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两年跨度(2 / 2)

时光复盘手 三心二缺 6778 字 2020-04-02

也就是说,腾龙王币是特定分工生产的需求,而不是朱闻天或者腾龙王地强推的一种货币了。

其他部落有的也尝试着进行过铸币,并不是每一个酋长都是那么简单的,但是显然都没有成功。

根据歌舞姬传出来的消息,其中就包括禾部落进行过较为成功的铸币尝试,但是最终也不得不放弃了。

首先是铸币工艺本身,也就是涉及到青铜冶炼技术、青铜铸造技术等,除了腾龙王地之外,其实都断着代呢。

禾部落就是废了很大的功夫,铸造出来一些自己的货币,结果发现这玩意儿太难弄了,并且远远没有腾龙王币精美,最为重要的是青石口等商贸市场根本不接受,也就流通不起来。

因而自行铸币成为了一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各个部落有过尝试的,或者未曾尝试的,后来都不从铸币这个方向去考虑问题了。

这种决定或者说市场选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腾龙王币几乎成为了周围所有部落的唯一合法流通货币,流通量自然是大幅度增加。

两三年之前朱闻天曾经有个大概的统计,当时流通在腾龙王地之外的腾龙王币数量大概有十万枚左右,而此时各个部落的流通量绝对达到了这个数字的十倍以上。

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腾龙王币需求量以一种不可思议地速度猛然增加着,从最初的量变似乎已经到了质变的阶段。

这也是朱闻天迟迟没有使用兵力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年之前朱闻天定下的目标便是商业制霸周围,以最小的方式对周围区域进行统辖。

现在腾龙王币的扩散和推广,正在以十分迅速的速度向这个目标迈进,朱闻天强制将其停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关键不一定有更好的发展方式。

于是朱闻天耐着性子忍了两年,这两年时间里,腾龙王地的发展就是一个特点——巨富!

的确是巨富,就像现实世界某某国一样,腾龙王地通过产业模式,收拢了周边地区大半的物资、资源等财富值,所不同的是,腾龙王地在外仍旧藉藉无名。

各个部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腾龙王币的存在,但是同样的,也几乎没有人知道腾龙王地的存在,更不会想到腾龙王币这种通用流通货币,就是腾龙王地这样一个主体发行出来的。

朱闻天感觉自己就像是第x帝国的存在一般,明明大家都用着他的钱,却是不知道他是谁,他又在哪里。

而朱闻天并没有太过自我感觉良好,虽然腾龙王地却是发生了长足而又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是变化,不足以表示现在的腾龙王地了,如果三年之前某人生活在腾龙王地,三年之后的今天再到腾龙王地去转上一圈儿,估计会完全不认识了。

其他暂且不说,第一个先说一下腾龙王地现在各处可见的全新集镇,犹如现实世界的一个个小区,当前腾龙王地已经拥有像样的集镇超过了200处,平均每年建设近40处。

特别是后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平均每年增加的新集镇在六七十处之多,这是吉尼斯纪录一般的建设速度。

这些集镇最初的目的是匹配分工劳作,同时还有集中存放粮食的需求,直到现在为止,200多处集镇之中,有一大半还存放着各种粮食呢,真正入住率不到一半。

非常显眼的一点,朱闻天在各个集镇聚集区内都栽种了大量的绿色树木,这是跟其他任何部落都不同的存在。

第二方面,腾龙王地除了拥有大量的资源之外,各个自由民自己腰包里都是满满的——自然指的是腾龙王币。

王地之外的各个部落腾龙王币流通量是七位数的存在,达到了100多万腾龙王币,而王地自身内部,则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甚至已经逼近了八位数,甚至已经超过了八位数。

即使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连奴隶也计算上,腾龙王地每个人拥有的王币财富量也在四五十枚的样子,甚至更多一些。

要知道现在腾龙王地的人口数量可是接近四十万之多的,怎么算都已经有八位数了,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

第三方面,自然是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分化了,现在的腾龙王地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太多了,主要的产业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已经向着更为精细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就以标示技术时代发展的冶炼业为例子,现在的腾龙王地冶炼炉就有整整10处。

包括了最初的冶炼小谷一处,石漫滩山谷一处,腾龙山脉横断工程附近一处,有虎部落新横断工程附近一处,青石口内部一处,天星部落沿河位置一处,沿海小部落位置一处,腾龙大岛两处,以及最后建设在中途小岛的一处。

之所以会在巨蜂部落距离不远的中途小岛设置一处冶炼炉,完全是为了消化从巨蜂部落出来的青铜矿石和焦炭等资源,就像青石口方向的两处冶炼炉差不多的性质。

这还只是青铜冶炼规模方面,其实各个冶炼炉按照建设时间的早晚,每一个都有技术上的一些改进,现在冶炼炉的温度和密闭性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其中有风箱运用、黏土运用等的功效,也有炉口设计等方面的提升。

朱闻天感觉现在就是找不到青铜之外的矿石,如果能够找到的话,说不定就能够给直接炼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