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8(1 / 2)
人割了去”
天草四郎说得义愤填膺,就好像当真是个大唐小卫士一样,那模样,要是此刻杜睿在他面前的话,他都能和杜睿真人k
李义府闻言,眼睛再次亮了起来,姑息养奸,私纵叛逆,这个罪名可也不小啊
而且杜睿居然不请示李承乾,便自作主张,不管杜睿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可是在外人看来,这么做,显然是没把李承乾放在眼里。
至于杜睿为什么这么做,这件事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要李承乾因此心中恼恨杜睿擅权的话,那可就好办了,到时候将杜睿也牵连进刘仁轨谋反一案里面去,揭发一个惊天大逆案件,李义府仿佛都已经看到自己平步青云之后的模样了。
见李义府之时沉默不说话,天草四郎还以为自己说的不够,忙问道:“李大人在下说的句句属实,绝对没有半句妄言”
李义府猛地反应了过来,看着天草四郎笑道:“好好好”
李义府三个好字,猛地站了起来,道:“田先生人在草莽,却心系国事,殊为难得,若不是有田先生揭发的话,险些便让杜睿这无父无君的大逆之人逍遥法外,田先生,等本官奏明圣上,定要为田先生请来封赏才是”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一喜,忙道:“李大人客气了,在下也不过略尽绵力,若没有李大人这等刚正不阿的朝臣,在下便是想告,也是求告无门啊”
李义府被天草四郎这个马屁拍的格外舒服,笑道:“田先生谬赞了,本官别的不敢说,只有这一颗忠正之心,却不是假的,那杜睿虽然位高权重,深受当今圣上信任又如何,他受皇恩却不思回报,刘仁轨大逆谋反,他却为之遮掩,这等人如何能在朝辅佐圣上,本官不知此事还则罢了,既然知道了,便一定要彻查到底”
李义府连连表着决心,要不是天色渐晚,皇城宫门封闭的话,他恨不得现在就到李承乾的面前,揭发杜睿的罪行。
天草四郎见事情已经办妥,也不再多留,便是这长安也不能再留了,他知道他的对手杜睿也是个聪明人,一旦杜睿回来,只怕立刻回察觉到是他在兴风作浪,到时候,长安戒严彻查,他便是想走都走不了。
拒绝了李义府的挽留,天草四郎以怕被杜睿报复为名,当即便离去了。
走出李府的大门,近藤勇忙问道:“大人如此当真就能搬到那杜睿吗”
天草四郎诡异的一笑,道:“就算是不能将其搬到,唐国皇帝为了堵天下悠悠之口,也会给杜睿一些惩罚,只要杜睿离开了朝堂,到时候,我们就有机会了”
近藤勇也猜不透天草四郎的心里究竟在盘算什么,不过这种事天草四郎既然不说,他也不敢多问:“大人我们现在要去什么地方”
天草四郎沉吟了一阵,道:“离开长安,去扬州,等待机会,大和一定会复兴的”
再说李义府这边,天草四郎走后,李义府兴奋的简直都要睡不着了,他并不怀疑天草四郎的话,因为他很清楚,像他这样的小官,天草四郎没理由会害他,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杜睿真的坐下了那等包庇纵容的事。
李义府在床榻之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披上了一件外衣起身,就开始写奏折,他实在是等不了了。
心情激动之下,他的手都在打颤,以往一向笔头子功夫甚好的他,这一次一本奏折居然反反复复的修改了多次。
语气太严厉了不好,如果到时候此事查无实据,再加上李承乾有意纵容的话,这件事还当真麻烦,得罪了杜睿不说,估计还要被李承乾记恨上。
想想看许敬宗的下场就知道了,堂堂托孤重臣,居然因为得罪了杜睿,就被李承乾发配到了岭南受罪。
李义府虽然不怕这些,可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失去了功名利禄才是他最为担心的。
语气太轻了也不行,到时候李承乾一句“空穴来风”,说不定还要治他一个诬陷诋毁的罪,要是那样的话,可就麻烦了。
李承乾和杜睿亲如手足,这件事全天下人都知道,要是李承乾有意回护的话,说不定就因为他的语气轻了,结果就来了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直等到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的时候,李义府的奏折才总算是修改好,看着手上的奏折,李义府的心顿时一阵狂跳。
能不能成事就在此一搏了
杜睿啊杜睿这可怪不得本官,要怪就只怪是你自己放平了身子,来做本官的垫脚石
第六篇东瀛风云第十七章参奏
七八月份的长安城,一大清早,露水还没有退去,青石板上海湿漉漉的,西市内的小商贩们便早早的摆开了摊子,为一家的生计奔波开来了。
李义府今日也起了个大早,不应该说他根本就没睡,昨天一整晚的时间,他都在琢磨着怎么才能上得朝去,面前李承乾,将这件惊天大案参奏到圣驾面前。
李义府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小官,按照礼治,他根本就没有资格上朝,即便是有本章要上,也都是上交到御史台,再由御史台送往尚书省,经尚书令看过之后,觉得确实是大事,才送到李承前的面前,也就是说李义府找到了这个好的一个机会,可是他却连见李承乾,都做不到。
不过,这倒也难不倒他,李义府很清楚,这就是自己的一个机会,能不能一朝名闻天下知,就看这一次的话,成了,他就是王侯将相,败了,他就是牛马匹夫。
李义府一路小跑着到了承天门前,天色还只是蒙蒙亮,这时候已经有朝臣赶来上朝了,世人都追逐功名利禄,可是谁又能知道,这名利二字,有多么折磨人呢。
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寒窗苦读十余载,学会了满腹经纶,追逐了一辈子的名利,可是到头来呢或许还比不上那些深山古刹之中的老僧来的清闲。
在一众紫绶朝服的重臣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着青绿袍的小官,还是非常扎眼的,一些人刚到,就注意到了这个站得笔直的中年人。
看面相倒是颇为英气,只是这般年纪了,却还是个正八品的小官,想来也是能力有限,一些人看了一眼,便不再关心了。
可是却也有人认出了李义府
“苏大人那人是谁,怎的这般不懂规矩,这里也是他能来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