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分节阅读 604(2 / 2)
南洋舰队此时正带着洗劫苏拉特的财宝在返回的路上。
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则在驱逐各地上岸居住的外国人,不少人在冲突之中被杀死。
与此同时沙贾汗亲自征发七万大军开始了后来有名的“孟加拉远征”其中直接归他指挥的有5000精锐骑兵、25000普通骑兵和辅助骑兵、15000名步兵和炮手。剩下的是地方各式各样王公和贵族的骑兵、步兵、炮手数量多达30000人
这还不包括中途运输粮食的民夫和马匹,预计征发士兵和农夫、奴隶的总人数超过150000人,对外宣称五十万大军
除了庞大的兵力以外,还有靠着阉牛拖拽的20多门重型青铜大炮、臼炮,超过400门谈不上野战炮的小炮,300头战象
孟加拉附近的二皇子沙舒贾、土邦王公们同样在秣兵历马,准备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他们再次凑齐了40000包括后勤杂兵在内的大军,等待和皇帝的大军在孟加拉以西汇合。
沙贾汗征召大军的速度并不算快,反而各地的封建主想要凑出皇帝想要的军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是有土邦王公在拖拖拉拉,沙贾汗的只能够尽量催促。
下令远征孟加拉的一个月后,远征大军才完成最基础的准备,开始以缓慢的速度行进。而行军途中,加尔各答堡的守军在设法寻找援军、训练更多的土邦雇佣兵,南洋舰队也在返回的途中。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莫卧儿大军至
金色的狮子太阳旗铺天盖地,一队队骑兵沿着恒河向下游行进,铺天盖地。
他们的腰间挂着战刀,马鞍间挂着火枪、弓箭、盾牌等兵器。这些骑兵是莫卧儿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所领取的薪水也最高,还有专门的皇家马厩负责照看军马。
跟在骑兵后面的是步兵和杂役兵,有些步兵装备有火绳枪,有些则仍然装备短刀和弓箭,至于由低级种姓组成的杂役部队就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
陆地上有大量的骆驼、牛及大象,它们负责为皇帝庞大的军队运输粮食、青铜炮、弹药、弓箭。军需官吆喝着杂兵尽快跟上大部队,由于技术不成熟,为了避免火炮炸膛,莫卧儿皇帝的青铜炮加厚了炮身,显得十分笨重,与九州军使用的同等重量的火炮威力不可同日而语。这些笨重火炮往往需要用有六个轮子的木车来搬运,而且速度非常缓慢。
虽说高贵的骑兵是莫卧儿帝国的中流砥柱,但这些从中亚带来的笨重火炮才是突厥人征服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的利器,以前的印度半岛火器技术更加落后。
除了陆地上,恒河的河面上有大大小小数量超过700的船只,缓慢地跟随着大军行进,为大军物资搬运。
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骑在一匹黑白两色的战马上,马鞍铺设名贵的丝绸,他腰间的配刀也是镶嵌着黄金和钻石,看上去流光溢彩。
在他的身边是禁卫军和仪仗队,这次皇帝亲征牌面也是要做足。
远征大军进入孟加拉,在一个叫做普拉西的小村子集结,从这里可以在北面威胁到加尔各答棱堡。
150000人的庞大军队和后勤部队几乎淹没了这个小村子,大营延绵几十里。
二皇子沙舒贾、孟加拉本地王公集结的40000大军到来普拉西与帝国皇帝集合。
“父皇,儿臣无能,没法攻陷东印度公司的堡垒,请父皇治罪”沙舒贾跪倒在皇帝面前。
“你看看你现在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样子,你在军事上的才能比起你的弟弟奥朗则布要差远了,他在德干高原可是战无不胜。”沙贾汗冷冷地说道。
沙舒贾低着头,脸上有一丝不爽的神情。
“华夏人的堡垒和火炮不是德干高原上面那些弱小的国家可以比拟,我们的火炮无法轰塌他们堡垒,他们的火炮给我们的士兵造成巨大的恐慌。”沙舒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再厉害的火炮又能够厉害到哪里去难道还比波斯人、欧洲人的火炮厉害”沙贾汗久在阿格拉,对于火炮的认知就是陆地强国波斯的火炮,还有欧洲人卖来的火炮。
“他们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准度比以前遇到的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炮还要卓越,请父皇千万不要轻敌,否则说不定可能会重复儿臣的挫折”沙舒贾说道。
“你是认为我会打败仗”沙贾汗微微恼怒,额头上青筋暴起。
“不敢”沙舒贾赶紧将头垂低。
沙贾汗作为莫卧儿帝国经常率军征战的皇帝,虽然不认为东印度公司所谓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存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小看对方。
在听了他的二儿子对加尔各答堡的围攻部署后,沙贾汗似乎看出了问题之所在“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攻陷,不外乎三种途径,强攻、合围、智取。强攻需要将士不畏生死、拥有大量的火炮,智取可水攻、火攻、攻心、诱敌,合围需要断其水源、绝其粮草。如果对方的堡垒实在难以攻下,则需要从陆地、河流上彻底切断其补给。很明显你们上次对他们进行围攻的时候,他们的船只还能够在河流边缘搜集到粮食和淡水。”
“我们在胡格利河没有任何的战船,更不用说封锁入海口”沙舒贾为难道。
不是他不想要从水路包围加尔各答堡,而是手头没有像样的船只啊
那种连一门火炮都没有的渔船、内河运输船无法离开河岸远洋航行,在孟加拉湾中遇到风暴容易轻易覆没。
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一些传统在海上丝绸之路活跃的印度商船,有些商船上也开始设立炮门。只是那样的商船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