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 分节阅读 702

分节阅读 7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是夺取迦太基,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对北非的统治。

709年,阿拉伯军队进抵大西洋沿岸。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进入比利牛斯半岛,趁西哥特王国发生内讧,社会和宗教矛盾重重之,占领了半岛大部分地区,建立起阿拉伯人的统治。

从705到715年,阿拉伯军队侵入中亚细亚的费尔干纳、喀布尔地区。为了占领这些地区,阿拉伯军队与突厥族游牧部落及大唐进行了交战。

712年,阿拉伯军队进入印度,这支军队虽不足6000人,但装备精良,有可拆卸后用骆驼运载的掷石器和攻城器等。阿拉伯军队连续击败印度人后,将印度河谷并入阿拉伯帝国。

717年,阿拉伯军队分水陆两路再次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进攻。陆路以骑兵和骆驼兵为主,号称12万人,越过小亚细亚,从阿拜多斯城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欧洲大陆,包围色雷斯。水路1800艘战舰从叙利亚和埃及港口出发,直驱博斯普鲁斯海峡,同时20艘各载100名重装士兵的大型战船紧随其后,准备登陆作战。

拜占庭军队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方针,拆除设在进港海口的防卫铁链,任阿拉伯舰队驶进港湾。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出火箭、火船和火矛,投射“希腊火”。阿拉伯舰队在突然袭击下大乱,在熊熊烈火中几乎全军覆灭。陆路一支因阿拉伯士兵不耐严寒,且供应不足,加之时疫流行,战斗力锐减,被拜占庭收买的保加利亚人乘机进攻,重创阿拉伯军队。另两支运送武器、士兵和粮食的阿拉伯舰队也被击溃。至此,围攻君士坦丁堡长达一年零一个月的阿拉伯军队,以失败而告终。

君士坦丁堡会战之后,拜占庭开始向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展开全面进攻,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转折,拜占庭转为战略进攻,阿拉伯转为战略防御。

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大海战中,拜占庭击溃了拥有1000多艘战舰的阿拉伯舰队,夺回了塞浦路斯。8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屡获胜利,把阿拉伯人赶到小亚细亚东部,重振了“帝国”的声威。

750年,阿拉伯帝国内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迁都巴格达。此后,拜占庭与阿拉伯争夺的重点主要在小亚细亚和上美索不达米亚、黑海沿岸及地中海东部和意大利等地,虽然战事连绵不断,但规模不大。

公元732年,一支阿拉伯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似乎他们就要征服欧洲了。但这一次他们却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在732年10月的普瓦提埃一战中,阿拉伯军队被号称“铁锤查理”的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打得大败,被迫退兵。这一战终于阻挡了阿拉伯人进攻的步伐,使得欧洲各国免受阿拉伯人的威胁。

虽然阿拉伯人最终未能打下欧洲,但在短短的百余年间,他们征服了西亚、北非、波斯、印度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在这片广大的地域统治了数百年。它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使阿拉伯的科学文化有了高度的发展,在哲学、文学、数学、药剂学、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音乐、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它也使伊斯兰教传遍各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使阿拉伯文化给中东、远东的历史和欧洲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首先取决于拜占庭和波斯帝国连年战争,国力衰竭,无力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

阿拉伯是游牧民族,军队以骑兵和骆驼兵为主,主要武器是投枪,擅长沙漠作战,但不善用弓、剑、长矛和攻城器械,攻城的方法只是强攻、策反和封锁。

因此,在战术上并不占优势。但拜占庭已历经长年战乱,内部党争不已,阶级矛盾突出,军队成分复杂,又在几个方向抗击阿拉伯的进攻,常常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使阿拉伯人得以顺利地进行扩张。

其次,阿拉伯军队组织严密,骑兵部队机动快速,从而能达成作战的突然性。在战术上为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战斗队形借鉴拜占庭和波斯军队的长处,沿正面和纵深分为前卫、中军、左翼、右翼和后卫几部分。两翼用骑兵掩护,并掌握强大的预备队。当出现胜利希望时,迅速将主力投入交战,追击敌人时要求迅猛异常,穷追不舍,以便不断扩大战果。

同人们想象中飘忽来去的轻骑兵不同,早期穆斯林其实是以其优秀的步兵系统作战的,他们基本没有骑兵。传说中的机动力来源于对沙漠地形的掌握以及他们的骆驼。实际战斗中他们确实都是步行战斗。

这些阿拉伯步兵的盔甲非常拙劣,普通士兵基本处于无甲状态。他们用弓箭和标枪战斗,近战则使用长矛和双刃直剑。比起外部的世界,阿拉伯沙漠的军事形态很落后,他们的成功源于伊斯兰教宗教狂热带来的无比勇气,以及几代天才将领的指挥才能。

虽然装备和战术全面落后,但是早期阿拉伯步兵仍然凭借计谋,宗教狂热和幸运战胜了以铁骑为主力的,强大的波斯萨珊帝国。

在利益和宗教狂热的驱使下,阿拉伯开始了迅速而大范围的扩张,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灭掉萨珊波斯后,穆斯林军队已经拥有了骑兵系统,他们的骑兵学自拜占庭和波斯。轻骑兵是骑弓手,重骑兵则是兼具骑射和近战双重功能的骑兵。盔甲为锁子甲或鳞甲。阿拉伯骑兵作战风格机动灵活,能够有效的配合他们的步兵主力作战。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是一个年代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军队的核心是其步兵系统。由于国力的强盛,铁制盔甲被大量普及。阿拉伯帝国采用柏柏尔人的步兵阵形,分为三条线:第一条是手持长矛和大圆盾的重步兵;第二条是持标枪的投掷步兵,第三条是持复合弓的射手。

攻击输出主要来自于2,3两条轻步兵线,第一条重步兵线则是移动缓慢但却坚固的防线。该阵形预留有让己方骑兵通过的通道,阿拉伯骑兵进进退退的灵活的战术就是以这支强大的步兵为根基的。

阿拉伯帝国的骑兵系统也很强大,后世的人们提起古代阿拉伯军队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骑兵。阿拉伯的战马是人为育种出来的世上最优质的战马,远胜原生态的马种。他们的轻骑兵速度极快,会使用标枪反复骚扰对手,一旦对方的战阵在骚扰下出现漏洞,他们的贵族重骑兵就会给对方以强有力的冲击。

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军队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阿拉伯帝国也扩张成为西起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北非,东至中国边疆和印度中部的广大区域,成为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只有小亚细亚的拜占庭、西欧的法兰克和东方的中国唐朝暂时的防守性的阻挡住了他们。

已经高度发达的阿拉伯帝国依然实行其游牧民族前身的民兵制度,因为阿拉伯人的全民尚武精神使得他们的民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