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4(1 / 2)
仲淹在边防线上的几员部将,也遭到秘密的调查,并遇到许多麻烦。欧阳修等“四谏”,企图撵走这些保守派的爪牙,另换几名台官。但他们很快发现,台官背后,掩藏着更有权势的人物。欧阳修本人,反被明升暗撤。离京出使河东。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仲夏时节,台官们忽然声称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该案直接涉及的,是石介和富弼。仁宗不信会有这等事情。石、富二位,更觉莫名其妙。但是,台官却有石介给富弼的亲笔信件作证;而信中又隐然有废黜仁宗之意。石介对此,矢口否认,富弼未及辩诬。先已惶恐不迭。其实,此事纯为夏竦一手制造。从他被撤去枢密使职、并被石介斥为“jin魅”时起,便秘密买通婢女临摹石介的手迹。该婢临写之功,已非一ri。此案一兴。蜚语四起。后来,甚至牵连到范仲淹改革的诚意,乃至扩大相权的居心之类。
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这时,宋夏之间已正式议和。政治危机,也大略消弭。仁宗对于改革的兴致,已渐冷漠和淡释。富弼为了避嫌,请求出使边地。范仲淹也自知无趣,带职去视察河东与陕西。
宰相章得象和副相贾昌朝,当初曾附和过范仲淹的新政。但在实际执行中,他们却阳奉y违。待到新政受挫,革新派遭诬,他们便立即转向。范、富离京之后,他们索xg与保守势力联合,对范仲淹等人落井下石;并通过台官,制造新的冤案,将在京的革新人物一网打尽。
庆历五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jg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实行仅一年有余的各项新政,也先后纷纷取缔。京师内外的达官贵人及其子弟,依旧歌舞喧天。范仲淹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流水。
吕布当年看了范仲淹这些改革,发现没有一条是错误的,若能按照这样去搞,至少能让北宋延长一百年的寿命,可惜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太强大了,连宋仁宗都抵抗不住。
吕布想到某个朝代连搞个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都搞了好多年搞不成,某些人挂在嘴边的体制改革都流于空谈,足见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很显然,在东汉末年,亦复如是。
还好吕布现在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枪杆子和笔杆子,就可以如某些铁腕政治人物一样杀伐果断,锐意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
不过眼下袁绍、袁术、陶谦、刘璋、刘备、曹co尚未剪除,大敌当前,并不适合推出太激进的改革。
吕布让华歆、王朗、田丰谨慎行事,只把那些中小世家的冗官庸吏子弟清除出去,那些会引起巨大反弹影响稳定的暂时搁置不处理,等外敌剪除干净了再动手不迟。
再说杀鸡给猴看,除了那些中小世家子弟,也会让那些大世家的子弟们老实一点
第706章裁军精兵
吕布现在对冗官问题勉强还能承受,他现在有点吃不消的是冗兵。
吕布现在有指挥本部近卫师四万人马,下面有高顺、张辽、黄忠、赵云、张颌、徐晃、徐荣、阎行、太史慈、鞠义、朱灵、魏延、阎柔、田豫等十五个师的央正规军,加上甘宁的黄河水师、吕岱的渤海水师,共有三十万人马,此外还有于禁的青州兵团、臧霸的徐州兵团、魏延的豫州兵团、张燕的太行兵团、张任的荆州兵团,每个兵团都有两万多脱产jg兵,此外还有皇甫嵩、朱儁的四万人马,还有马腾、班荣西域都护府两万多人马,此外还有秦谊的远洋水师,加起来一共有五十二万人马,这些人马虽然都有驻地屯田,但因为经常要调动,他们从屯田上自给军粮的比例不到两成,远远小于吕布的预计。
若是算上各州郡半脱产的建设兵团护田兵、半脱产郡兵,加起来足有百万之众,而吕布辖内民众现在只有三千多万,虽然一比三十的军民比例要比秦朝的一比二十要低不少,但吕布追求的是大汉永远昌盛繁荣,而不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不可能一直那样穷兵黩武,要是像是秦朝那样下去,迟早是民生凋敝,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这不是吕布想要的结果。
在此之前,田丰、沮授、董昭、韩浩等人屡次进言:“主公,我们现在保有的脱产军人数量太多,军费开支太高。而且军民比例过高,可用劳动力严重减少,影响了地方农、牧、工、商各业的发展。”当时吕布一心谋求尽快统一大汉疆土,根本没听进去,后来微服私访看到自己那全民皆兵政策的漏洞,吕布开始醒悟。
当吕布把四周的隐患暂时扫平后,又当王朗、华歆到达邺城后向吕布再次进谏过这个问题后,吕布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兵马众多并不一定能打出胜战,兵马少并不一定就战败了,不然就不会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传奇了。不然北宋的冗兵就能帮助赵宋王室守住开封了。”
冗兵这一点上,宋朝留下的教训最深。宋朝搞募兵制,兵农分离,兵民各司其职,各从其便,各得其利,跟后世的募兵制度都一样的,但因为宋朝动不动就招募饥民、流民入伍,发配罪犯充军。鼓励军人子弟继续从军,宋人当兵很容易。似乎谁都能入伍,可要退军就难了,因为律法规定退军至少要到十一以上,这样一规定,军门一入深如海,进则容易退则难,这易进难退的军制,带来的恶果便是,军队老龄化。军队素质低下,新老更替周期长,军队数量极易膨胀,北宋灭亡时期的兵力比开国时多五倍,但战力却低劣很多。
北宋的冗兵不守国的教训,在随后的明朝、清朝、民国都陆续上演。
吕布吸取古往今来的类似教训,决定不搞冗兵。要搞jg兵,裁减兵力。
更何况,现在央军战力是天下第一,一个万人师足以抵挡袁绍、陶谦之流的三万人马。吕布以前动辄狮子搏兔,不仅浪费兵力,更浪费粮食、浪费民力,吕布若是这样发展下去,恐怕早晚都有杨广百万大军征高丽的惨剧,实际上杨广只派一员大将领十万大军打高丽,可能战果都要好很多。
吕布既然要搞,就要一步到位,他决定裁减掉一半人马。
首先从央正规军里裁减,把所有身体有残疾的将士都裁减,把三十岁以上却无战功的将士裁掉,把入伍两年以上却无战功的将士裁掉,把四十岁以上虽有战功却无军衔的将士裁掉,把大字不识一个而军功排在末尾的将士裁掉。
吕布又考虑到那次微服私访时看到的“家无青壮、老无所依、幼无所养”的情况,下令军将士,凡是家独子的、家只有一个青壮的,都要退伍回去,不过若是有人战功卓著、军衔高有能力雇佣青壮劳力在家里帮佣,亦可以继续留在军。
除央军近卫师留两万人之外,其他师只留一万人,又因为道路的逐渐修缮完毕和四轮马车的普遍使用,后勤上的压力减轻,辅兵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了,一万人马里面保持千战兵四千辅兵,有些机动xg强的部队里辅兵更裁到只有二千人。
裁减的循序是先从近卫师开始,近卫师裁减下来的人员跟央军一般队伍的将士放在一起裁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