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2)

韩明秀在心里感叹了一番,因为已经对他上了心,自然也就事事为他着想了,她把那二十块钱又递到了他面前,说,“这个钱你自己留着吧,我手里还有点儿钱,够花了,而且你也不用给我邮钱,我守家待地的吃喝住都不用花钱,不像你在外头,干啥都需要钱,还是你留着花吧。”

霍建峰说,“我在部队里吃住也不用花钱,且我们驻扎的那个地方还很偏,有钱都没地方花去,还是你留着吧。”

他一边说一边推回她的手,顺便儿还偷偷的握了她的手一下。

她的手小小的、软软的,握在手里真舒服啊,舒服的他都不想松开了!

韩明秀的手被他的我在掌中,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抽回手,说,“那好吧,我先收着,你要是有用钱的话就给我写信,我给你邮过去。”

她脸色微醺的把钱收了回来,揣进了衣兜儿里。

揣钱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奶奶给她的那个布包,一下子想起奶奶给她传家宝的事儿了。就掏出布包,在霍建峰眼前晃了晃。

“你看,奶奶把你们家的传家宝给我了,你知道这里边儿包的是啥吗?”

霍建峰摇摇头,微笑说,“我还不知道我们家有一件儿传家宝呢,看来奶奶对你比对我还信任啊。”

韩明秀打开布包,开玩笑说,“那就让你跟着我借借光,看看这传家宝是一件什么样的宝贝吧!”

布包被打开了,里面是个小小锦缎绣花布袋儿,布袋巴掌大小,袋口儿用绳子收着,解开绳子,把里面的东西掏出来,竟然是一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白玉碟子。

玉碟很小,只有掌心那么大,碟子说莲花形的,碟子的外身刻成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碟心里面却密密麻麻的刻着一些梵文,跟她空间钵盂上刻着的差不多,只是比那些梵文的字体还要小,不仔细辨认都看不出来。

这么小的字,就是搁在现代都很难刻上去,真不知霍家的祖先是怎么刻上去的!

韩明秀拿着这个白玉碟,翻来覆去的观赏着,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赞叹。

果然是传世的东西,当真是一件稀世珍宝呢,且不说这碟子温润剔透的玉质和洁白无暇的颜色,就光凭碟子上那巧夺天工的微刻,就足以让这件东西成为稀世珍宝了,难怪老太太这么重视呢。

观赏了一会儿,韩明秀感慨着说,“看来你们家祖上肯定有一个当大官儿或者是大富大贵的人,不然不可能传下来这么好的东西。”

霍建峰说,“这个我也不大清楚,不过,咱们对外还是要自称是八辈贫农,这个光荣的家庭成分到啥时候都不能丢了。”

韩明秀不禁莞尔。

这个时代,谁家要是八辈贫农可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儿,就像是印度等级制度中的上等人似的,国家晋升干部和选拔人才都要首先考虑这样家庭成分的人员,而那些中农或富农成分的人,就像是等职制度中的下等人,再有能力和功勋也是白扯,一条家庭成分不过关,就足以把你的所有才华和功绩抹杀掉,那种成分的人,在这个年代很少有出息的,顶着那样的家庭成分,他们就是龙也得盘着,是只虎也得卧着,想干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

韩明秀甚至其中的道理,当然不会犯忌,她把玉碟又放回到袋子中,笑着说,“放心吧,这个八辈贫农的金牌身份,我永远不会丢掉的。”说着,按原样把玉碟包好了,装进了衣兜里。

霍建峰没有在意那件传家宝如何如何,他的心思都在他未婚妻身上呢,“你要记得给我写信,平时多吃点儿好的,有事儿的话可以给我发电报,没事儿时也可以去军区看我……”

不知何时,他变得啰嗦起来了,一路上又是嘱咐又是唠叨的,罗嗦了一道,终于到孙敖屯儿了。

站在韩明秀家的门外,霍建峰定定的看着韩明秀说,“秀儿,我得走了,你可要在家好好等我,我后年休假就回来娶你……”

