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节(2 / 2)

“你们建峰哥今天去部队了,得周日才能回来,我们俩商量了,打算让你们几个去读技工学校,不知你们愿不愿意。”

从车站往出走的时候,韩明秀提起了她对小秋姐几个未来的打算,征求她们的意见。

几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地相信霍建峰和韩明秀。而且,她们都是没啥见识的乡下人,对未来也没啥打算。听到嫂子和大哥已经帮她们把前途规划好了,几个丫头当然不会提出异议。

于是,从车站出来后,韩明秀直接带她们去了首都某技工学校,准备让她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技术来学习。

这个年代的技术学校,都需要中考来考。考上了才能上,而且毕业后还能分配工作。

不过,技工学校分配的工种都是工人,不像韩明秀到大学毕业分配时,直接就是国家干部。因为小秋她们不是考上的,所以来技工学校,只能按自费生待遇。

所谓自费生,就是在学校里自费学习,无论是吃饭住宿,都不享受国家的优厚待遇。另外,她们毕业时也不包分配,得自己出去找工作。

在技工学校里参观了一圈,小秋和小四决定选服装裁剪专业。她们两个都是大姑娘了,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已经到了爱美爱打扮的年纪。当看到服装专业班能够把一块块布料做成一件件美丽的衣裳,她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于是,欣然地选择了这个服装裁剪专业。

小五今年只有十四岁,心性还不大成熟,像个孩子似的,比较爱吃,于是就选择了厨师专业,准备将来上哪个饭店当厨师去……

各自选择了专业后,韩明秀利落地替她们交了学费,食宿费,课本费等……

每人每学期是七十六元。不过这学期已经过去一半儿了,所以每人只交三十八块,三个丫头一学期就是一百多块钱。

韩明秀连个奔儿都没打,就把这一百多块钱掏出来了。小秋她们们感激得眼圈都红了,小秋还一个劲儿地说:“嫂子,这钱算我们借你的,等将来我们能赚钱了,肯定还你。”

韩明秀说:“当然是你们借我的,我可没打算白供你们,你们可要好好学习,等将来有出息了,我可是要收利息的……”

“嗯,嫂子,我们记住了,我们指定好好学习,指定不会白瞎这老些学费的……”

三个丫头都郑重地向韩明秀承诺。

安排好她们后,韩明秀又带她们出去吃了一顿饭,算是给她们接风。吃完饭后,又带她们买了些日用品,给她们留着住宿用……

就这样,小秋她们姐妹三个也被韩明秀带到了首都来。原本三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村姑娘,现在成了首都技工学校的女学生!这巨大的幸福来得太突然,让她们姐妹几个一时半会都难以适应。

不过,还是都努力地去适应了。毕竟现在的生活跟从前的生活相比是幸福的,美好的,而且还是充满希望的……

周日,霍建峰从部队回来的时候,听说三个妹妹都已经被韩明秀安排进技工学校了,感激地搂着韩明秀的肩膀,直往她颈窝里蹭。

“媳妇儿,谢谢你,你真是太好了……”

韩明秀说:“好不好的倒是其次,主要也是我看这三个小丫头挺好的,才愿意出手帮她们,要是她们也像你大姐你二姐那样的,我才懒得在她们跟前做好人呢!”

“对了,你家那些亲戚不会因为我帮了小秋,他们就跟着眼气,就都扑上来咔赤我吧?我可跟你说,我帮小秋她们是因为跟她们有眼缘,也是这三个孩子都不错,我才乐意帮她们的,要是你大姐你二姐她们来了,你就是说出花来我都不待帮她们的。”

霍建峰连连点头:“是,肯定不会的,她们都自己有家有业的,上咱们这儿来干啥呀?再说了,就是来了,我也不会帮她们的。”

“那你可说好了,别等到人来的时候你看人家可怜,再不忍心!”

韩明秀回想起她上次回去料理霍大爷的丧事时,霍建峰的大堂姐和二堂姐那副阿谀奉承、虚荣势利的小人嘴脸,觉得这两个人要是知道小秋她们被她留在首都了,很可能也盯上来找便宜呢!所以她得事前给霍建峰打个预防针,免得到时候他被他大堂姐二堂姐给洗脑了。

好在霍建峰这个人爱憎分明,对他大堂姐和二堂姐的印象跟韩明秀的也差不多,对她们的看法和态度也跟韩明秀的差不多。所以,这个预防针打不打都没必要,就是不打,他也已经跟韩明秀站在一条战线上了。

第566章 你姐夫说听我的

在听说小秋她们三个进首都投奔霍建峰后,霍大姐霍二姐就在心底画魂儿了。

霍建峰这时脑袋抽了吗?让那三个丫头上他那儿去,那可是三张嘴啊?一天两天的行,要是天长日久,谁能养得起啊?

她们本以为小秋她们去几天就会被赶回来,霍建峰他们两口子同意小秋她们去也只是一时冲动,要是她们真在他们家住下了,这又是吃又是住的,时间久了肯定得又矛盾。

她俩都做好准备,等着看那三个丫头被撵回来了,可是,足足等了一个多月,这几个丫头也没回来,还一点音信都没有

因为小秋遇险的时候向她们求助,她们谁都不帮忙,所以小秋和小四小五都很生气,就不再跟她们联系了……

霍大姐和霍二姐见她们迟迟没消息,沉不住气了,后来就厚着脸皮跑到章淑珍那儿去打听。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那三个小丫头被霍建峰他们两口子安排进首都技工学校去学技术去了,挖后就住在首都,在首都扎根,不再回来了。

一听这三个丫头竟然在首都上学了,往后还要在首都扎根,不回来了,霍大姐和霍二姐好生嫉妒。

这三个小丫头片子都没念过几天书,现在却变成首都人了,在首都吃在首都住,还在首都念书。一样的姐妹,她俩却还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当老农民呢,她俩能不嫉妒吗?

“大姐,你说咱们用不用也上首都一趟,去找找霍建峰?想当初,他刚过继到咱们家的时候,我还领他去放过鸭子呢,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了……”霍二姐坐在炕沿边儿上,一脸憧憬地说道。

因为她从前对霍建峰不像大姐对霍建峰那么苛刻,所以敢幻想一下打秋风的事情。

但是霍大姐就不行了,她从前受她老娘影响,对霍建峰很不好,不光是苛待他、总是指使他干活,还常常无缘无故地骂他,打他……

霍建峰的心思那么重,心里肯定是记恨她了,所以,他长大后几乎都不怎么跟她说话,也从来不叫她大姐,所以,跟他打秋风的几率,几乎为零!

正是因为心知肚明,她才没有对这事儿报有多大的幻想,听到妹妹的话后,冷笑一声:“你可拉倒吧!你忘了他媳妇上回回来给爸办丧事时那副带搭不惜理儿的样了?这还是在咱们家呢,她就整那死出,这要是咱们上他们家那儿去了,还不得把咱们卷出来啊,我可不去讨那臊去。”

“再说了,上一趟首都得多少钱呀?万一到那儿了再讨不着啥便宜,咱们不得白搭车费吗?”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其实霍大姐比谁都想上首都去讨便宜。

一想到小秋她们几个在首都上技校了,成天美滋滋地生活,将来还有大好的前途,她比谁都羡慕。

但羡慕归羡慕,自己从前做过啥,自己比谁都清楚,现在,她也没脸去找人家打秋风了啊。

霍大姐很后悔了,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霍建峰他们两口子能发迹,她就不那么对待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