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 2)
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然后就是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最后是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像这种简单的工艺,在后世自然很容易打成,可如今是在大唐年间,想要生产出绝对合格的玻璃制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却难不倒杜睿。
整整一天的时间,杜睿就在书房当中,鼓捣出了玻璃的制作流程,和一些需要配备的工具,然后便带着杜贵去了,前次北伐,太宗上次下来的那五百户封邑,此事太宗做得倒是相当厚道,那五百户所占的耕地都是上等的良田。
杜睿到时,这里的里正慌忙出迎,他也听说了,如今他们这位小主子可是太宗和太子面前的红人,还是白身就享有了五百户的封邑,日后的前程那还了得,虽然杜睿年幼,乡民们倒也不敢怠慢。
杜睿和里正闲聊了几句,此时正值隆冬时节,去年的年成虽然不错,不过杜睿也免了他们的贡飨,里正自然是感恩戴德。
接着杜睿便在这个如今被命名为杜家堡的地方转悠了起来,为他即将开始的玻璃作坊选定地址,这里是他的封邑,说起来就是他名义上的领地,一个小小的国中之国,在他的封邑之内,杜睿除了不享有法权之外,治理权,税赋的权利,全都由杜睿一个人说了算。
连续两天的时间,杜睿总算是选中了一个临河的位置,这里在整个杜家堡的边缘地带,背靠着一座土山,临近泾河的分流,无论是保密,还是地理位置都是绝佳。
随后杜睿又将这里的里正叫了过来,两人密谈了一个下午,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全村的青壮年便被动员了起来,在杜睿选好的位置,按照他的指挥破土动工,忙了起来。
要建一座玻璃窑,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杜睿前世曾研习过天工开物,这些事情放在他的身上不过是小儿科,结果七天的时间,玻璃窑便被立了起来,那个高达六丈的大烟囱在这些乡人的眼中,也甚为可观了。
烧玻璃并不象yy小说那么容易,想要烧出好玻璃必须温度达上一千三百摄氏度以上,否则只能烧出市面上那些从西方的舶来品一一琉璃。
如果在杜睿的前世,这很简单,用大型电鼓风就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但现在想要发电必须最少有一个大型蒸汽机,还需要发电机、电瓶、变压器。杜睿就是知道造出一些粗制的这些机器,但现在根本是等于天方异谭。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现在杜睿的方法,用高炉,同时用燃度较高的焦碳。当然这才是第一步,后面还要造烘炉,高温熔烧成品的制品,须经烘炉徐徐退火,坩锅,装玻璃原料的用具,窑炉,主要目的在将玻璃原料融化,并坩锅需24小时保持高温,玻璃成型所需之钳子,牛车,主要作用在保温与预热,一方面节省玻璃加热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玻璃瞬间加热破裂,喷火嘴,主要目的在将玻璃软化,以便成行。
这才是准备工作,其次是选料。砂子二氧化硅、石灰石碳酸钙、纯碱碳酸钠,这几样东西现在都有,但都不纯,特别是砂子,酸碱度和其中金属以及其他成份,在这种原始的条件下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测出,然后再找出相关的矿物加进去中和。但总的来说虽然繁琐,科技含量都不高,所以杜睿才有把握,只是需要的时间长短罢了。
选好原料,在经过几天热窑的准备工作,此后不断的试验,重新配比原料的分量,失败,失败,再失败,终于在杜睿出来将近一月的这一天,第一炉成品总算是被制作了出来。
当杜贵捧着一个色泽清澈透明的高脚玻璃杯走出窑门的时候,乡邻们看杜睿的目光,都不禁有些敬若神明的味道了。
“少爷长安城里的那些毕罗肆也有卖琉璃的,为何他们的琉璃不似这般”
杜睿结果那个高脚杯,对着太阳看了看,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是放在当今这个年代,这般工艺水准的情况下,也算是不凡了。
“他们那只是琉璃,与这个是大不相同的”
杜贵也被勾起了好奇心,道:“究竟有何不同”
杜睿笑道:“他们那个只是琉璃,而本少爷制成的这个却是玻璃”
第一篇蛰居第八十三章七宝斋内藏七宝第八十四章大观园
如今市面上也有一些从罗马,大食传来的琉璃制品,在宋代也称为药玉,只是因为手法不当,工艺不高,所以制成的也只能被成为琉璃,透明度很差,而且其间还掺杂着杂色。
但是却因为是从西方万里之遥运来的,所以售价极高,但是却也深受大唐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族的追捧,基本上一件琉璃制品,都能卖到一两百金的价格。
如今杜睿手中的这个高脚杯,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要比西方舶来品强上百倍,而价值,想这么一个高脚杯,也不过一两白钱罢了。
杜贵满脸激动的看着,心道:少爷不愧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别人都不知道的事,到了少爷这里,都迎刃而解,如今就连这玻璃都造出来了,当初离开莱国公府的时候,家里那婆娘还有怨言,不愿意跟着出来吃苦,被我揍了一顿,如今看她还有何话说。
杜睿看着杜贵痴痴呆呆的模样,笑道:“杜贵你来说,像这么一个酒杯,售价能有几何”
杜贵闻言,心中盘算了一番,道:“少爷制的这玻璃,要比那些红毛绿眼番人的琉璃强上百倍,小人看,怎么一件也要五百金才行”
周围的那些乡邻闻言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五百金那是什么概念,在丰年,这五百金养活一户四口之家,便是一二十年也有盈余。
杜睿闻言摇了摇头,杜贵见状道:“少爷可是觉得低了”
杜睿一笑道:“不是太高了”
杜贵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怎的还有人嫌弃自己的东西太贵
杜睿也不等杜贵说话,道:“今后像这样一件小器皿,便售价五十金,大的便售价一百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