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78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闻此言,非但赵主父倍感意外,就连蒙仲心中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太子戴武、惠盎、薛居州,这三人蒙仲都不陌生。

当然,真正熟悉的,只有他的义兄惠盎,而太子戴武与薛居州二人,蒙仲只是当初听惠盎提及过薛居州,即惠盎推荐为“太子师”,拜托其尽心教导太子戴武的学士。

宋王偃居然也将王位传给了太子戴武

在听了田瞀的话后,蒙仲多多少少对宋王偃有些改观了。

记得曾几何时,宋王偃曾当面对他说,他发兵讨伐滕国,是为了使宋国更加强大,但当时蒙仲并不是很相信宋王偃的话,私底下多少仍认为这是宋王偃的“王欲”。

可如今,当得知宋王偃亦效仿赵主父,将王位传给了太子戴武,以便于能专心带兵攻略疆土,蒙仲必须得承认,宋王偃恐怕还真不是那种贪恋王权的人。

他跟赵主父一样,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盛这两位,皆是进取心非常强的雄主。

不得不说,此刻蒙仲的心情有些复杂。

此后,话题兜兜转转,便说到了「赵燕宋三国伐齐」这件事,田瞀对此感慨道:“赵齐两国,何以竟弄到今日这般局面遥想当年赵肃侯还在位时,赵齐两国携手抵御他国”

听着田瞀的话,赵主父的眼眸闪过几丝柔和与追忆之色。

田瞀口中的赵肃侯,即赵主父的父亲赵语,也是赵主父心目中最憧憬、最敬佩的人。

赵肃侯继位于「桂陵之战」后,当时魏国仍然非常强盛,而赵、齐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桂陵之战」中受齐将田忌、孙膑的“围魏救赵”举措而保住了国家的赵国,自然而然与齐国亲近起来,彼此相互帮助。

齐威王八年时,齐国遭到楚国的进攻,便派使者「淳于髡kun」向赵国求援。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齐国有习俗,家中长女不得出嫁,要在家中主持祭礼,否则对家运不利,是故一般都招纳男子入赘,称赘婿。

入赘女方家族,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并且赘婿亦难以得到他人的看重。

淳于髡的名字“髡”,其实指的他曾受到当时一种极具侮辱性的刑法,即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大概是因为他那“赘婿”的身份所致,毕竟当时“赘婿”、“后父”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s:前文讲解过,不再解释。

尽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且身高也不及七尺,但淳于髡的才能,却不在齐国另外一个矮小的大丈夫「晏子」之下。

早在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非姜齐的齐桓公」时期,就曾受齐桓公之命,创办稷下学宫,成为最早的“稷下先生”之一,为齐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而待等到齐威王继位时,因为这位君王最初沉迷酒色,导致齐国屡屡遭到其他国家的进攻。

当时,淳于髡便隐晦地讽谏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齐威王知道这是楚庄王时期的“一鸣惊人”典故,便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至此之后,齐威王励精图治,变法图强,对内重用邹忌整顿内政,对外整肃军威迎战诸侯,这才使得齐国逐步强盛。

当时的淳于髡,地位犹在邹忌、田忌等人之上,他带着丰厚的礼物拜访赵国,恳请刚刚继位的赵肃侯出兵帮助齐国抵御楚国,遂由此展开了赵肃侯的戎马一生。

马陵之战后,魏国逐渐衰弱,失去了霸主地位,而赵国,则因为赵肃侯的英明治理,迅速崛起,这使得赵齐两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最初联合赵国攻打魏国的齐国,逐渐改变了国策,希望联合魏国打压赵国。

赵肃侯十八年,公孙衍出面说服齐国联合魏国进攻赵国,这使赵齐两国的关系开始破裂。

由于赵肃侯的强势,所以在他病故后,在赵主父刚刚继位的初期,才有秦、楚、燕、齐、魏五国联合打压赵国,想趁赵国新君即立之际,彻底斩断赵国崛起的势头。

但很可惜,继位的赵主父,是一位雄才伟略丝毫不亚于其父赵肃侯的雄主,他继承了赵肃侯励精图治逐渐变强的赵国,以一系列的权谋运作,使赵国变得更加强盛,以至于到今日,赵国的强盛,仅此于秦齐两国,就连魏楚两国亦不能相提并论。

“在下等此番受国君之命而来,希望赵齐两国能重建赵肃侯时的和睦与友好,化解当前的这场兵祸为此,我齐国愿意再割让「千乘郡」于贵国。”朝着赵主父拱了拱手,公孙闬正色说道。

“千乘郡”

纵使是赵主父,闻言亦不由地为之一愣。

第111章 缓兵之计

千乘郡,确切地说是千乘邑,它得名于齐景公时期,因齐景公当时聚拢一千乘战车狩猎于青田之地,故而得名「千乘」。

当然,赵主父看重的,并非是千乘邑的悠久历史,而是它的位置。

千乘邑位于济水北侧的青田,有漯o水穿过,地势平坦、宜耕宜牧,是故齐国常在这片土地上驻扎军队,即能庇护南边的临淄,又能在此训练战车部队,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今日据公孙闬所言,齐国竟愿意割让千乘郡,这让本来无心与齐国和谈的赵主父,亦不禁稍稍有些怦然心动。

要知道千乘郡就在济水的北侧,倘若赵国得到了这片土地,就意味着齐国国都临淄将彻底暴露在赵国的控制下齐国稍有不顺赵国心意,赵国的军队即能迈过济水,挥军向南直插临淄。

不夸张地说,齐国愿意割让千乘郡,这跟齐国愿意向赵国俯首陈臣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此也难怪赵主父亦流露出迟疑之色。

但是仔细想想,赵主父又觉得此事破绽百出:齐国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何以会授柄于人,自愿臣服于赵国呢

想到这里,赵主父问田瞀、公孙闬二人道:“齐王竟愿意割让千乘郡”

“千真万确。”公孙闬点头说道。

捋了捋髯须,赵主父轻笑着问道:“为何贵国尚有田文那样的贤士,又有当世名将匡章如此轻易就献出千乘郡,着实让人有些惊奇啊。”

“非也。”

公孙闬摇摇头说道:“或在世人眼中,我齐国仍然强盛,可事实上”

他微微叹了口气,又说道:“曾经辉煌的稷下学宫,为齐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现如今呢,稷下的先生、学子,大多是不问政事,只热衷于追寻自己的道。章子匡章虽乃当世名将,但齐国也就只有一个章子如今的齐国,已非是曾经人才济济的齐国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反观赵国,自赵主父胡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