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2)

余舟跟锦川两人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看庆婶子这架势,就知道喜欢红薯应该是真的,但带着这么大一帮人过来问卖不卖,就是做给村里其他妇人看了。

不然凭两家的关系,庆婶子就是直接背个背篓过来要一些,余舟也不会不送。

人家都给他搭好了桥,余舟自然不会自己拆了,况且这一行几个妇人他送得过来,村里还有那么多人,他又不可能每家每户都白给。

因此想了想便道:既然是婶子想要的话,我也不算贵了,就五文钱两斤吧。

庆婶子微微颔首,没说什么,但同行的妇人里立马有人说:都两文多钱一斤了,还不算贵?

余舟经过一中午的时间,早就想清楚了,红薯他们是吃不完,但大不了就辛苦些全都做成红薯粉,这个耐放又好吃,冬天下火锅,早上煮来做早餐,消耗得都快。

因而听到妇人嫌贵,便笑着道:婶子可以去镇上打听一下,铺子里都是卖三文钱一斤的,还要从那么远背回来。

妇人们既然能凑在一起过来买红薯,自然是有人知道镇上的价格,听到余舟这么说后,就都不做声了。

真有意想买的如庆婶子几人,就只走到田埂上问:那我们可以自己挑吗?

可以。余舟爽快地道,收回去的红薯大部分的归属最后应该都是红薯粉,做红薯粉对红薯个头好不好看并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大家想要挑大挑小挑漂亮,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出乎余舟跟锦川意料的是,光庆婶子跟二狗子他娘这几个妇人,一下午就买了近两百斤红薯走。

意识到自家的红薯的价值后,收拾东西回家的时候,锦川便道:明天从村里请几个人来帮忙,把红薯全都挖回家吧。

余舟也有此意,并且临走之前,把挖过跟没挖的交界处还做了记号。

结果第二天早上来地里的时候,还是看到他前一天做的记号被人动了,红薯也被人挖走了至少一筐的量。

第五十八章

锦川对余舟何其了解, 余舟只微微蹙了下眉,他就知道自家地里的红薯被人偷了。

不过今天请了好几个村里的人过来帮忙, 余舟没把被偷的事说出来, 他也不会提。

陈丰虽不如锦川跟余舟默契, 但昨天余舟做记号的时候,他也在田埂上看着, 觉得有些不对劲就问:有人晚上来偷红薯了?

偷了大概一筐左右。余舟从捡起地里挖烂的几块红薯,递给凑过来的陈丰, 我们昨天挖的时候都特别小心,就算不小心挖烂几根,也都捡了回去的,来偷红薯的人不敢点火把, 只借着月光, 落下好几块挖烂的在地里。

而且这块地明显比我们之前挖过的地方要湿润一些,应该是下半夜才来偷的。

他这一通说辞有理有据,过来帮工的汉子里脾气暴躁的立马急匆匆地道:这还得了, 地里的庄家都敢来偷,以后村里谁还能睡个安稳觉。

就是,谁家一年到头没点东西在外头, 舟小子你赶紧去趟里正家,请他一定要把小贼抓出来。

也有人表示怀疑, 我们村风气一向不错,这些年也没听说谁家丢瓜少果的,为了这些点红薯不应该啊。

这人说完怕余舟误会, 又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怀疑你说被偷了红薯是假,就是想不出有谁会做这么不要脸的事。

余舟在余家村生活了这么久,对村里风气的了解自不用别人说,因此听到这话后就说:我明白柳叔你的意思,这事先放下吧,今天辛苦下各位,帮我把地里的红薯都收回去。

俗话说捉贼捉赃,没当场捉到人家在他们地里挖红薯,本来就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之后就算再大动干戈的让里正查,也不一定能查得到,毕竟小偷也不是个傻的,偷了东西还不好好藏起来等着他找到。

