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2 / 2)

正琢磨着呢,霍大爷埋怨了一句,“消停吃你的鹌鹑蛋得了,嘚嘚那没用的干啥?人家建峰买啥买不买关你啥事?那是人家小两口儿的事,你总跟着掺和个啥劲气呢?”

霍大娘要是个懂事的,听老头子这么说,就坡下驴的打个浑,说声,“也是哈,我不管了……”然后接着该吃吃,该唠嗑唠,这事儿一笑也过去就是了。

可霍大娘偏不这样,听到老头子埋怨自己,还以为老头子跟韩明秀站一个队呢,就把脖子一梗,生气的说,“咋不关我的事儿了?建峰跟咱们还没分家呢,他的钱就是这个家的钱,我这个当娘的问问还不行啊?”

“行,行,你问吧,接着问,使劲儿问……”霍大爷一看老婆子那副四六不上线的样子就来气,索性甩手不管了。

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给她台阶下呢她还不知道,就她这样的,儿媳妇收拾她就算对了!

韩明秀可没兴趣接着收拾那个无聊的老女人,把她怼灭火后,就接着跟霍奶奶说话了。

“奶奶,过年了,我也没啥给你买的,就托我二姐夫在县城里买了两个野猪头,等过两天拿回来了我给你送过来一个,猪头肉可好吃了,包你吃完这回想下回!”韩明秀卖乖似的说道。

其实,野猪头的肉也没好吃到哪去?而且那玩意儿也不好收拾,韩明秀之前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要是想吃的话,还得细细的收拾一遍才能吃。

她懒得收拾,而且她也不大敢烀猪头,那玩意儿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的,吃起来比较吓人,她有点膈应,而别人却都当是好东西呢,所以干脆做个好人情送人好了!

霍奶奶一听她要给自家拿个野猪头,急忙说,“那玩意儿不好淘搡,你好容易淘搡来的,留着自己吃吧,奶奶岁数大了,也吃不了多少,你烀好的时候给奶奶拿来一块尝尝啥味儿就行了。”

霍大娘忙说:“娘,你看你说啥呢?你没听没白小秀的意思吗?那野猪头是小秀给你的年礼,人家特意托人给你买的,你要是不收,让人家咋寻思啊?是嫌人家给的少了还是嫌人家给你的不好了?都是个人家人儿,孩子对你的一份孝心,你就高高兴兴的收着就是了,何必推来推去的呢?”

霍奶奶一听,顿时明白了儿媳妇的意思,就默默的闭了嘴,不再说话了。

韩明秀也明白霍大娘的意思,哼,她都看出来了,不管她拿啥年礼过来,最后都吃不到霍奶奶嘴里几口去,还不都得叫她给密下自己吃?

所以,她才给霍奶奶一个猪头当年礼而不是给她一个猪肘子或者一扇猪排骨!

------题外话------

谢谢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第204章 丰厚的年礼

元旦的前一天,韩明秀一大早就把野猪头送到了霍家去,除了这个野猪头,她还给带了二十只鹌鹑崽子,十斤花生和三十斤稻穗。

霍大娘虽然对韩明秀拿来的年礼有些不大满意,但是考虑到她这个当长辈的过年也一毛钱都没给这个未来的儿媳妇,要是挑理的话也得是这个死丫头先挑理,所以,也就那么地了……

霍奶奶倒是很想给孙媳妇儿点压腰儿钱,让孩子欢喜欢喜,可是大儿媳妇一直盯得紧紧的,就怕她偷着给小秀钱,所以到最后也没找着这个机会。

韩明秀倒是希望霍奶奶别给她压腰钱,不然她会有压力,毕竟老人家也没钱,她手里那点钱还指不定是咋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呢?她怎么忍心要呢?所以还是不给的好,有霍大娘看着,奶奶的压腰钱没给成,韩明秀还挺高兴的呢!

不过,奶奶没给她压腰钱,大舅和大舅妈给了,还给了足足十块钱呢。

其实,大舅和大舅妈本来打算给她五块钱的,这个年代,一个代课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才八块钱,他们给韩明秀五块钱压腰钱,真的已经不少了。

但是,看到她带去的丰厚的年礼,大舅和大舅妈改变了主意,觉得要是给她五块钱的话,孩子都得赔上,他们也于心不忍,于是又给她添了五块,这样,给她的压腰钱就变成十块了!

