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3(1 / 2)
哀,多少孩子失去父亲,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父母失去儿子。
杜睿就这般满腹心事的到了龟兹,席君买将不会去长安,他的职责是稳定西域的局势,两人就要在此分别了。
“席将军多保重”
在龟兹休整了两日,把那些栗特人全都交给了席君买安置,杜睿又要离开了。
席君买也对杜睿拱手道:“大帅多保重不知大帅此次回返,有何打算”
杜睿知道席君买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也不想隐瞒,道:“此番率军出征实非我的本意,此次回去,待交割了职司,我便准备返回杜陵,从此也不想再过问朝政了”
席君买道:“大帅可是还在埋怨圣上”
杜睿闻言笑道:“席将军何出此言”
席君买笑道:“大帅的心思都在脸上,末将如何会猜不到,只是大帅想的有些偏颇了圣上虽然急功,然此番大战,想来苏将军以及那些战死的将士都不会埋怨圣上的”
杜睿道:“这是为何此番如果不是圣上好大喜功,仓促进军的话,如何会用葱岭之败,十余万将士也不会战死沙场了这难道不是圣上之过”
席君买闻言,连忙向四周看了看,心中不禁一阵苦笑,像这般直言圣上之过的事情,也就只有杜睿能做得出来。
“圣上虽有小过,然身为大唐将士,征战沙场,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大帅当年的诗句犹然在耳,激励着多少大唐男儿奔赴战场,为国效力,为何大帅却忘记了末将当初还在且末之时,便时常听闻大帅的战绩,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这是军人的宿命,又有什么好怨恨的”
杜睿闻言也是一阵怅然,仔细想来,席君买说得未必没有道理,李承乾虽然有错,可是那些战死疆场的大唐将士,谁会去怨恨呢
“席将军的话,我记下了”
席君买又道:“大帅方今大唐之强盛,远超汉晋,末将并非谬赞,然天下人都看得分明,大唐能有今日,大帅出力颇多,末将只盼大帅能以国事为重,来日若是还有机会,末将还愿在大帅麾下效力,为国建功立业”
杜睿看着席君买满眼的热切,心下也不由得一阵感动,如今的杜睿还缺什么,论财富,他富可敌国,杜家商会开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论名望,他身为大唐文坛泰斗,一部资治通鉴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杜睿现在所盼的也不过是,千百年后人们提起他的时候,能说上一句:华夏之强盛,盖因杜承明
杜睿想着,对席君买一拱手,道:“杜某记下了保重”
席君买道:“保重”
大军继续向东开拔,距离长安也越来越近了。
长安城中,杜睿的捷报早已送来,又是一次大胜,让长安再一次沸腾了,人们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豪,能生在这么一个盛世,实在是大唐百姓的幸事。
李承乾欢喜过后,心中不由得有些失落,杜睿回师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原本他还在盼着杜睿能趁势将阿拉伯帝国给灭了,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这个时候撤军,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虎头蛇尾。
不过李承乾也知道,眼下的大唐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进兵了,原本他还觉得,以大唐兵锋之盛,要灭阿拉伯帝国的话,定然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容易,可是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他也清醒了。
李承乾认识到,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强国,是一个不弱于大唐的强国,想要将其灭亡,绝非一朝一夕的时间能完成的。
同时李承乾也知道了苏定方战死的消息,这让他不禁深深的自责,苏定方是太宗皇帝的爱将,为大唐灭亡西突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苏定方战死沙场,他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若不是他将李义府派去做监军的话,苏定方如何会死。
还有一件事,让李承乾陷入了深深的惆怅之中,那就是杜睿,当初杜睿曾有明言,不进宫,不面军,一旦战事结束,立刻返回杜陵。
可是李承乾如何舍得杜睿走,经历了此番战事,李承乾已经彻底消除了心中杜睿的猜忌,杜睿是个当真一心为国的人,如若不然的话,他怎会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便召之即来。
可是李承乾也知道,他此前的猜疑,已经让杜睿寒心了,如何才能将杜睿留下来,就成了他眼下最为头疼的事情。
李承乾对杜睿十分了解,知道杜睿一身傲骨,根本就不会畏惧皇权,杜睿若是想走的恶化,他便是降下多少圣旨都无济于事。
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李承乾只能再次求助于李世绩。
只是可怜李世绩老先生,偌大的年纪,身体又不好,刚刚回府,还没等喘口气,又被召进了皇宫,似李世绩这般几乎要成精的人,只是一想,便猜到了李承乾的心思。
其实他何尝不是盼着杜睿能留在朝堂,如今皇后武京娘的手越伸越长,朝中那些少壮派大多都投在了武京娘的门下,那些人只会夸夸其谈,全无半分真本事,特别是这次,为了迎合李承乾的心思,居然有人弹劾杜睿未经圣命,擅自撤军,是大逆不道,要不是李承乾还算清醒,说不得杜睿又要负气出走了。
而像他们这样务实,敢于担当国事的老臣,却是越来越少,若是杜睿能留下来的话,肯定会有所改变。
当初杜睿主持变法,那个时候杜睿的手段,他可是记忆犹新,只要杜睿留下来,李世绩相信朝中的风气肯定会大为改观。
到了承庆殿,君臣见礼毕,李承乾便迫不及待道:“英国公杜承明的大军不日便要到长安,老爱卿好歹想个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将杜承明留住才是”
李世绩闻言,忙道:“圣上要想留住宋国公并不难,关键是,圣上将来要如何待宋国公,这个才是关键”
李世绩虽然没有明言,但是李承乾也听出李世绩言语之中是在埋怨他当初猜忌杜睿,才气的杜睿去职还乡。
“当初确实是朕的过错,朕自当反省,若是杜承明能留下,朕保证以后决不再犯”
做皇帝能做到李承乾这个份上,其实也殊为难得了,便是当初的太宗皇帝,即便是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却也不肯在嘴上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