这几人过来帮忙挖红薯余舟都是付了工钱的,而且说到底,被偷的红薯也不是他们家的,听到余舟说先放下,有人即便觉得这样不好,也没多说什么。

只有陈叔跟陈丰小声商量了一下之后,就跟余舟道:你家的红薯挖完,就只剩下我家地里那点了。

余舟不用陈叔说得太清楚,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是他家地里红薯没被偷倒还好,自己家的都被偷了,还留陈叔在这里帮忙就说不过去了,于是连忙道:您跟陈丰赶紧去吧。

那我就先走了。陈叔跟陈丰扛着锄头临走前又道,你这边要是怕今天挖不完的话,就再去村里找两个人来帮忙。

已经开始干活的人不乐意了,就这点红薯,我们一人少歇会儿就挖出来了。

就是,其他人跟着附和,说不定下午我们谁先收工呢。

话都放出去了,大家这天干活自然不是一般的积极,在天黑之前,不仅把余舟家地里的红薯全都挖完送回去,还去帮陈叔家收了个尾。

帮工的人做事主动,余舟自然也不会小气,从地里回来就立即付了工钱不说,锦川还给每人各绑了一大串红薯带回去。

两家收回来的红薯都放院子里堆着,陈叔仍不放心,临睡前还跑来余舟家告诉他们,说晚上让余舟睡觉警醒点,他跟陈丰会轮流守夜,如果听到什么动静就赶紧起床抓小偷。

院子周围都有快跟人一样高的篱笆,晚上睡觉的时候,院门也是上了闩的,一贯的安稳让余舟确实没想过有人会偷到家里来,听了陈叔的话后,难免会有些惊讶。

陈叔无奈地笑了下,你们这些年轻人是没经历过,以前容易闹水患的那些年,大家有点什么吃的都要好好藏起来,就算我们自己村的人不偷,也要防着其他村的人。

余舟确实没经历过这种生活,他穿越前虽然也是在乡下长大,但也民风淳朴,即便是夜不闭户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陈叔既然说到这份上了,而且他家红薯比陈叔家多的不是一点半点,人家要偷肯定也是先偷他家的,所以连忙应道:我晚上不会睡死的。

陈叔走后,余舟也没再读书,跟锦川洗漱完就趟床上休息,今天挖了一天的红薯,又在家跟地里来来回回好多次,他早就疲惫得不行。

只是躺在床上,脑海里却不自觉想起红薯地里被偷过那一片的痕迹。

等了会儿,察觉到锦川也没睡着,知道他一贯细心,就问:对于我们被偷了的那些红薯,你有发现什么线索吗?

锦川同样在想这件事,闻言便道:你说,会不会是其他村子的人偷的?

余舟翻了个身,侧躺着面对锦川,仔细说说。

早上在地里,你说有人偷了红薯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来帮工那几个人的表情,可以肯定他们完全不知情,锦川道,但你想想,村里除了我们跟陈叔家之外,大家都挨着住在那边,晚上但凡有人离开村子去地里,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闹出来,那些人家的狗可不是白养的。

余舟听完这些话,就像是锦川在他原本堵死的道路上砸开了一个孔,豁然开朗,跟着道:而且如果是我们村的人,没必要等到下半夜再去地里。

对,锦川应道,还有听陈叔刚才话里的意思,旁边几个村子风气也不如我们村。

余舟听完沉吟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忍住,凑过去啪叽亲了锦川一下,把人抱在怀里道:你怎么就这么聪明。

也也还好啦,主要是你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注意力都在你身上,我就可以大胆观察大家的神色变化。锦川说完想到了什么,顿了顿,有些颓丧地道,不过就算知道这些也无用,我们又没当场捉到人,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人偷的。

如果偷东西的是别的村子的,会大晚上跑这么远来偷东西的人,只怕是个惯犯,余舟这时才觉得陈叔的担忧确实有道理,这次他轻易得了手,恐怕还会有下次。

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锦川仰头看着余舟,满目忧愁地问。