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5(1 / 2)
孔光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为人胆小怕事,过于谨慎。王莽于是一边主动接近和拉拢他,引荐他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兼奉车都尉,一边以王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自己宣传造势,利用孔光上奏的影响力充当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诸多反对派。与此同时,王莽逐渐培植了自己的党羽。王莽平时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当想要有所获取利益的时候,只须略微示意,他的党羽就会按他意思纷纷上奏,然后王莽就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从而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
王莽为了继续获取民心,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其次是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王莽还在长安城中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王莽按照周礼的记载,在全国建立仓储制度,储备谷物。做赈灾之用。他按照上古传说,改革官制,设置“四辅”,加封周公、孔子等圣贤的子孙。
王莽还大兴教育,扩大太学招生量,太学生数量很快翻了几番,突破一万人,他还在各地广建学校。征召“异能之士”,拓展了普通文士入仕的渠道。
和此前的一派乱象相比。大汉朝在王莽的治理下,真的是拨乱反正,蒸蒸ri上。由于王莽不遗余力地大抓道德建设,纪纲恢复,社会正统价值观念得以弘扬,所以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从王公贵族到文士再到普通百姓,都觉得王莽是他们利益最好的代言人,王莽具有超人的品格和能力,是人民信得过的领袖。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主持重订了“车服”制度。全国人民的着装、住房、器用按等级得到了整齐划一。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根据德政jg神,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并且按礼记的记载,修建据说上古时曾有过的明堂,一时之间,文治达到极盛。大学者扬雄也被王莽的煌煌治绩所倾倒,孤傲的他满怀热情地作了剧秦美新一文,赞颂王莽的伟大。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当政五年之后,朝臣又总结王莽的治绩,说他的德行,为天下纪,他的功业,为万世基,提议加封“九锡”。九锡是九种极尊贵的物品,加九锡,就意味着取得了接近皇帝的地位。消息传出,不长的时间内,朝廷竟然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上书,支持给王莽加九锡。数字之所以如此jg确,是因为汉书作者班固核对了当时的zhèngfu档案。
四十八万多件上书在汉朝意味着什么呢西汉末年,全国人口不过六千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文盲,识字者不过数百万。而在长安附近,能够上书的识字之人加起来也不会比四十八万多多少。这就是说,几乎所有有能力上书的普通百姓,都参与了这次运动,如果在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肯定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在高层官员中,支持给王莽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达九百零二人,几乎占了全部。
由此可知,王莽篡汉并不是用武力权势威逼,而是众望所归,几乎所有人都想把王莽推向至尊宝座。
董昭将王莽的行事说到这里,强调道:“主公,不论王莽到底是假仁假义还是真正仁义,但他名望到了这个地步,民众便真心拥戴他上位,主公亦可如此行事。”
其实吕布现在在很多地方,比如掩饰野心、善待百姓上,已经做得很像王莽,但这样还是不够,吕布继续从王莽的故事里,从孔孟儒家典籍里寻找可以提高自己仁义名声的事情来做,这样做了若干年后,吕布在仁义上的名望甚至有可能超过了当年的王莽。
不过东汉人对王莽这样沽名钓誉的人有了jg惕之心,所以吕布在数年间都要努力掩饰自己的野心,让朝野上下都失去了jg惕心,与此同时,吕布让自己那些从龙之臣悄悄散布刘汉皇室在过去四百年的所有丑事,让刘汉皇室的威望渐渐丧失,直到民众认识到刘汉皇室根本没有资格再为天下之君时,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第722章王莽的教训
吕布又问董昭:“公仁,何为莫效王莽之策”
董昭一脸认真严肃:“本来王莽仁义名望冠绝天下,登基称帝并传国子孙万代乃是顺理成章之事,奈何他所行政策不是开罪世家权贵,便是开罪普通民众,更为开罪四边异族如果不是王莽诸多政策失当,他建立的新朝可能真的会延续下去,而刘汉绝无中兴重建本朝的可能。”
王莽上台后,发现新王朝内忧外患,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每个不足八个男人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过一井,超过部分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原来没有田的人可以免费受田;把大户人家的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世家豪强以及平民百姓的共同不满。
王莽不切实际地废除了五铢钱,盲目推行各种新币制,使货币的流通和信用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使财政经济陷于瘫痪。王莽的币制改革本意是削弱豪强大族的经济实力,但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造成了民间物价的不稳定,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引起了普通民众的不满甚至憎恨。
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汉末土地兼并带来的的危机,但严重损害了大地主豪强的利益,使他们开始厌恶并抵制王莽的统治。由于王莽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地主豪强多余的土地大多没有交出来。所以朝廷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应该受田的无地、少地农民,使他们也失去了信心。侥幸分到土地的人也不满意仅仅得到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王田”。数年后,王莽被迫恢复土地ziyou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