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 分节阅读 446

分节阅读 4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永先后去世,由其叔父们抚养chéngrén。青年时期的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尊敬长辈,被誉为楷模。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shè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发迹在先,地位超过了王莽,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曾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出过力,深受汉成帝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成为九卿之一。这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很多人认为淳于长应继任大司马。王莽为了扳到他仕途上的竞争对手,秘密地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行。然后王莽利用探望的机会告诉王根。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他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王太后让成帝罢免了淳于长。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将其杀死。

在淳于长死后,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三十八岁,后来的事情自不必待言。

董昭心中暗道。虽然主公家族根基不如王莽,但主公远见卓识胜过王莽,由大司马而篡汉自立,必定不会重蹈王莽的覆辙。

董昭此人处事低调,却眼光高远,早已看出大汉式微不可拯救,迟早要改朝换代,在这一点上,他比田丰、沮授等人都值得吕布信赖。

朝中纵然有人因大司马这个官职联想起王莽。却没人敢在天子刘辩、太后何莲面前提及,因为吕布在天子刘辩、太后何莲面前一直是一副赤胆忠心的模样,跟历史上曹co屡次欺凌汉献帝刘协的状态迥然不同,天子刘辩将吕布视为义父,而太后何莲视吕布如同亲老公。这样亲密的关系下,有冒大不韪者进言说吕布恐成王莽、董卓者,在此之前,皆被天子、太后下令杖毙。现在无人敢信口雌黄。

天子诏颁布下来,吕布太尉之职升格为大司马。都督全事,录尚书事,为内阁首辅。

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国时期,各国官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官制,魏国在三公之上另设大司马,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蜀汉的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吕岱、施绩、陆抗、丁奉、朱然、全琮,所以吕布任大司马比任大将军更能显示他无上的权力。

因太傅卢植去年去世,经吕布独断,内阁辅臣一致推荐,太师蔡邕升任太傅,太保马ri磾升任太师,尚书令黄琬升任太保,司空崔烈、司徒郑玄继续留任,太尉则有皇甫嵩兼领,尚书令则有幽州刺史董昭升任,此后,上三公太傅、太师、太保与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皆为年满六旬以上高级官员的荣衔,并无实权。

自此之后,御前内阁有大司马吕布、尚书令董昭、太傅蔡邕、太师马ri磾、太保黄琬、司空崔烈、司徒郑玄、太尉皇甫嵩、车骑将军朱儁、御史大夫田丰等十人组成,因尚书令董昭、御史大夫田丰、司空崔烈唯吕布马首是瞻,其他人等亦皆服吕布之能,最重要的是吕布得天子、太后十分信赖,吕布的大司马府便凌驾在内阁之上,成为了大汉最高权力机关,实权几乎始终集中在大司马吕布手中。

在地方上,执掌军权的各州将军、各郡尉、各县尉、各乡尉、各亭尉都是从吕布zhongyng军派出的,而地方六曹官吏中有过半都是经吕布推荐或从吕布的zhongyng大学堂走出去的,地方大员上,幽州刺史则有原青州刺史孔胄转任,青州刺史则由原魏郡太守诸葛玄升任,凉州刺史由原朔州刺史郭缊转任,朔州牧由太尉皇甫嵩兼任,司州牧由车骑将军朱儁兼任,豫州刺史由张邈升任,辽州刺史由刘政升任,而冀州牧则由吕布亲自兼任,除了孔胄、皇甫嵩、朱儁之外,其他都是吕布的亲信,可以说地方上也被吕布牢牢掌控。

s:求推荐票

第709章霸道与王道

当朝廷和地方都被吕布掌控,吕布原来一直努力隐藏的野心开始萌动起来,吕布麾下那些一心想获得从龙之功的文武将领体察上意,开始活动起来。

尚书令董昭自从献策让天子、太后赐封吕布为大司马之后,又入吕布的大司马府进言道:“请主公上奏天子,恢复五等爵位”

五等爵位便是公、侯、伯、子、男,最早是尧舜时期施行的,在夏朝的时候延续,商朝废除子、男二等,周朝又恢复五等爵位制度,不过后来封国内又各自增添诸多不同的低等爵位,爵位制度开始混乱。

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为二十等。两汉仍承秦二十等爵,同时增添王爵,初时王爵为大功劳者皆可受封,西汉初分封了八个异xg诸侯王,不久大多扫除,随后改为只有皇族才能封王,分封了一批同xg诸侯王于关东,镇土抚民。初期诸侯王国一般较大,常有几郡,平七国乱后削减,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到后来的王国不过相当一郡,且王死后诸子皆可分其地,越来越小。东汉封王爵,如西汉制度,只以皇子封王,其郡为国。

王爵下面便是侯爵,二十等爵中的列侯、关内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西汉时的侯国建制相当于县,有国相,相当县令,受所在郡守节制。

而到了东汉时,因为卖官鬻爵风行,又由于征辟、察举、任子等制度使得世家基本垄断了官吏选拔权,二十爵位里面的其他爵位名存实亡,对于下面的臣子来说,王爵是毫无指望的,真正靠谱可以拼一下的爵位只剩下了列侯和关内侯。

列侯有国邑,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故有县侯、乡侯、亭侯的称谓。像关羽的汉寿亭侯跟吕布的温县侯就差两个级别;关内侯仅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

吕布心知肚明,董昭倡议恢复这个五等爵位的用意,并不只是因为二十等爵位大多名存实亡,更有深刻用意。就跟历史董昭向曹co建议恢复五等爵位制度一样。

历史上,当曹co采纳董昭建议,让五等爵位恢复,董昭便继续进言,并游说群臣。给曹co加魏公,给曹co加魏王,给曹co加九锡。

吕布完全可以料想到,董昭建议自己恢复五等爵位,下一步必定会继续劝吕布称公、称王,然后一步步地削弱汉天子的权威,为吕布将来君临天下做铺垫。

吕布沉吟不语,最近这五年来,他一直徘徊在像曹co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君主立宪、篡汉自立这两个道路之间。无法立下决断。

董昭便道:“主公,您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时期,到了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若是你能还犹豫不决,不妨召集所有在邺城的文武群臣来大司马府议事,借着商讨恢复五等爵位制度。来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若是他们大部分人都同意主公称公爵,那主公您应该就会下最后的决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