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3(1 / 2)
不得好去”
安康公主闻言,凑上来,拉着杜睿的手,道:“睿郎难不成你还在埋怨皇兄你就帮一下皇兄吧,当日都是他一时昏了头,才犯下大错,让你寒了心,可不看僧面,看佛面,便看在我父皇的面上,帮帮他吧难道你当真忍心看着那些大食胡人将中原的锦绣江山糟蹋了,让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杜睿听到这句话,终于说到他心中最柔软处,他终究最在乎的还是这个炎黄子孙的天下,李承乾当日虽然负了他,可总归两人的关系非是君臣这间那种简单的关系,两个人之间更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如今眼看着李承乾为难,杜睿也是不忍心。
沉吟了片刻,道:“那好吧,如果李大人和太子当真是来寻我的,我也只有答应下来了。”
安康公主和汝南公主听到后,对视了一眼,都高兴的笑了,敢情他们把杜睿当作无所不能了,只要杜睿一去西域,那么弹笑间,大食人就会灰飞烟灭一样。
当天,李世绩和李弘就到了杜睿的府上,李世绩代李弘宣读了圣旨,原本李世绩也认为,杜睿不会那么痛快的奉召,定然需要他一番说辞,才能将杜睿请出山,可是让他意外的是,杜睿居然连一丝犹豫和不愿都没有,恭恭敬敬的接过了圣旨。
这下李世绩反倒有些不大适应了:“杜大人可有何要求”
杜睿将圣旨交给了一旁的杜平原,道:“为国效力,又何来什么条件李大人在下潜居于此,对前线之事,知之不多,不知如今西域的局势如何了”
李世绩长叹一声,道:“杜大人局势甚为糜烂,苏定方引大军在葱岭一战,便折损过半,邱志磊负责断后,业已战死,秦束将军也不知所踪,生死未卜啊”
秦束生死未卜
杜睿闻言,心头顿时一阵狂跳,上前一步,攥住了李世绩的胳膊,急道:“秦束秦束怎的了”
李世绩知道秦束是杜睿的妹婿,两人又一向交好,忙道:“秦将军自钵息德城突围而出,刚到葱岭,便遇上了大战,秦将军不顾自家人困马乏,将突围而出的五千飞虎军交割给了苏定方,便和邱志磊将军一同断后,也不知究竟如何了”
邱志磊死了秦束生死未卜
杜睿整个人都愣住了,心头顿时一阵火起,既是对大食人的,更是对李承乾的,要不是李承乾好大喜功,执意西征的话,焉能有此惨败。
这一刻杜睿当真想拒不奉召,爱如何,便如何,可是终究下不了这个狠心,强压住内心的火气,道:“李大人方才你问在下有何条件,好在下便提上几条,让杜睿奉召不难,只需依我三件事便可”
李世绩忙道:“杜大人有话尽管说,老夫来此之前,圣上曾有明言,杜大人但有所请,无所不依”
杜睿闻言,点头道:“好第一,这次在下去长安,不入宫,不面圣”
“这”李世绩闻言一愣,他看得出,杜睿对李承乾的怨气不但没有化解,反而因为这场惨败,和秦束的生死未卜,变更更深了。
杜睿接着道:“第二,要击退大食,需兴全国之力,将左右羽卫十万人交付于我还需授我临机决断之权”
李世绩道:“此时老夫也不敢做主还需请示圣上”
如今长安的禁军只有十五万,除了杜睿所说的左右羽卫之外,还有右屯卫军,这件事李世绩可不敢做主,他虽然相信杜睿,可是谁知道杜睿盛怒之下,会不会作出什么不轨的举动来,要知道杜睿在军中的威望,可是无人能比的。
杜睿接着又道:“此次在下只是顾念着大唐江山社稷,和天下的黎民百姓,方才答应出山,此战过后,我一不受奉,二不受赏,从今以后,在下只愿逍遥山林,不再返回长安了”
这下不单单是李世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都能看得出,杜睿这一次是当真要退隐了。
第七篇永徽第二十二章
杜睿的三个条件,让李世绩也是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答复,只能说要请示李承乾决断,不入宫,不面圣,功成之后,即刻归隐,杜睿这般说,摆明了就是心中对李承乾还怀着怨气,只是让李世绩想不明白的是,杜睿给他的感觉一向都是心性豁达,不拘小节,当年太宗皇帝也曾两次将他罢黜,可每逢有事,他都不计前嫌,尽心效力,可这一次是怎的了
杜睿对李承乾确实有怨气,只不过这怨气,并非是因李承乾对他心怀猜忌,而是因为李承乾好大喜功,为了成全自己一代雄主的功绩,居然将数十万大唐精锐陷于死地。
败于大食,西域局势糜烂,危在旦夕,大唐数十万精锐之师折损大半,可以说李承乾的一时贪念,将贞观一朝,太宗皇帝君臣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成果,短短数月之间,就被他挥霍的差不多了。
还有一事,便是在褚遂良去职还乡这件事上,褚遂良性格刻板,又是个倔脾气,死脑筋,当初杜睿变法之时,褚遂良也曾和那些世家大族之人,搅和在一起,坚决反对,甚至都见杜睿骂成了逆子贰臣,杜睿也不大待见这个老夫子,可是个人好恶放在一旁,就连杜睿都不得不承认,褚遂良是一个正臣,忠臣,而且有他在朝中,朝中的正气便多了几分保障,那些魑魅魍魉便无法近身,蛊惑君王。
杜睿虽然对褚遂良是敬而远之,可是却也敬佩其为人,这样的一个忠臣,尤其还是太宗皇帝给李承乾留下的托孤老臣,李承乾居然都能罢黜,杜睿的心里岂能不怨。
再加上邱志磊战死,秦束生死未卜,飞虎军伤亡殆尽,大唐精锐遭逢惨败,数十年积累的威名,一朝丧尽,让杜睿当真是心寒了。
“太子殿下李大人杜某只这三个条件,若是圣上不肯应允的话,请恕在下也无能为力”杜睿说得异常坚决,让李世绩不禁面露难色。
一旁的李弘,不过是个孩子,虽说是天潢贵胄,可是能有什么见识,不过似乎也听明白了个大概,为难的看向了李世绩,见李世绩皱眉不语,便又求道:“太傅父皇因西征之事,整日愁眉不展,弘儿还请太傅开恩,帮帮父皇吧”
杜睿闻言,忙道:“太子殿下言重了,杜某不敢不过杜某心意已决,只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李世绩闻言,登时有些恼了,道:“杜承明你也太过无礼,圣上能遣太子殿下前来传旨,便已然承认当初之事有过,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如今朝廷用的着你,你怎敢如此要挟,难不成你还等着圣上亲自来杜陵请你”
杜睿应道:“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世绩道:“当初先莱国公,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曾有过半句怨言,如今你怎的如此无礼真真失了先莱国公的满腔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