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持续繁荣(2 / 2)

时光复盘手 三心二缺 6790 字 2020-04-02

一种是分散细微化进行管理,也就是把粮食发下去,发到每一个家庭单位之中,本来发一年的粮食,直接给他们发两年的、三年的、五年的。

每个家庭储存粮食的话,肯定比大量集中储存来得容易、来得精细,这样下来便可以储存大量的粮食,正所谓藏富于民。

朱闻天不反对这一点,也尝试着那么干了,只不过名义上如何规范呢?直接发给他们的福利,提前发给他们的福利?还是仅仅让他们出工进行保存?

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了,朱闻天的做法,是按照传统量给予粮食的发放,再根据工作量给予一定而有限数量的奖励增幅,其他则是有偿存放的形式。

比如说某一家替王地存放粮食两千公斤,届时只需要上缴一千公斤,剩下的便是酬劳和折损,基本上是这么个形式,虽然不一定是这个比例。

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对帮助王地储存粮食都非常有兴趣,平均下来每家直接储存了超过往年五六倍的粮食。

饶是如此,腾龙王地的粮食还是搁不下,因为从夏收到秋收,每一次粮食产量基本上都是常年的四倍左右,两次加起来就是八倍。

就算是算上腾龙大岛增加五成的户口数,每一户都存放常年的五六倍粮食,那么也是刚刚能够存下本部落两季所产的所有粮食罢了。

还有大量外来粮食呢?可不要再小瞧外来粮食了,因为这是个丰年,腾龙王地各项产业又卯足了劲头进行生产,外来粮食的数量不知不觉之间达到了与本部落资产粮食平齐的程度。

这些粮食理论上都是朱闻天本人的,包括之前多分配的那些粮食也都是,所以存放粮食的事情还得有一大部分是集中处理。

前一年大多数人还在为没有缺少口粮的事情而发愁,很多人都是直接饿死了,包括朱闻天也一直为腾龙王地的粮食保障而操心,没想到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就要愁着粮食太多的事情了。

应对的措施就是没有办法,朱闻天让众人把所有能够存放粮食的新建建筑都存满了,也仅仅是存了三分之一所有罢了。

其实还可以继续建设,并且有着一些建筑物并没有存放粮食,最为关键的是存放了也会有很大损失,比如说鼠害之类的,这个时代也是有的。

为此,朱闻天让集镇建设负责之人完全更改了建筑风格,全石结构变成了最为常见的样式,而且会对地板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要求甚至不能爬过去一只蜣螂。

持续进行集镇建设的同时,朱闻天也在寻找着粮食消耗的渠道,之前的酿酒实验失败了,没有看到一点儿希望,万一有点儿希望的话,朱闻天也会继续下去。

现在朱闻天能做的,是将粮食用于畜牧业发展,两处驯化动物基地,击伤大岛上的四处黄羊养殖基地,还有腾龙王地新驯化的两处大型黄羊基地,全部增加了粮料使用量。

整个畜牧业从私有化来说,其实都可以算是朱闻天个人的私产,毕竟从开始置换之类,都是以朱闻天的物资实施的。

而现在的时代背景早已经进入到了私有化背景之下,朱闻天拥有这个畜牧业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粮食存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趁着向畜牧业拨付粮食的时机,朱闻天也开始进行王产的整理。

首先就是畜牧业八处养殖基地,朱闻天趁着物色粮食存放处的机会转了一下,让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生产登记的同时,朱闻天也增派人手,进行财产方面的登记。

其实两者大多数时候是重合的智能,只不过前者的责任是让畜牧养殖驯化动物尽快进行繁衍,稳定种群;而后者的作用则是临时的,进行一下财产的统计和管理罢了。

朱闻天第二大私产其实是兑换回来的大量奴隶,那些都是属于朱闻天自己的,而由此产生的很多结果就是,大量的产业也是朱闻天自己的。

就比如说主要的一些产业,说是朱闻天的私产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因为都是所购置回来的奴隶在从事的。连奴隶都是朱闻天的私产,他们所从事的产业所得产品,自然也是属于朱闻天。

如此推断的话,那就没法再算了,所以说王的地位在当前这个时代是无比崇高的,只不过朱闻天多数时候不愿意去行使权力罢了。

而比较明确的第三大私产,则是腾龙大岛。虽然大岛是其他人发现的,但是开发、使用都是朱闻天行使的,几乎全部是由垦荒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完成的。

腾龙大岛一处地方,如果完全开发起来的话,已经快到腾龙王地半数的生产值了,这块无主之地完全就是上苍的馈赠。

朱闻天依次对一些产权进行明确,并不动声色地打上自己的标签,然后他也想起来一个粮食储存的好方式,仍旧是藏富于民,只不过这个藏是真正的给他们。

通过什么渠道给他们呢?那自然是扩大生产,将所有的产业都全力运转起来,或者扩大生产规模。

而粮食则是支付他们报酬的唯二方式之一,如此的话,便可以把过剩的粮食当作加班费发放到各家各户手中了,然后通过产业机器,将粮食转化为其他可以存储的商品。

甚至朱闻天允许奴隶组成的家庭拿奖励酬劳,虽然他们没有基本酬劳。他们获取的奖励酬劳,将以王恕的方式暂时自行储存,等到他们达到三律条标准后,便是他们真正的财产了。

即使达不到三律条标准,他们也可以通过王恕特殊授权,拥有并使用这些奖励,只要他们不违反律条,否则的话则会被全部回收。

产业机器的轰然发力,使得腾龙王地在原先产能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强力提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