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曹长久看王所走神了,叫了几遍没反应,只好抓起他的手摇了摇。
王所回过神来,说道:“人老了,居然注意力不集中了,我们刚才说到哪了”
曹长久:“您说到757工程在预研了,王伯伯757是什么工程啊,听代号似乎好神秘。”
王所:“没什么神秘的,75年7月立项研究,所以代号757工程,目标就是研制华夏自己的亿次巨型计算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曹长久笑道:“这么说,咱们国家很快也会有亿次巨型机了。”
王所摇头:“没那么简单,我们所的上一个项目是013型大型计算机,已经研制成功。757工程正式立项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延续013的系统架构,这样做可以避免研发风险。但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就是cray-1的出现,其先进的向量系统架构,超越一切的速度,相对低廉的成本,将我们的013机改进计划羞辱的无地自容。”
长久问道:“所以我们就将一切推倒重来”
王所:“不错,国家决定让757机兼容cray-1,毕竟要承认我们和西方有差距,落后就要追赶,学习并不可耻。”
曹长久忽然想到一件事:“美帝不是把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封锁的很严密吗怎么咱们能兼容它,这好像要了解很多技术啊。”
王所笑道:“cray-1是商业计算机,而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呵呵。”
昨天又喝酒了,罪过罪过,在此请教大家一个问题,长久后面的发展肯定是参与研制757了,然后呢是让他出国深造还是留在国内苦苦挣扎留在国内是我的想法,我想让他感受到现实的残酷,让其感到痛苦、绝望,于绝望处陡逢生机,咋样
出国似乎更容易一些,然后和那些叱诧风云的大公司竞争似乎太顺了,有点作弊的感觉,我不太喜欢。亲爱的书友们,你们说捏
十六
经过一夜的详谈,曹长久正式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第二研究室,王所还特地给他办了一系列的手续,特聘的助研,享受24级待遇,每月领工资450大毛。
就为这待遇的问题,王所可是费了心思。曹长久年纪小,啥资历都没有,根本就是一个黑人。
为此,王所特地找了张爱萍将军。张将军是757项目组的组长,协调工程的一切问题。王所找上门去,一通游说。
张将军一听是老军人的后代,当即拍板,既然项目组需要他,就按军属子弟标准收人吧。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曹长久是不在乎这级别那待遇的,那充满超前思想的脑袋里完全没有档案、等级、出身的概念,完全没有想到王所的努力所给他带来的好处。
他只是一门心思的投入到了757工程中,虽然时常听说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存在,可要将它创造出来也挺不容易的,就算曹长久在梦中见多识广,依然对此所知不多。
所以在王所的领导下,全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一边学习一边研制,上午焊电路板,下午编写程序,晚上还抽空上上课。
焊电路板曹长久不在行,不过他喜欢看。大型计算机的电路复杂,电子元件成千上万,发热量大,海量的焊接点有一个错了都不行,更不用说热胀冷缩效应下脱焊点的检查了。
项目组里的焊接高手不少,风格各不相同,不过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手拿着烙铁,一手手指触摸着电路板上的焊点,全凭手感,摸到脱焊的地方就是一家伙上去,精准无比。
曹长久叹为观止,曾经也试着掌握这种架势,可惜失败了,还在手指上留下了一个水泡,遂放弃修炼这门技艺,专心编写程序。
这是长久的强项,小孩心性也想炫耀一番,只是遇到了物理及生理上无法解决的难题手太小了,力道也不够大。
机械式键盘一键一字,摁下去很有手感,当然也很费劲。长久卯着劲和别人比速度当然吃亏,半天下来小手指头都哆嗦了。再看看那些老程序员,一行行的汇编代码流水一般从指尖发出,那样子轻松写意,末了还不忘了感谢长久一声:“这个屏幕显示做的还真不错,用起来舒服多了。”
呜呼,这个似乎也不能比,曹长久满心的骄傲瞬间崩溃,只好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学,自认基本功不扎实。
晚上的课程基本上是王所主讲一小时,后半段时间就是大家互相讨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曹长久最风光的时间,王所偶尔会让长久上台讲讲现代编译器原理及并行算法研究。
项目组的人倒也没有轻视长久这个少年,好歹也共事了一段时间了,大家互相也有了一些了解。无论长久有没有资格站上这个讲台,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显示系统还是多用户操作系统都让大家起了敬佩之心。
不说都快忘了,多用户操作系统已经被移植到所里唯一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了。由于长久早就对移植有所准备,将操作系统分成两个部分,核心层直接用汇编编写直接操作硬件,系统层则使用c语言,这样兼顾了性能和可移植性,从小型机移植到大型机只要重写一遍内核就行了,不需要将所有代码改写。
不然的话几万行的汇编代码实在让人头疼,一行行的转换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大型机上,长久的操作系统终于发挥了威力,经过修改可以支持40个用户同时上机而互不干扰。
新系统安装上去后,曹长久还不放心,时刻监视着系统的动静,生怕崩溃。然而据小组使用的人讲,感觉非常好,就似乎没人都拥有一部自己的主机一样。
甚至有人还夸长久是个软件天才,据说国内以前只有北大杨芙清教授才主持做成功过大型磁盘操作系统。想不到这家伙也能做成功,可见其能。
这些溢美之词让长久有点飘飘然,终于有人承认自己的努力了,而王所则告诫他戒骄戒躁。
新系统上去了,编译器也有了,都是长久原装的。可是这顶多是试用而已,虽然大家感觉很好,但是却没有一个应用软件。
王所他们也看不清这个系统的前途,一方面系统的确好用,另一方面新环境里啥都没有,就一空壳子,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王所曾经开玩笑的说:“也不知道这东西养不养的活”
这正好触动了长久的神经:“我写的的东西我自己养,肯定能活。”
不过长久还是怕它活不下去,给新系统起了一个小名“狗剩”。龙芯哈哈哈哈哈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