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408(2 / 2)

佑哥儿立刻抗议:“娘,我不是小鬼头了。”

阿萝脱口而出的却是:“林姨,娘是不是要接我去京城”

这一句,听得林微微心中酸涩不已,伸手将眉目精致如画的阿萝抱进怀里:“阿萝乖,再耐心等一等。现在还不是时候”

身在千里之外的蜀地,都未能躲过俞太后的算计。顾山长无故失踪,谢明曦心中不知何等焦灼。

年幼的阿萝回京进宫,岂不是要彻底落入俞太后手中

阿萝身为盛鸿谢明曦的嫡长女,身为大齐公主,迟早要回京城。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

整整半年没见亲爹亲娘,又整日被拘在内宅装病,阿萝再聪慧懂事,也还是孩童。先是发脾气,很快便哭了起来:“我想我爹,我想我娘。”

阿萝自小身体壮实,哭声也格外响亮。

林微微抱着阿萝略有些吃力,索性坐到了椅子上,柔声哄道:“阿萝别哭。你爹娘虽不在,林姨和你的佑哥哥一直都陪着你。”

阿萝抽噎不已:“我要师祖母。”

阿萝口中的师祖母,正是顾山长。

自阿萝出生后,顾山长便一直陪在阿萝身边。顾山长对阿萝关怀备至,娇宠有加。在阿萝心里,师祖母甚至比亲爹亲娘更亲近。

可师祖母病了,已经有好多天没露面了。她想去看师祖母,林姨总是不允。

这次也未例外。

林微微忍着眼泪,轻声哄道:“师祖母生了风疾,不能见光,也不能见风。也不能有人去探望。不然,这风疾便会传染给探病的人。”

佑哥儿伸手,为阿萝白嫩嫩的小脸擦拭泪珠:“阿萝妹妹别哭。等师祖母病好了,我陪你一起去见师祖母。”

阿萝扁着小嘴,点点头。

总算是不哭了。

林微微暗暗松口气。正要说话,丫鬟一脸喜色地来禀报:“赵少奶奶来了。”

丫鬟口中的赵少奶奶,正是颜蓁蓁。

林微微一人独撑藩王府,委实有些吃力,便写信给同窗好友。秦思荨有了身孕,要安心养胎,不便前来。颜蓁蓁接到信后,收拾行装带着卿姐儿便来了。

好友相见,一番激动不必细述。

有些话在信上不能说,见了面,林微微低声将顾山长失踪之事全数说了出来。

颜蓁蓁听到得火冒三丈,咬牙怒骂:“好一位心狠手辣的太后娘娘为了压制皇后,竟连这等卑劣的手段也使出来了她怎么能狠得下心肠,对山长下此毒手”

俞太后和顾山长,可是自出生便相识的年少挚交啊

她们两人之间的友情,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俞太后,也曾是顾山长最有力的靠山和支柱。谁能想到,俞太后竟有翻脸之日,转脸就对自己的好友下了毒手

颜蓁蓁红着眼,一边哭一边怒骂俞太后

林微微听得心中解气,犹自不忘提醒:“颜妹妹,这里只我们两人。你说什么都无妨。等出了这间屋子,你立刻忘了此事,更不可对任何人提起顾山长失踪之事。谢妹妹可是连皇上也一并瞒下了。”

颜蓁蓁用袖子擦了眼泪,用力点头:“放心吧这点轻重,我岂能不知。”

“从今儿个开始,我来照顾几个孩子。内宅事务,也不妨交给我。你全力寻查山长下落。”

林微微点点头,搂住颜蓁蓁低声道:“谢谢你,颜妹妹。只是,这么一来,你和赵奇又得夫妻分离了”

“我们之间,何须说这些客套话。”颜蓁蓁迅速接过话茬:“夫妻相守,日后多的是时间。我只盼着顾山长早日安然归来。谢姐姐在宫中,能早日弹压住俞太后。”

否则,永无安宁之日。

林微微打起精神应道:“我相信谢妹妹,一定会有办法。”

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手一

谢明曦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快狠准

俞家一直养病的俞四老爷俞光正,忽然病愈,和俞三老爷俞光德争夺家主之位。

俞三老爷身为俞太后的庶弟,背靠大树自骄自矜,一开始根本没将俞光正放在眼底。

没曾想,俞光正联合了一些族人,竟直接告了御状。状告堂兄俞光德纵然族人行恶。呈上来的状纸里,列满了俞家子孙犯下的种种恶行。

强行兼并土地,贪污索贿,随意杖毙家仆草菅人命,强抢民女等等不一而足。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家族大族人多,有些违法乱纪的事也是免不了的。别说俞家,任何一个名门望族,也少不得藏污纳垢之事。

只是,这般被揭开脸皮闹腾开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俞光正本人只是闲散官员,可他还有一重身份,他是俞淑妃的亲爹,是建安帝的外祖父。他呈上的御状,盛鸿“不得不”接下。

当着一众朝臣的面,身为天子的盛鸿满面为难地询问陆阁老:“朕登基半年来,母后对朕时时提点,朕才未出差错。如今母后还在病中,朕岂忍心调查俞家之事若母后因此事病情加重,朕有何颜面再面对母后”

陆阁老身为首辅,极有城府,应对老练:“太后娘娘品性高洁,深明大义。定会以国朝之事为重,绝不会因此事怪责皇上。”

李阁老也道:“俞家深蒙皇恩,俞光德身为家主,理应约束族人。若俞氏族人真得犯下大错,俞光德难辞其咎。想来,太后娘娘也绝不会姑息纵容娘家人为恶,损了太后娘娘的贤名。”

有赞成的,自然也有激烈反对的。

顾大人身为俞家姻亲,此时挺身而出:“俞光正病了几年,一直未露人前。现在忽然病愈来告御状,其中颇有蹊跷。定是有人意图谋害俞家,故意罗织罪名,诬告俞家。”

临江王是宗亲里的实权派,张口说话极有分量:“太后娘娘还在病中,皇上最重孝道,便是为了娘娘凤体,也该暂将此事压下,不宜大张旗鼓地调查俞家。”

朝臣们很明显地分为三派,一派支持,一派中立,一派反对。

盛鸿不动声色地扫了一圈,将众臣或慷慨激昂或义愤填膺或满面赤胆忠心的模样看在眼底。

待众人一一慷慨陈词后,盛鸿才一锤定音:“俞家之事,众说纷纭,到底如何,一查便知。”

“朕亦不敢相信,俞家会有这么多不肖子孙。所以,朕定要让人细查,还俞家一个清白。”

“母后若因此恼怒,朕便亲自去椒房殿请罪。”

散朝后,俞顾两党的官员面色都不太美妙。

天子一席话,说得漂亮动听,内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众人一想便知。

后宫争斗不休,俞太后在病中也未放权,将宫务交给了先萧皇后。天子心疼自己的谢皇后,这是要出手折腾俞家为媳妇出气啊

状纸上告的那些事,没揭穿时不算什么,谁家都有那么一点。一旦落于纸端呈至朝堂,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天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