷的文才倒也去得,心下掂量:“这崔攀凤年纪不大,尚有才华,也算好子弟了。只是刘燕玉既不该私订终身于前,更不该背盟毁约于后。一个女孩儿家,居然这么不知自重,这位郡主皇姨的人品也未免太过低下了些。”把这些文卷收好,只带了前十名进呈御览,却把崔卷也一并带回去给素华看。

明堂回到相府听槐轩放下考卷,拿起崔攀凤这一份,正欲进弄箫亭去,门外荣发禀报:“忠孝王到了。”

一抬头,皇甫少华已笑吟吟掀帘进来。原来忠孝王回京之后,常到老师府中拜候盘桓,已至熟不拘礼程度。除了自觉受恩深重,师生知心,还加上一份对老师的私心倾慕,尤其是这些时同僚故旧喜事连连,自己却是孤单寂寞,一进家门就有一种失意冷清气氛逼人而来。须说守义三年义无反顾,到底是血气方刚,做不到心如止水。本就郁闷难舒,太妃又不时在他耳边絮聒,怪他不该辞婚,生把个好媳妇推到别人家去,弄得他闷上加烦,在家里坐不住,就往老师处来。

也煞作怪,只要一见明堂,心中郁结便似消了一半,再和他谈笑一番,不知不觉开朗欢畅起来。明堂善体人意,腹蕴渊博,又因执掌枢衡,对天下大势瞭若指掌,纵论古今,见解精辟独到,常令少华心胸开阔,折服不已。自明堂如闱后,少华好生惦念,整日若有所失,烦躁难安,算定时日,忙忙赶来相见。

明堂见他进来,只得把手中墨卷放在桌上,和他叙礼说话。少华见到墨卷,笑道:“恩师此番主试,一定收了不少英才。可以赏几篇好文章给门生读读么”

明堂点头答应,去案头捡出魁卷递过去,却见少华正捏着崔攀凤那份墨卷,面色变得铁青,暗叫糟糕,忙道:“啊呀,君侯你怎么了”

那少华此时心中正是怒火腾腾,原本他心感刘燕玉相救之德,又怜她孤苦,对她不禁产生了怜惜之情。在不知孟小姐为他不屈投池之前,对刘燕玉确比对那不曾谋面的孟小姐要亲厚三分。后来事态发展愈演愈烈,两家成了死仇,他自知只要陈情辩冤本一上,和刘燕玉再无姻缘之望。皇甫敬那皇上赐婚的揣测,又给了他两分希冀。长华深知他心意,所以时时调侃他。万不想自己用尽心思要救她性命,她却已不声不响嫁了崔家那无名火已是按捺不住,明堂这一问更觉脸面难堪,好生尴尬苦笑道:“恩师,刘燕玉嫁与崔家了”

明堂见他气成这副模样,暗忖:“看来他对这刘燕玉决非无情,我且以正言敲打他几句。”因道:“君侯原来为此生气。我因这份墨卷应取在十五名以内才是,如今取在十九,是否屈才,因此带回来再斟酌斟酌,不想恰巧被年兄看见。”

少华恨恨的道:“奸贼的女儿,有甚操守。她原不是爹娘聘定的,我只后悔不该自作多情,为救她一命以报当年之德,不惜把小春亭之事上渎圣听。如今倒成了一场笑柄,叫我这张脸往哪里搁去比比孟小姐,这贱人活该羞死”

明堂道:“正因她不是明媒正聘,怎敢像孟小姐那样慷慨捐生,不屈守志。就便另嫁,倒也情有可原。君侯又何必如此生气”

少华道:“恩师是以恕人之心,曲宥这贱人。当年我原是再三推辞,是她主仆三个逼我答允,她自己信誓旦旦,甘心作妾。想不到变得这么快。”

明堂见他神情落寞,只得再三劝解,陪着他谈天说地,见他面色慢慢转过来,才放了心。直到晚间,明堂才得暇回转弄箫亭,把这些事说与素华。

素华咬牙道:“那刘燕玉看起来倒是温柔知礼,怎地骨子里这般无耻”

明堂叹道:“我初知此事,也说她无耻。后来仔细想想,她也是不得已的。女孩儿家,原就什么事也由不得自己心意,何况她生母早亡,无人作主。私订终身又是偷来锣鼓打不得响的,敢不依父母之命么再说她毕竟是蒙古人,原不像汉人那么讲究一诺千金,言出无悔。这等口头誓约原作不得准,倒是不能苛求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