韩明秀微笑看着她说,“好,我等着你……”

霍建峰又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才转身大踏步离开了,他走的很急,一次都没有回头,像是怕回了头就舍不得走了似的。

韩明秀一直看着他,直到他走的不见人影才回屋去。

哎,半月前于她而言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现在已经开始让她牵挂了……

第90章 未婚夫的来信

霍建峰走了,他的离开让韩明秀感到非常的郁闷,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整天心事重重,若有所思的。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几天,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霍家的传家之宝给吸引过去了。

霍老太太给她的那块莲花形的玉碟,因为太贵重了,韩明秀怕搁在外面弄丢了,就收进了空间里。

有一天,她忽然想到那个碟子,想拿出来把玩一下时,这时她才惊悚的发现,那个莲花形的小碟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飞到空间的上方去了,像个飞碟一样悬浮在空间的上方,保持着固定的高度和位置,但是只要她用意念一想,它就能从空间的半空中飞出来,飞到她的手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大概是这个空间钵盂跟那个莲花碟子出自一处吧,不然为什么钵盂壁上和玉碟里面都刻着一样的梵文呢?

至于这个莲花碟子有什么用,韩明秀目前还不知道,但是既然能跟她的空间产生反应,就一定有什么作用,只是她目前还没弄明白而已。

没弄明白就没弄明白吧,韩明秀也没有过多的在这件事上纠结,因为她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做,都忙的不可开交了。

现在,家里边儿有一个正在坐月子的产妇和三个小娃娃需要她照顾呢,除了伺候月子和照顾三个外甥女儿外,她还得继续写那篇小说,偶尔还得去趟小东山屯儿,给霍奶奶送点儿好吃的,或者去队长家窜窜门儿,送送礼,贿赂贿赂队长啥的。

大姐跟王满囤已经正式离婚了,前两天大舅就把司家洼子生产队给开的离婚证明给送来了,证明上不光有王满囤亲手签的同意离婚四个大字,还有司家洼子生产队的队长签字和生产队儿的大红戳儿,这就表示大姐的婚已经离的利利索索的了。

他们已经彻底离婚了,韩明秀就不得不帮大姐考虑以后的生活,她想先把大姐和三个小外甥女儿的户口迁到孙敖屯儿来,然后再做做队长的工作,让他代表孙敖屯儿村委会同意接纳大姐她们娘四个。

另外,她还想叫队长给大姐一份清闲的工作,能让大姐在工作之余还有精力去照顾孩子们,所以这份工作一定不能太累了,只要工作清闲些,少挣点儿公分也是可以的。

还有,她要给大姐她们娘几个争到一份儿自留地,还要给自己也找份儿清闲自在的活儿。

为了实现这些愿望,韩明秀下了血本儿,把霍建峰给她们留的四合礼都拎到队长家去了,队长看到网兜里那些好吃的好喝的,眼睛都放光儿了,当即爽快的答应了韩明秀的全部要求。

于是,等开春上工的时候,大姐的工作就是每天放生产队的一群鸭子和鹅子,阴天下雨时负责在生产队儿喂它们就行了。

自留地也给分了,大姐跟孙敖屯的其他的社员一样待遇,给分二分自留地,小影儿小丽和小梅是孩子,按规矩十岁前是没有地可分的,但是考虑到她们没有爹,就她们娘养着她们也不容易,队里就格外照顾,给她们三个分了二分自留地让她们生活。

怕别人有意见,额外给她们那二分自留地不是什么好地,土质不好不说,地的位置还有点儿偏,但有地就比没有强,家里有了她跟大姐那四分好地,再加上那两分孬地,好好种的话就够她们吃一年的了!

还有她自己,今年她不打算再下地劳动了,就跟队长说了一声,准备今年像屯子里那些半大孩子一样,靠给队里割野草挣工分儿,挣多挣少无所谓,只要挣点儿不被大家背后讲究就行了。

这边,她积极的为新生活准备着,却不知她二叔家这段时间都快赶上度日如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