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妇产圣手 第300节(2 / 2)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4711 字 2020-01-15

按照教科书上的理论,上产钳之前一定要摸清楚胎方位,一般都是凭借摸胎儿耳朵来判断位置。

可实际在临床工作中, 要上产钳尤其是中高位产钳的时候,产瘤泰半都鼓得超级大,耳朵压根摸不着, 骨缝也摸不清, 经验丰富的大夫凭借的就是自己的直觉。

可想而知, 在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时代,大夫选择给产妇上产钳, 自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成功了, 产妇跟家属也没啥感觉, 理所当然的事情啊。可一旦失败了, 等待医生的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而且在国内,医生的技术是最不值钱的。拉一台产钳的费用还比不上一个脐带夹。

如此吃力不讨好,谁不会用脚投票?很多医院早就不开展产钳助娩术。

糟糕的医患关系最终受伤的还是患者。因为上产钳可以有效的降低剖宮产率,很多宮缩乏力,枕后位的,胎儿窘迫的如果能够有效应用产钳就可以免挨一刀。

无痛分娩技术与产钳术是鼓励自然分娩的两大杀器。

而多一台剖宮产,产妇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宮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余秋的导师老太太拿手绝活是看头发的方向来感觉胎位。这简直近乎于玄学,余秋作为她的宝贝爱徒在旁学习多年也没能掌握其中的真谛。

就这样老太太还对自己不满意,说她的老师那是不管怎么上产钳都能拔下来,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胎方位的问题,老师会让产钳自己在里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余秋听着像天方夜谭,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杀手锏,她的诀窍就是只要产钳能上上去,她就能拔下来。

上临床这些年,从来没失过手。

余秋现在已经分不清楚自己身上的汗究竟是热的还是吓的。

她只觉得汗如雨浆,前胸后背都是黏黏糊糊一片,她甚至怀疑产房里头因为取火器烧得过旺,所以二氧化碳超标,氧气不足了。

麻蛋,干多少次都还是会让人抓狂。

胎儿终于被拉下来了,小家伙一下来就浑身软塌塌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余秋已经顾不上管还没有止住抽搐的产妇了,她要抢救这个下来就软哒哒灰扑扑的娃。

她喊了一声:“加大硫酸镁低速。”

她已经等不及侯向群赶来,事实上做新生儿气管插管她的经验要比赶鸭子上架的小侯医生丰富的多。

谢天谢地,于教授的朋友们为卫生院提供了很多超标准的器材,比方说她这里有三到五号气管。

新生儿插管,1公斤的娃用2.5号气管,每增长1公斤,气管号数增加0.5。插管深度等于新生儿公斤数再加6。

余秋当然没有时间称宝宝的体重,她凭借自己手感判断这孩子大约7斤重。

对于现在的小娃来说,这个体重已经够可以了,其实她们产前判断失误,当时她们预估胎儿体重大约是6斤重。

不过现在想这些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余秋要做的是立刻插管成功,然后吸取胎粪。

吸胎粪的时间还不能长,三五秒钟就结束,不能耽误孩子接下来吸氧。

这需要正确摆放呼吸面罩。这个过程在书本上说起来就是一句话,但实际操作根本不简单。因为抢救人员必须保持小家伙口微张开,呼吸面罩不要压闭了口鼻通道,还不能漏气。

扣上面罩的同时必须得赶紧按压球囊,不然小娃没有氧气给入就完蛋了。

唯一给余秋带来希望的是接生台上的产妇终于恢复了神智,甚至还问了句:“大夫,小子还是姑娘啊?”

余秋其实很想告诉她,老娘现在就关心手上的娃是死是活,谁有精力去关心男女啊。

余秋招呼助产士过来帮忙,因为这娃的情况得进行胸外按压,她一个人hold不住。

助产士却发出了一声惊呼:“血,小秋,出血很厉害。”

余秋真是要疯了,最怕的就是两头出事。

她扯着嗓子喊:“打缩宮素,赶紧让胎盘下来。检查产道的情况,把静脉通路全开了,水挂起来!”

侯向群匆忙赶过来,余秋劈头盖脸地喊,“给我快点儿,赶紧过来捏球囊!听我念1.2.3,念到1,捏,然后松开,每分钟40-60次,捏的快,松的慢。频率不能快!”

现在小家伙的心率只有53次每分钟,余秋必须得给她进行胸外按压。

她一边按压,一边嘴里头喊着:“1、2、3。”,喊完3,稍微停顿,侯向群捏一下皮球,如此循环往复。

这么做的目的是要避免胸外按压按下去的同时捏皮球,增加气胸发生的风险。

余秋根本不用抬头看钟,凭借按压的频率判断出过了30秒,再度听孩子的心跳,仍然只有大约55次每分钟。

她不敢耽误,赶紧招呼护士抽了肾上腺素,她甚至等不及气管内给药,按照反应最快的脐静脉内给药。0.3毫升每公斤,那就是1.05毫升1:1万的肾上腺素。

护士抽了药,但是她没打过新生儿脐静脉,还是余秋跟她做了交接。

药打下去过了三分钟,小东西反应还是不行,余秋又重复给药。

她脑子乱糟糟的,心里头的不详预感一个接一个。完蛋了,这娃抢回来会不会也是个傻子啊。

助产士在台上喊:“小秋,胎盘下来了,出血很多。我上了球囊了,还是不行。”

真tmd屋漏偏逢连夜雨。她要能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来用啊!

余秋赶紧奔过去看产妇,

余秋扯着嗓子喊:“家属在外头听着啊,小孩跟大人情况都不好。我们只能尽力,两边都要抢救,关键时刻你们管哪个?”

真是日天了,有一天她居然也会问出八卦电视剧里头的台词,保大人还是保小孩?

这要是放在2019年的省人医,她追到这种剧肯定要笑死。国产医疗行业剧都是穿着白大褂的恋爱剧,毫无专业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