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2 / 2)

韩明秀想了想,说“全聚德烤鸭、东来顺儿火锅……这些咱们都吃过了,诶?要不咱们去同和居吃三不沾吧,我听说那儿的三不沾很有名呢!”

何莉姐点了她的脑袋一下,“你呀,就长个吃心眼子,这几天在首都是不是天天出去打听啥好吃去了。”

韩明秀点头,“是呀,好容易来一趟,得吃够本了才行!”

“好,今天就多点两个菜,非把你撑老实了不可!”

何莉姐拿起大衣,跟韩明秀有说有笑的出去了。

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小强子和小庆子在院子里玩呢,俩孩子一人手里拿着一根烧火棍,嘿哈嘿哈的比划着,学着武林高手打架时的样子。

看见韩明秀和和丽姐出来了,俩人儿也顾不上比武了,扔下棍子噌的一下跑过来。

“小姑,你们又要去下馆子吗?把我们俩也领着呗,我们也跟你们去吃去……”

小强子理所当然的要求道。

何丽姐黑着脸,冷冰冰的说,“天天晌午供你们吃肉还吃不够吗?再这么贪心,当心晌午都不供你们饭吃了。”

这几天,小强子和小庆子天天晌午都到小姑家蹭饭,韩明秀不管做啥好吃的,他们都能吃到。

何丽虽然看不上他二哥二嫂,但是对这两个孩子到底狠不下心来,每次孩子过来敲门,可怜巴巴的说要上他们家吃饭,她都不忍心拒绝。

不过这俩孩子的素质真的很让人堪忧,说白了,就是一点教养都没有,吃饭的时候,往往不等大人上桌他们就开枪,还专挑好的吃,满盘子搁愣着挑肉,也不管他们那沾着口水的筷子搁楞完的菜别人吃不吃得下去。

这几天,何莉姐没少规矩他们,教给他们一些礼貌和规矩,虽然这俩孩子觉得小姑的臭规矩太多太烦人,但是为了小姑家那些肉菜,他们也就忍了。

不得不说,这几天,他们着实过了几天吃香的喝辣的的好日子。

不过,就算这几天过得很幸福,但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特别是有何二嫂那样的娘教导着,这俩孩子就算是本性善良,也都被他们娘给教歪了,都养成了自私自利没脸扒皮的性子,逮住便宜可劲儿占,中午吃了好的还不满足,晚上还想跟人家一起出去吃。

这股子不要脸的劲儿,讲真,确实挺烦人的。

这也就是何莉姐的侄子,要是韩明秀的侄子,韩明秀早上手揍他们了。

小强子和小庆子不知道韩明秀在心里已经把他们贬的一文不值,一看小姑拒绝了他们,还不知死的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韩明秀。

“小秀姑姑,你们就领我们去呗,我们保证好好吃,不捣乱……”小强子央求道。

韩明秀看了何莉姐眼,不冷不热的说,问你姑。

这俩熊孩子虽然烦人,但毕竟是何莉姐的亲侄子,何莉姐都对他俩也狠不下心来,韩明秀也不好对他们不好,只能把这个球踢给了何莉姐。

还好,何莉姐并没有让她失望,没等两个孩子哼哼唧唧的央求她呢,何莉姐就抢先开口说,“想吃的话叫你妈给拿二斤饭票来,再给拿两块钱,我又不是开银行的,晌午供你们吃一顿就不错了,还想连牌儿跟着吃?你们当我是开银行的啊……”

俩孩子一听,顿时把脑袋耷拉下来了,他们知道,就他妈那口劲儿,别说是拿两块钱二斤饭票,就是拿两毛钱二两饭票,他妈都不带舍得的!

“秀儿,咱们走,别理他们。”何莉姐拉着韩明秀,气冲冲的走了出去。

到了外面,何莉姐还生气呢。

“这个死女人,天天打发孩子来咯哧我,拿谁当冤大头呢?”

韩明秀拍了拍她的肩膀,“姐,别气,气大伤身,反正他们也快搬走了,往后尽量少往来就是了。”

何莉姐点点头,“也对,这样的亲戚,有还不如没有呢……”

当晚,两人在同和居吃了鼎鼎大名的招牌菜——三不粘。

三不粘以蛋黄为主料,佐以绿豆粉和白糖,炒成后放入白瓷盘中,色泽金黄,吃入口中,咸淡适中,鲜爽可口。由于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故此得名为“三不粘。”

除了三不粘,俩人还点了个糟溜三白,银丝卷,干炸两样,吃得沟满壕平的,还满意的回来……

第二天,何莉姐上班后,韩明秀就满京城挨家大饭店流窜起来,单挑那些有名气的菜点,而且一点就是好多,比如在‘全聚德烤鸭店,’她一下子就买了五只烤鸭、一百张荷叶饼,还买了一罐子甜面酱;在‘狗不理包子’那儿买了五百个包子;‘都一处’的烧麦一下子就来了十屉;‘天福号’的酱肘子来十盘,‘仿膳坊’的宫廷小点心,每样来十份……

好容易来一趟京城,她可得多带点儿好吃的回去,不然下回再来还不定时啥时候呢。

眼瞅着就要跟霍建峰结婚了,往后就又多了一个监督她的人,她再想出来浪,就更不容易了……

此时,小东山霍家的饭桌上。

霍奶奶看着儿子和媳妇,小心翼翼的说,“洪山,淑芬,建峰下个月就要娶小秀了,你们俩是咋安排的啊?”

按理说,建峰下个月就回来娶小秀了,这会儿洪山两口子就该准备起来,收拾屋子、做新被、,张罗喜酒的嚼裹,还要派个人上女方家提亲送聘礼去……

可是,老大两口子竟然就像没那么回事儿似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老太太左等右等也不见他们张罗,这才着急起来,小心的问了一句。

第290章 不听话的白眼狼

“娘,我们倒是想好好安排安排,把媳妇儿风风光光地娶进门儿来,可是,得有钱算啊?”霍大娘一听婆婆提起这茬,立刻露出一副苦瓜相,好像她有多苦多难似的。

霍老太太看了儿子一眼,小声说:“咱们生产队不是刚分完钱吗?我记得咱们家分了九十多块钱呢,办事的话应该够了吧。”

霍洪山刚要答话,他媳妇儿却抢着说,“娘,那九十多块钱呀,早花没了,现在就剩七八块钱了,咋办事儿啊?”

霍洪山一愣,看着他媳妇儿:“啥时候花没的,我咋不知道呢?”

霍大娘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忘了吗?前几天我娘病了,我兄弟过来跟我借钱,我给他拿了五十块,还有头段时间大闺女不是回来了吗?我看孩子的日子过得忒困难,出门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就给他拿了十块让她做件衣裳,剩下那三十多块钱,我买了些油盐酱醋,还把今年分的布给领回来了,这拽一下,那扯一把的,可不就花没了,现在就剩七八块钱,是留着过年花的。”

霍洪山一听小舅子把他们两口子半年多的收入都给拿走了,不满意地说:“她姥有啥病啊,咋还一下子拿五十块钱去呢?咱们一年就挣这点钱,都叫她们拿去了,咱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霍大娘冷笑一声,说:“我娘生我养我一回,我给你们家做牛做马、生儿育女的,现在我娘有病了,我给拿点钱你还不满意咋的?再说了,这些年,我娘和我兄弟没事儿就往集上去,帮咱们打听长生的下落,这一打听就是十多年,虽说没找着,可不也帮咱们了吗?就冲这情份,给我娘五十块钱还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