韩明秀给大舅和大舅妈的年礼比给霍家的年礼要丰盛得多——有一大块野猪肉,约莫有二十斤,还有一百个鹌鹑蛋,,另外还给了十斤苹果,十斤螃蟹,十斤花生和十斤瓜子。

大舅妈看她带来这么多东西,一个劲儿地埋怨:“你瞅瞅你,这又不是外人,你拿这么多东西干啥?不行,一会儿拿回一半去。”

韩明秀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拿的,这是我跟大姐,二姐我们姐仨上大舅家来串门,拿这点东西还算多吗?”

这个季节的苹果可是很紧俏的东西,大螃蟹更是稀罕物,韩明秀要是说是她自己给大舅和大舅妈的过年礼物,他们一定会对螃蟹和苹果的来源起疑心的。现在加上二姐,他们就不会再有什么疑心了,毕竟二姐嫁到了城里,而且还是干部家庭,在他们的眼里就相当于嫁入豪门了,所以能拿出这些东西也不足为奇。

大舅妈听说是她们姐仨的东西,也念叨着说太多了,不过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激动了。

晌午吃饭的时候,大舅妈跟韩明秀唠起了她王满囤家。韩明秀这才知道,原来老王家已经分家了,刘招娣受不了新媳妇,又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好忍痛分家。自己过自己的,也是眼不见心不烦,更不用再受儿媳妇的气了。

“该!让他们心眼子不好使。”大舅妈解恨地说道,“你都不知道屯里人咋笑话他们呢!放着翠儿那么好的媳妇他他们往死里祸害,最后还给休回了娘家去。这回好了,取了个母老虎回来对付他们,这下子下半辈子有他们受的了,哈哈哈……”

韩明秀听得津津有味的。

老实说,她现在也觉得十分解恨,还抱着强烈的幸灾乐祸心理。此刻她真想上老王家采访采访刘招娣他们去,问问他们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情,还得不得瑟了?

因为太过兴奋,韩明秀很像见到老王家人,亲眼看看他们现在狼狈不堪的样子,所以回家的时候,她特意绕道从老王家门口走的。

可惜,老王家的人大概都在屋里猫冬的,一个都没在外面。

不过老王家的院子格局倒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宽阔的大院儿和挺气派盖的五间土坯房,现在在院子当中垒了一道墙,把西边的一间房子跟别的房子隔开,院子和园子也变成了两份,一家也变成了两家。

显然,老王家只是把王满囤两口子分出去了,王满仓和满王满库这对儿孝子还跟着王凤春两口子过哩。

韩明秀骑着车子绕着老王家家转悠了一圈,老王家大门紧闭着,始终没见着人,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她又去了一趟县里,这次是给大家送过年的年货去。

她给大家准备的年货很丰盛,一家十斤麦粒儿,十斤苹果,十斤螃蟹,五斤黄豆,五斤绿豆,还一家发了一个野猪头。

何莉姐已经走了,就剩下七户人家了。其中周叔家,高大爷家和苏阿姨家没有分野猪头,而是一家分了一个肘子,周叔家还额外多了一兜豆包。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能过一个丰盛的新年了。

当他把这些东西送过去时,这些人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高兴,甚至还带着几分惶恐和忧虑。

韩明秀问了一下才知道。过年了,他们都很害怕,怕那些红卫兵小将们再来家里抄家或者折磨他们。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都得过来搜检一遍,要是能搜检点称心如意的东西还好,如果收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肯定就要挨一顿打骂了,

韩明秀得知情况后,毫无不犹豫地把她空间里上辈子留的卖不出去的那些珠珠链链一古脑都拿了出来,分给了他们,叫他们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其实并不是值钱的东西。都是以前为了配衣服买的装饰链,还有些是朋友旅行时带回来的一些旅游区纪念品。有十几元一只的仿真玉镯,还有镶满水钻的挂链儿,有机玻璃制成的宝石戒指以及高级塑料制成的仿珊瑚松石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